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人生三书 书写人生 -龙应台

最近又读了一遍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感觉重读时的心境和初读时大不一样。初读时大概是在10年前,我家傲哥还很小,我刚荣升孩子妈不久,对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和第一次当妈妈都有点手足无措,恰好遇到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讲得主要是她在养育孩子中的一些大事,被书中儿子依恋妈妈,妈妈陪伴儿子的温情所感动,对于刚当母亲的我来说,很有感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是:“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而如今时光飞逝,重拾起这本书我已经是二胎妈妈了,初读时好像对安安的印象大过飞飞,再读时,又加深了我对飞飞的印象,一个二胎妈妈对俩儿子的教育和陪伴,两个孩子在妈妈面前的“争风吃醋”,安安有了弟弟后的敏感,飞飞的心里永远都有一个像小英雄一样的哥哥……书中写到老大很快的把手藏在衣服里,连声说:“不要打,不要打……”老二伸出手环抱着哥哥的头,把整个身子覆在哥哥身上,大声叫着:“不要打不要打……”从中我体会到了兄弟俩浓浓的爱。这些又让有了二胎的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心境不同,感触不同,但温暖依旧,感动依旧。

第一次读完《孩子你慢慢来》,我就迫不及待的买来《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龙应台跟她大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往来,他们探讨了很多大方向的人文思想。当时读时,傲哥还小,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母亲的心情。如今再读,我的傲哥已经十二岁,一个即将踏入青春期少年的母亲该有的焦虑我全然能够体会了。他害怕儿子会走歪路,担心儿子的恋爱观,担心儿子的人际交往,担心儿子的学习等等,这些也正是我所担心的。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我也通过安德烈写给他妈妈的心中有所了解,他已经不再是小时候缠着妈妈,顺着妈妈的乖宝贝了,他已然是一个思想独立有新潮的年轻人了,他已经开始和父母渐行渐远了,就像书中写的:“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的“放手”也是有必要的,当孩子们留给我们一个“不必追”的背影时,我们也只能收起自己的那份焦虑和不安,送上我们的祝福和让孩子感觉舒服的那份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中最经典的一段话,无论是作为子女看到逐渐苍老的父母,还是作为父母看到不断长大急于挣脱怀抱的子女,每次读到都会收获亲情的感动。龙应台在写《目送》时,已步入中老年,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便以此书献给她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书中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书中写尽了一个中年人的无奈和沧桑,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我也已快步入不惑之年,同样经历着顺其自然有无可奈何的现实,被父母目送,然后又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无论是父母对我们的目送,还是我们对孩子们的目送,都包含着满满的永恒又持久的爱。依靠着那份坚实存在着的爱,我们才能一直往前走,才不会惧怕回头。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人生三书 书写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