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亲密关系》读后感

距离上一次讨论亲密关系的话题,大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想,也许大家不一定记得,甚至也没有细细去读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所以在此稍作回顾。

除了最近的一篇关于“爱是什么”的讨论,之前两篇,我针对四个问题进行了有关亲密关系的分析。这四个问题分别是:

1.1.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1.2.为什么家庭冲突最容易缓和,却最不容易解决?

2.1.为什么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就会感觉不爱了?

2.2.“门当户对”真的合理吗?

在针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中,我抛砖引玉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概念。比如“刺激-价值-角色”亲密关系的三阶段理论,“激情、亲密和忠诚”的爱情三角理论,家庭作为社会压力最后缓冲区的特殊性,对于另一半的比较水平和替代比较水平对于亲密关系的影响。这些大家都可以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找到,也许你们阅读之后会和我有不一样的理解,毕竟我并不是在背书。

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我们似乎可以对生活中有关亲密关系的种种问题,都整理出一些参考答案。问题并不一定能够被解决,但是起码我们知道为什么发生了。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个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依恋类型。这是一个类似于人格,同时具有先赋性和后天改造的可能。

除了这个概念以外,我还想和大家分享另一个概念,同时也是我所认同的一个亲密关系的模式——开放式关系。在这里,我将会解释我为什么认为这种模式更优,以及目前这种模式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是我们归纳出来的一种高度概括的描述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针对性的测试,这些无一不是通过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一系列定格,然后将这些碎片拼成一整张画面,这画面的颜色倾向于什么,就是什么类型了。

这是一种分类。我们都知道人很复杂,但是我们有特别希望简单,所以我们就会去分类。很多时候这种分类会带来良好的秩序,以及或强或弱的副作用。上个世纪,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怀疑肤色的分类是不是有问题,之后是性别,现在是性取向。我想分类的作用,并不是在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而是在说,我们在讨论其他问题的时候涉及这些方面,分类会给我们带来便利。所以,之后我们所讨论的依恋类型,也是有所局限的。

我们先想想一个画面,有一个联谊会,你和你的朋友们受邀去参加,那么在这场联谊会上,你是更愿意待在你朋友们的身边和他们聊天,还是甩开膀子在人堆里翱翔呢?不论你选择哪种,都不能很好地证明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但是却能够让你有一个粗略的概念,什么人是内向的,什么人是外向的。

依恋类型一般分为四种:安全型,痴迷型,回避型和焦虑型。其实简单来说就两种,安全的和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两个指标:回避亲密程度和忧虑背弃程度。这两个指标所组成的平面坐标中的四个象限,就分别代表了这四种依恋类型。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这种分类。

张爱玲是一个比较出名的作家,尤其擅长写新旧时代交错背景下的一些女性故事。她笔下最出名的人物之一白流苏(《倾城之恋》的主人公),最开始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被娘家人冷嘲热讽,所谓的看尽世态炎凉。虽然我们不清楚她心里作何感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受到的是人们对她的回避,而她同时也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小说的开头充斥着一种无力感,但紧接着范柳原(和白小姐最终走到一起的男人)的出现,让整个故事有了变化。范先生本是家里人看中给宝络(忘了是三舅还是四舅的女儿)的,结果因为她不会跳舞,而白小姐会,加上白流苏一副无所牵挂的样子,放得开,就是要和范先生在一起浪。这个时候白小姐转而有了一种痴迷,她并不担心失去,反正本来也不是给自己介绍的。到了后来,宝络已经退出了竞争,只剩自己了,白小姐又形成了焦虑。这种焦虑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在张爱玲的人生中,大概就有这么一种焦虑在那里。

大家不要看张爱玲一副高冷的样子,就觉得她是一种安全型依恋,那可真的是被骗了。有一个离异的家庭,又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旧时代的世家之后,也是新时代的女性,张爱玲本身压力就很大的。在生活里,张爱玲通常是回避亲密的,从她自己的记录来说,除了炎樱也没什么朋友。另外呢,大家都说张爱玲有恋父情节,所以喜欢年纪大一些的男人。其实重点在于,张爱玲的父亲也是一个非安全型的人,张爱玲对他其实是绝望的,在相似的关系中,张爱玲就处在一种渴望接近但不害怕失去的状态里了。

从张爱玲笔下的任务和她自己身上,我们能够大致了解这四种依恋类型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渴望拥有又害怕失去的就是焦虑型,很多我们认为的内向型人,其实心里是很像融入群体的,但是又害怕在融入之后或者融入的过程中遭到排挤。所以,通常焦虑型人的内心戏非常多。

回避型与痴迷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痴迷型人其实是那种来者不拒,但一旦在一起就不能放手的人。这和焦虑型不一样,痴迷的人对于失去并没有预判,不会脑补失去的状况从而害怕亲密。而回避型则是超然型的,一般看起来就是这个人要成仙了。回避型的人回避亲密的原因也许只是觉得一个人更好,处在既定关系中也并不会害怕失去,从而对于维持关系没什么贡献。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型才是一个稳定的非安全型依恋,回避与痴迷都是容易改变的。大部分人难以忍受和享受孤独,这就让回避型成为了暂时的状态,而痴迷型人在经历亲密关系的次数多了之后,也会去预判结果,演变成焦虑型人。

在相处的过程中,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呢?安全型的人在一起自然没的说,因为安全型人和谁在一起都很好,只是在与不安全的人相处的过程中相对艰难一点。焦虑型的人和谁在一起都会很崩溃,和焦虑型人在一起并不会更好,反而会雪上加霜。痴迷型的人会爱得很火热,如果两个都是痴迷型人,貌似么和安全型是一样的,只要不要产生什么突发的情况,或者像《完美陌生人》那样产生猜忌。对了,理论上不会有两个回避型的人在一起……

想象一下,男女双方的争吵,经常被描述为一个人的争吵:女生滔滔不绝的时候,而男生保持沉默,女生觉得更加生气,男生还是不说话,实在不想听的时候,他就会转身离开。或者是,女生闷闷不乐,男生一直在问“怎么了”,越问女生越气。这也许就是回避型遇到了痴迷型的状态吧。

依恋类型不是性格,但很相似。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可能不是宿命论那一套,而是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命运本来就不一定。同样地,依恋类型也是可以改变的,也许是通过一段亲密关系改变了它,也许因为它的改变又进入了一种亲密关系。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可以去网上做一个测试,不过不要太当回事,毕竟这是一个浮动的东西。而且,每个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安全感,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安全(这个可不是毁容可以做到的)吧。

 

开放式关系

开放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有保持伴侣关系的意愿,但又不受传统的一夫一妻制的限制。在我看来,一旦我们明确了之前“情感与关系”的概念,就很容易发现,我们是在被社会塑造的过程中,在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规定下,慢慢接受并维护一对一的恋爱关系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不谈婚姻。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婚姻是一种建立在合约且受法律保护的关系,婚姻可以没有角色认同,也可以没有价值认同,可以什么够没有,只要领证结婚了就是婚姻。在婚姻中,有第三者,或者与不同的人结婚,是违法的,既然是违法的,那么我们显然不能够去支持。因而,我们也只能在婚姻以外的关系中进行讨论。

为什么我要支持这种“开放式关系”呢?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有可能同时喜欢上不止一个人?

我的答案是,可以,因为这真实发生过,不止一次。我阐述过喜欢是什么样的感受,被另一个人吸引了,以及渴望接近的意愿。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一篇的前半部分要说依恋类型,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就好像同样的养成游戏的主角最终很不一样得好像两个游戏。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理想情人,所以当我们在不断地与人交往过程中,都回去对照脑海中的理想情人,同时,这些经历也促使我们对于理想情人进行调整。比较遗憾的事,我们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与我们想象中一模一样的另一半,我们能够得到的是理想情人的某些元素。同时喜欢上几个人的状态也许是,这个人说话的声音好听,另一个人长得好看,还有谁是和我有相同的爱好。那么既然我们的不到一个理想情人,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从不同的人身上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元素呢?

除非我们想象中的这些元素是人类不可能存在的,不然,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符合我们要求的人。我们假设我们的理想情人可以分为1~10十个不同的元素(简化是为了方便说明,我们的理想情人好像复杂得多),而我们从ABCD四个人身上得到了这是个元素。这是一个静态的模型,假设A拥有(123),B有(2456),C占了(910),而D则是我们最喜欢的,占有了(14789)。现在看来,这个状态是稳定的。由于我们所喜爱的元素,在他们身上所占的比例不同(复杂一点可以增加表现程度),我们所花费的精力也会不一样,即付出收获比要均衡嘛。这样说可能会功利一点,但是在模型里会比较好解释。

接下来,我们让这个模型动起来。假设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D身上也存在我们所喜爱的元素(10),于是C就很有可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除非C仍旧保持独特性。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相处的就只有ABD三人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A的喜欢其实是幻想,只存在(2)这个元素,而没有(13),这样一来A也失去了位置。然而,我们却没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会进行新一轮的寻找,E拥有(13689),那么新的稳定状态就是BDE了。这样的稳定也只是暂时的,由于各种原因的分离,幻想的破灭,个人喜好的改变,都可能是这一动态模型产生新一轮迭代。对了,以上我们至假设了我们喜欢的因素,其实我们还可以加上我们厌恶的部分,这个模型就会复杂很多,但是我们也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际关系中的困扰,喜欢的讨厌的这个人都存在,我是不是应该选择交往。

这里我们说的还只是一对多模型,假如我是这么想的,难道关系的另一方不能够有同样的想法么?于是就产生了一般式——多对多关系。我们还可以更大胆一点的猜测,每个人都是双性恋,就看哪个占比比较大了。在多对多关系里,关系的另一方可以存在同性和异性。

我就这个观点和很多朋友讨论过,基本上大家都指向一点,对方是否愿意,即假设对方是一个“一对一关系”的忠实拥护者。事实上,我们再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不去猜测和假设某一方的价值观念。当然关于价值观不同的问题,我之后会说明。如果我们暂时忽略价值观的问题,就会发现,按理说,我们所有的恋爱关系都是迁就,总是会有更好的。我们既要接受对方部分符合想象的好,也要接受对方身上所存在的,我们不喜欢的点,还要花上大部分时间在同一个人身上。我的天哪!

有人说,因为这样的关系稳定。我非常理解人们对于稳定的强烈需求,也就是安全感,对这段亲密关系的长期发展的美好期望。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么一些情况,我们在一对一关系中,同样也会面临很多导致关系破裂的状况,而这些状况往往来自与我们想象的不吻合、依恋类型的不吻合等等。我们迫于社会法则和道德压力,也习惯了一对一的标准固定模式,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必然。我想,借用祖先的交配方式来说事并不文明,但是我们其实是有选择的,起码在社会允许的情况下,在婚姻之前。

以前人们都说,不奔着结婚去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许说这话的人重视的不是关系,而是角色,大家可以看前几篇,感受一下这句话犯了什么错。在我看来,奔着结婚去的恋爱才是耍流氓。拜托,大家明明在谈恋爱,谁知道是不是合适啊?既然没有婚姻这一有着法律保护的东西的潜在约束,我们难道不能放得开一点,既然要找合适的,不试试谁知道呢?人们可以谈一个分一个再谈一个,从长期来说也接触了很多个不同的人。而一对一在短期中的稳定,放在长期的视角下,那就不太稳定咯。

看起来的不稳定才是常态,这是我对于开放式关系的一种描述。这就好像市场经济下的价格浮动,有赖于供给和需求那样,开放式关系中每个人的喜好浮动、价值匹配,都会使得整个开放式关系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寻找那个平衡。所以,大家还觉得一对一关系会更稳定么?

末了,我们还是要提一下现状的。由于生育的问题,女性需要怀胎十月,这个时间精力成本是相当高的,而男性却不会付出相同的代价。然后是一夫一妻制的存在。即便我们暂且把生育放到一边,人们还是会把关系稳定下来,这是一个常规的选择,组成家庭嘛。我不能奢望对方能抛却一直以来的价值观念,但是我要做的是阐述我的观念,至于是否认同那就是对方的事了。剩下的那些拒绝、离开之类,都特别好办,遵循交往模式和动态模型的迭代就好了。

 

由于是亲密关系的最后一期,我在此先感谢大家的阅读。说实话,我现在的文字仍然是不好读的,大家能够耐心读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你们辛苦了。至于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的人,我理解你们,我读过很多教科书和小说,都会发生相同的情况,不吸引我所以看不下去。

关于“亲密关系”这个话题事实上并不会有太多的大方向可以讨论,如果你们觉得有很多的话,那一定是你误会了一些事情,比如把爱和爱情,爱情和婚姻,这些概念等同,并且在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更多带着情感性色彩。这些是常见的,但这并不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你能够耐心去读我的这些文字,或者看了我推荐的这门书,也许你会有收获的。

最后,“亲密关系”话题的结束并不代表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消失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里,不是因为环境的黑暗而险恶,而是环境是由错综复杂的事物构成的。所以欢迎大家能够和我探讨这些问题,我也不是专业的只是喜欢,但没准就能给出不错的说法呢,我一直很佩服我自己扯淡的功力。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亲密关系》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