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慢读高尔基《童年》 ——(一—三章)“慢阅读”指导

人教版五四年制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名著阅读书目是高尔基的《童年》。《童年》这部名著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内容不算太陌生。但一要求学生讲述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或谈谈对某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却不能说出一二,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应付名著阅读题更是难上加难了吧。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有很多,比如常说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整本书阅读自读课、整本书阅读汇报课。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会根据这几种方式笼统地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对于我校学生底子薄、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弱的情况下,泛泛地要求学生去读反倒起不到名著阅读的作用,更谈不上阅读的实效。鉴于此,就把《童年》这本书的阅读当做今后名著阅读的一个例子、引子,也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慢阅读”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一、“慢阅读”不能求快,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进入初中的第一节阅读课上,主要针对如何阅读做了指导。要求学生拿到一本名著时,首先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阅读:

1.浏览题目及封面设计。

2.了解作者及简介。

3.阅读导读提示或序言、前言及目录,了解作者或其他人对名著的介绍和评价等。

4.阅读时注意圈点批画,积累词语及优美语句。

5.阅读时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品表现的主题等。

如《童年》的导读部分,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了问题做扶手,学生阅读起来就会有的放矢,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问题如下:

一、作者:高尔基简介及自传体三部曲指什么?

二、阅读导读部分,思考:

1.《童年》描写的是他什么时间的生活片段?

2.谁给了高尔基写作《童年》的鼓励?

3.《童年》的主人公是谁?全书重点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4.《童年》的主题是什么?

5.《童年》采用第几人称?是以什么视角来写的?

二、“慢阅读”不能求快,要让学生读后有所获

课程标准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要求包括:对名著作者、年代、主要人物的了解;对名著中著名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对人物的评价;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了解;结合语言表达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等。为了让阅读更加深入,让学生明白怎么读才有实效,我采用了这样的操作方法。

首先,考虑《童年》这本书每一个章节没有标题,于是便借鉴桥本武先生阅读中勘助的《银汤匙》时指导学生拟标题的做法,让学生读完一章后拟一个合适标题,并说出这样拟写的理由。虽然各小组在展示各自标题时,过程有点慢,但学生的展示的热情很高。经过一个一个标题的比较、筛选、删除,最终学生给《童年》前三章拟写的标题分别是《离乡》(《变故离乡》)《初到外祖父家》(《第一次挨打》)《小茨冈之死》。我也趁势让学生知道,标题是文眼,看到了标题,就应该像串珠一样把该章的主要情节串联地叙述出来。

第二,初读名著,在老师问题导读问题指导下的细致阅读还是必要的。每一章阅读前,除要求学生给每一章拟写标题外,还提出了一些导读问题来指导学生阅读。如:

第一章:

1.阿廖沙为何离开自己的家去外祖父家?

2.第一章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文中语段说说。

第二章:

1.请列出外祖父家的人物关系图。

2.你怎么评价阿廖沙的两个舅舅?

3.阿廖沙第一次挨打的事件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话讲述顶针儿事件和染桌布事件。

5.阿廖沙对外祖父的看法有转变吗?为什么?

第三章:

1.请为大家讲述小茨冈的故事。

2.你喜欢小茨冈这个人物形象吗?说明理由。

导读问题的设置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不知读什么、读后无收获的问题。

第三,适当的交流展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因为是要把《童年》前三章作为今后阅读的例子,学生阅读后的展示交流环节是不可少的。可以是小组内的交流,可以是小组代表的发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深入地读名著。

教无定法,名著阅读指导也要因人而异,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求快,慢指导、慢阅读也许会有一定的成效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慢读高尔基《童年》 ——(一—三章)“慢阅读”指导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