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名著推荐|《古文观止》

一文知言,一书通识;一史载道,一语惊人;一人存志,一理可辩;一朝论策,一国可依。而今我诚习之,我亦感之。蘅塘退士孙沫于《唐诗三百首》中有言:“书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私以为《古文观止》亦有此效,熟读古文两百篇,或可通古词之意、用语之法、布局谋篇之理,继而可有“观止”之效。

《古文观止》为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所编选评注。它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广泛。《古文观止》共分十二卷,选古代散文二百二十二篇,上起东周,下至明末,“正蒙养而裨后学”,为清代民国时期初学文言文的必读课本。其选材颇具特色,对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选可代表其思想与艺术风格的篇章;对同一体裁的作品,以不同角度着眼,因而鲜有雷同单调之感。

全书以时间为轴编文,入选之文各有其特色与独到之处,百千之字难以述尽,现仅从治国之理、社会之境、个人之悟三方面,各选两文,以己拙见略谈其妙。

以政治谏辞,感家国情怀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收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文中对朝廷内政提出中肯建议,同时表明自己的忠心。“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若想创兴隆之世,开清明之朝,需俯身倾耳纳贤臣之谏,明察秋毫辨小人之言。用人需有方,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凡所作为,皆付有司,不宜因己之好恶有所偏私,使内外异法。文以恳切之语、委婉之辞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句句忠言,条条益策;治国之论,叙议有理。丹心一片,溢于言表;临表涕零,真情可鉴。

《阿房宫赋》为杜牧所作,为警醒当朝统治者唐敬宗,批判秦朝亡国之君,故援笔铺纸,借古讽今。文以叙述兴亡之事起头,描绘阿房宫之景。亭台楼阁,恢弘壮观;歌台舞殿,纸醉金迷;妃嫔媵嫱,各有姿妍;珠玉珍宝,掠夺如山。秦人大肆搜刮,劳民伤财,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而后一宫乃至一朝,于火炬中湮灭,不复辉煌。“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人言打天下易,守天下难。难易之理,皆在“爱人”。六国若各爱其民,则不必被攻破而覆灭;秦若复爱其民,不剥民所爱,不夺民之财,不劳民之力,不抑民之言,得民之心,受民所拥,岂会二世而亡?后人感之哀之,亦需鉴之勉之。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君盖如此。若君不以史为鉴,则后人复哀矣。

怀社会理想,争美好之境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好友谪守,不谈政路艰辛,不夸任后功绩;旧楼重修,不叙增修之劳,不述楼中大观,却独爱岳阳楼上观洞庭湖之胜状。文人骚客登楼,观景评物之情,该是不同。阴雨连绵,风阴月隐时,应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春和景明,风光皆好时,应是把酒临风,心旷神怡。然而,常人之所以为常人,自因只忧己之忧,享己之乐。历史曾存之人甚多,流传千古者谓少,究其原因,应是胸怀目光之异。能者常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志者,是进退皆忧,岂与俗子同悲喜?因物因己而悲喜乃人之常情,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是仁人之志。社稷江山皆为己虑,百姓民生皆为己亲;悲喜与天下相关,忧乐与君民同在。诗人崇高之志,宽于迁客骚人之胸怀,远于文人学士之意境,其胸襟度量,应与洞庭湖同其广!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有关讲述从师求学道理、讽刺耻于相师世态的议论文。韩愈认为,世人爱子,择师而教之,其本人却耻学于师,因而众人益愚,其下圣人远矣。欲得道,需先尊师,需懂择师。仅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良师;可传道、授业、解惑者,方为得道之师。如何择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以年之长少、位之尊卑论之,应以贤者道者而习之。学无止境,求道需从师,凡有一技胜于己者皆可为师,不必有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至今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于平常世事,悟人生之理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虽是游赤壁之作,苏子内心却矛盾且复杂。借景物描写与主客问答的手法,紧扣赤壁风月,分三层写苏东坡的内心世界。其一层,夜与客泛舟江上,赋诗歌之,忘世忘忧,饮酒乐甚。其二层,客吹箫,其声犹泣,忽忆古人,其心更悲。曾有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为一世之雄,而今已不在;何况客本为常人,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叹人生短暂,羡天地常在。其三层为整文高潮,苏子认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阐述了世道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而后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之理。苏轼写此文时,正处于“乌台诗案”后被贬谪黄州期间,低谷之时却有如此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怎不令人敬佩?身处逆境,仍持超脱乐观、随缘自适之心,解脱于人生无常的怅惘之中,苏子的乐观让后人感叹。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常人写游记,或记山水之妙,以抒喜爱之情。然此篇不同,景物一笔而过,感悟多占篇幅。王安石与友人同登山,前洞易进,后洞“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而其见愈奇”。后洞内甚寒,友人已怠,言火把将熄,遂王与友人俱出。出洞后,王安石有所感悟。他从三方面加以论说:一是“志”,要想达到理想境地,需有志气;二是“力”,有志气后,需有足够的力气,否则“怠而出”亦不能达;三需有“物”,需凭借一定的物质条件。王出洞时,尚有“力”与“物”,却因“怠”出而错过奇景,岂能不悔?“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志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何止登山入洞?世事皆如此,欲观非常之景,登非常之地,达非常之境,冠非常之誉,需有超于常人之志。文末,对于众人误读的山名,王亦感慨“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寓意甚深,文已尽,而其后感无穷也。

常言乱世出英雄,文章亦如此,许多见解深刻、字字警策的传世文章,常出于家国不安、社会动荡、朝廷腐败的局势之中,出于诗人失魂落魄、历经世事、千头万绪的情愫之间。中国历史千年,有形的生命虽易湮灭于历史长河,但在败势中厮杀过的智慧之火、在乱世中挣扎过的思想之光,却可以点亮国土的历史、民族的未来,即使冲不破自身或世道的囹圄,也给后治世者以可鉴之策,给中华文化留以瑰丽之宝。《古文观止》正是历史浪里淘沙后留给我们的瑰宝,文有深意,语具其力,值得后人细看慢酌。

推荐人:黄钰坤

2021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为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广东省郑建忠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名著推荐|《古文观止》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