哈菲兹与凤凰神鸟
文/ 于桂丽 胡奇(北京)
哈菲兹(Muhammad Hafez Shiraz, 1327-1390),被人们誉为“设拉子夜莺”。中世纪波斯抒情诗大师,出生于波斯伊斯法罕一个商人家庭,博闻强记,勤奋好学,自幼就能背诵《古兰经》,擅长抒发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表达人世间芸芸众生的愿望,借此追求个人心灵的完美与自由。他在当今伊朗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为他的诗行间里常出现颂扬爱情、美酒、美女这些当地颇为禁忌的诗句。伊朗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古兰经》旁放上一本《哈菲兹诗集》。如果说号称波斯文学“四大柱石”的诗人菲尔多西以民族史诗名扬四海,诗人萨迪则以波斯语言的极致、诗人鲁米以苏菲主义神秘的奥义为人津津乐道,而诗人哈菲兹则将后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波斯古典诗歌的一个高峰。设拉子莫萨拉花园哈菲兹墓碑镂刻着这样几行诗句:
来到我的墓前,就请许下个愿,我的陵寝,是全世界修行者的家园。
—
多年来虔诚修行,
却被世人视作浪子异端。
理智听信陈规教令,
我将欲望锁在牢笼。
苦苦寻觅那“凤凰神鸟 ”,
一路上从未孤单独行。
所罗门的信使“戴胜鸟”,
护驾左右陪我说话赶路程。
精神珠宝从世界之源滚来,
为抓住它心儿被碾成碎片。
为何宝藏总是从手边溜走,
爱的小屋从此废墟般荒芜。
我忏悔不再吻“萨吉” 美人,
可娇艳的红唇让我欲罢不能。
怪自己为啥听信了愚人所言,
这大好时光空逝去岂不可惜。
何不把陈规戒律抛在一边,
随心而行追求内心所愿。
瞥见人群中那美人秀发,
萦绕在心头令我心慌意乱。
—
有人墨守教规有人享乐放浪,
敬主的方式岂由你我决定。
凡是永恒之主 所言所愿,
我必虔诚从之绝不改变。
我贪恋那无尽的慈爱,
天堂国度专为我打开门扉。
即使这人不似敬主长老,
整日在酒馆放荡游迹。
等我到年老体衰之时,
也见到“优素福” 的美丽容颜。
我宁愿为这个相聚等待一生,
忧伤的小屋享受快乐的孤独。
成功者的奥秘是早睡早起,
像哈菲兹一样拥有健康的体魄。
须知他所言不虚,所行之道,
皆是《古兰经》中的真谛。
如若这诗文拔得头筹,
真叫人诧异唏嘘不已。
《哈菲兹诗集》是他多年,
如奴如仆一生心血所集。
—
注:
(1)设拉子,伊朗西南部一座美丽的城市,法尔斯省省会所在地,有2000多年的历史的文明古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为在历史上造就了两位享誉世界的大诗人——萨迪和哈菲兹,而被誉为“诗人之城”,“夜莺玫瑰之城”。而14世纪著名抒情诗人哈菲兹则被人们誉为“设拉子夜莺”。
(2)凤凰神鸟,波斯语有两个名字,一个名字叫“安冈”,另一个名字叫“西莫歌”,意为“三十只鸟”,“西莫歌”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阿维斯塔》,《阿维斯塔》是伊朗最古老的书籍,它写于大约三千年前。琐罗亚斯德这样描述“西莫歌”:“它是所有鸟类中飞的最快、最高,甚至比射出的箭还快。“西莫歌是伊朗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3)萨吉,上酒人,波斯语译音。《旧约》中译为“酒政”,郭沫若在《鲁拜集》中译为“酬客”。此乃波斯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形式,诗人常以萨吉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永恒之主,这里指真主。《古兰经》:你说:“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他是独一的,是万能的。”
(5)优素福,《古兰经》中的典故人物,穆斯林信奉的先知之一。源自《古兰经》第十二章章名。曾祖父易卜拉欣,祖父易司哈格,父叶尔孤白,皆为先知。优素福从小长得聪明英俊,深受父亲叶尔孤白喜爱,优素福的十个哥哥,对老父亲喜欢优素福弟弟,一直愤愤不平。于是心生邪念把优素福推到井里,跟父亲说优素福被狼吃了,父亲从此大病不起,双目失明。后来优素福被救,并被带到埃及,还做了官,直到与父亲相聚,老父亲最后的等待,换来了眼睛重见光明。从此,易卜拉欣(即亚伯拉罕)的后裔叶尔孤白这一支系,便在埃及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