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亲密关系》读后感

我们似乎可以将一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处的部分,另一个则是与人交往的部分。这两部分并非按照年龄或者角色的转变而完全隔绝的,通常人们在一天之中,会经历与不同人的交往,与家人共进早餐时便有亲人关系,在单位工作是有同事、上下级关系,下班后的休闲时光也许会和朋友一起娱乐,也可能是和另一半相处,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行进,交替变换着我们的角色,与不同的人交往,只有在独自上班的路上,或是淋浴、夜跑之类的时候是独处,甚至有可能连睡前的一小段发呆的时间都未必是自己的。这样看来,我们几乎长期浸泡在各种关系之中。因此,了解关系的运作模式就会有助于我们认识每一段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显然这需要关系中各方的努力。

由于我们经历的关系有许多种,一一说明会比较复杂,所以这一次的讨论,我想以亲密关系为主题,也就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三大类,以及一些相似的亲密关系。一来我们对此更为熟悉,大部分精力其实都是花在这三类关系中的,这是非常有代表性、几乎包含了各种基本元素和特殊性的关系。

这次讨论,我参考了《亲密关系》、《社会性动物》、《家庭社会学》及其他一些社会学书籍,试图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角度,探索和分析亲密关系的本质。本拟以三大亲密关系为三个板块进行梳理,但介于人际交往中所牵扯的东西较为复杂,且相互纠缠,所以就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说明问题,并且能够贴近现实。

声明部分:

1.对于亲密关系的讨论中所出现的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不牵涉任何实际的关系。调查者或研究者不以研究者本人作为样本,同时个人生活也与研究无涉。

2.该讨论仅提出一种观点,供大家思考和讨论,不作为绝对真理。我不认为我所表达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大家有什么异议,有所保留即可。

3.不组织也不鼓励大家亲身实践我的观点,即便是对于某些假设的检验或者一些其他的求证。一切涉及他人的行为,都应当小心谨慎。如果觉得有趣,我们讨论即可。如果想反驳,我们也讨论即可。以后有条件,我们可以自主设计调研。

问答部分:

1.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不知道问这个问题的人所指向的具体情况究竟是什么,也许是男朋友和其他女生一起出去玩,或者妻子和男性老同学见了面之类。那么我们姑且就凭这一句话,来展开分析其中的观点。

首先,这里牵涉到了一些概念,即“男女”、“纯洁”和“友谊”。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只针对异性关系,不涉及同性关系。

关于“友谊”,我这里可能需要花比较多的篇幅来讲了,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本质并非情感,而是亲密关系以及关系中的角色认同。什么叫做友谊?这是一种情感吗?我们自认为和我们的朋友之间存在着某些情感联系,但事实上只有两点表现出了所谓的“友谊”,一个是对于“朋友”这个角色的认同,另一个是双方按照SVR(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的阶段进行发展,达到了最后的阶段。

我认为SVR理论可以说明,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得经历三个阶段:刺激、价值观和角色。首先,两个人认识了,要相互吸引,当双方都有意愿持续交往,这个刺激阶段才是存在的。我想大部分情况下这是做不到的,通常的模式是,一方受到刺激,而另一方并没有受到刺激,但是保留了接受刺激的可能,继续交往。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刺激,也没有意愿或者期望得到刺激,我们怎么会和另一个人保持个人层面的联系呢?在刺激阶段中,第二个阶段就开始了。第二阶段是价值观的匹配阶段,如果说刺激阶段是玩得好,那么价值观阶段就是谈得来了。如果谈不来,我们很有可能就渐渐退出这段关系。促成关系需要双方的认同,但是解散只需要一方退出,这和对话是一样的,当然被拒绝的一方还可以再次发出邀请。在前两个阶段,包括之后的第三阶段中,人们会不断了解对方,同时也增加自我表露的可能。我们在相互刺激的时候,谈论的是开心的事,但很少涉及与自己相关的,价值观阶段,就会谈论更多与自己相关的事,也进行了更多的自我表露,同时期望对方做出相同的回应。这个阶段有人不回应,或者价值观不匹配了,关系就可能破裂。最后是角色定位,“朋友”这个角色要比“爱人”宽泛得多,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定位。“爱人”的角色是指向家庭,而“朋友”只不过是有着相近的价值观、互相吸引,且想要保持联系的人。不论是共享关系(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还是交换关系(你买单所以我快乐),在友情中都是存在的,而朋友的亲密程度也会与前后两者的比例相关。而“爱人”呢?其实和朋友一样,但是角色上需要保持一对一(仅因为法律和道德为保证后代能够得到抚养)关系,通常情况下“爱人”一定是“朋友”,但是“朋友”未必是“爱人”,但是有可能成为“爱人”。

当我们明确了友谊这种亲密关系的本质,也许我们就容易理解,问题里为什么会有“纯洁”这个词的出现了。对于“纯洁”这个概念,我觉得也许指的就是没有与性相关的行为,即不上床的朋友。但之前也说了,爱人总得经历朋友的过程,于是就有人搞不清,这对男女到底是朋友还是恋人。常识告诉我们,男女单独约会,一般就是情侣(两个男的走一起却不是同性恋)。正是由于我们放大了“性”而弱化了关系中的其他元素,才会导致我们问出这样奇怪的问题。如果说纯洁的友谊就是没有与性相关的行为,以及倾向于发生这些行为的意愿。是这就比较难分辨了,拉个手、拥个抱这种身体接触算不算呢?一方面在不同文化中标准不一,在开放的地区接吻也许都只是普通的表达,在较为封闭的地方,好像拉个手孩子就生出来了。另一方面,主观意愿的影响有比较难以评估,我们如何知道某人的男朋友为什么和另一个女人眉目传情,如果只是因为近视,认为是熟人,多看了两眼呢?又或者只是支持的球队获胜,让两个人激动地拥抱了起来呢?如果我们更多考虑到亲密关系本身,而不是“性”,也许就没有这种问题了。于是我们就可以说,能上床的朋友,以及想上床的朋友,都是不“纯洁”的朋友。在单身的情况下,另一方就有可能成为“爱人”。而在有“爱人”的情况下,单纯对于性的渴望,并不会破坏爱情关系,除非这影响到了经济共享和后代的抚养。

总而言之,男女之间好像的确存在纯洁的友谊,也存在不纯洁的友谊。纯洁的友谊也会发展成不纯洁的友谊,也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不纯洁的,然后发展出来的友谊也就不纯洁了。我们再回到SVR理论,朋友的角色定位里并不牵涉是否上床这一条,如果价值认同一致,双方都有意愿,这似乎并不影响友谊,亲密关系与性是两件事,我们不能因为男女之间存在这种功能,就扣上不纯洁的帽子。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男女之间不存在纯洁的友谊,因为友谊无关纯洁,也无关性。

 

2.为什么家庭冲突最容易缓和,却最不容易解决?

这是一个我一直很想说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起点都是家庭,当然也有医院的参与。但我们的一生中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却不会因为出生在医院里而成为妇产科医生。

有人可能会说,家庭之中有什么冲突,大家都是自己人嘛,什么你的我的,都是一个屋檐底下的。好,那么我就从亲密关系和社会的角度来尝试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来看家庭,“家庭”一词的人类学定义是有姻亲和血亲关系,且共享经济的这么一个社会单位。也就是说两个人相爱在一起过,结婚了也不能成为家庭,得有孩子才算。在家庭之中,我们认为提供了情感支持,维系了人际关系,并且与生俱来的一种核心元素叫做“亲情”。但是很遗憾,和友情、爱情一样,亲情不是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其实古时候就有说法来支持这一观点,那时候有“六亲”,指的是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这六种关系。这样“亲”的观念有男权主义的烙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六亲非常明显地指向关系,而非情感。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六亲不认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亲情这种关系会非常特殊,相较于友情和爱情经历了“刺激-价值观-角色”的三阶段,亲情是没有的。要知道一般的亲密关系,都建立在双方认知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亲情这样的关系是产生于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婴儿之间的(我们先撇开姻亲不说)。这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单向的关系,完全跳过了刺激和价值认同两个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在价值认同上,两代人差异非常大。这样的关系是没有实质的,唯一存在的是角色定位。亲情的角色定位也并非关系双方共同认可的,而是一种先赋角色。有别于一般的自致角色,亲情中的各种角色有不可易变性,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孩子的角色就产生了,那些称谓在同一个体系里是不能够改变的,即便这个人离世了也一样。可见所谓天底下唯有亲人最在乎你,也只不过是对于先赋角色无法质疑,且非常认同。对于小一辈的人来说,在没有SVR的情况下,那么亲情是一种无中生有、有名无实的关系。

对于长辈,尤其是父母(母亲最甚),这种亲情除了角色定位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对于自己的爱惜。我们听说过夏侯惇吞了眼珠子,因为这是自己身上的东西,不能随便扔掉。小孩是从女性的身体中孕育出来的,曾经是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很爱自己,于是我们也很爱身体的每个部分。我数不清有多少认为母爱唱过赞歌,母爱是一直被歌颂的、伟大的情感啊,是无私的呢。然而,母爱的出发点是对于自己的爱,是自私的(自私并不是什么罪恶,是常态),就像她爱惜自己的容貌一样,爱惜她认为的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相较之下,父爱则有着社会化的印记——服从则爱,大白话就是顺我者昌。

除亲子之外的,其他的亲戚关系本质上都只存在角色认同。如果说在家庭环境下能够有什么优势的话,也只是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往,但显然并不能够保证价值认同。

当我们明白了亲情这一亲密关系的特殊性之后,就会发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根本不是亲密关系(当然父母这一层是亲密关系)。那我们认为“亲情”都来自于什么呢?一是来自教育,从一无所知到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在模仿、学习和反应中增加认知,我们被灌输了亲情,同时伦理道德和法律都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二来是抚养,我们在家庭中被抚养长大,在一种共享关系兼交换关系中,我们必然感到亏欠。而且家庭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如果不是独居),不仅仅承担了物质上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运行,同时也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朝夕相处并不会产生感情,我们与室友朝夕相处也会有感情的,但是分开之后就不想与父母分别那样思念和伤心。我们与室友的角色认同很宽松,也不会面临道德伦理上的制裁和压力,也没有相处时间那么长,有没有共享经济,仅仅分享一些精神。但是话说回来,我并没有否认相处久了也不会产生一般的亲密关系,我否认的是将此看做因果关系,真正的因果关系应当是,朝夕相处给了双方更多机会互动,反复刺激、磨合价值等等。

说了那么久都没有回答问题的原因是,在没有明确亲情本质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是无从回答的。我们认为家庭里的一切矛盾都应该不是矛盾,亲人之间理应互相理解,相互体贴,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同时,在社会共识之中,家庭的矛盾就应该被爱化解。事实却是,亲情干脆就是一个跳了步骤的关系,我们的所有期望都建立在角色定位上,却没有实实在在与社会共识相同的东西。越是被宣扬和强调的东西,就越有可能使我们所缺失的,我们所缺失的也并不一定是我们弄丢了,也存在从一开始就没有的可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现实与我们的期望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强行凭借伦理道德排解我们的纠结和困惑,于是就有了相互迁就,形成了冲突缓和的情形。

和大怨必有余怨,是对于家庭冲突的一个比较好的描述。家庭的冲突之所以难以消除,这与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运行单位有关。由于亲情中的社会角色是人们不可回避的,家庭所构成的是社会中人们最后的一个缓冲区域。一切工作、社交中的冲突都可以压抑并带回家寻求缓解,但是由于家庭关系的特殊性,所以几乎不能够提供任何解决方案,非家庭创造的冲突没有释放途径和消除的方式,就会沉积在家庭中,寻找各种出口,最终释放出来。很纠结的一点就是,作为最后的缓冲区,冲突和压力是无法再向下级传递的,于是家庭成了看似稳定实则最不稳定的关系。

 

也许,我的观点并没有很好地说服大家,或者打消大家的疑虑。没关系,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能够对我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新的问题供我们讨论。谢谢每一位读者。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亲密关系》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