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最后的《默片解说员》

1927年,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歌舞片《爵士歌手》,这是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电影从此告别了默片时代。

电影《默片解说员》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有声片诞生之前,它以现在电影行业中已经不存在的一个职业为切入点,展示了早期电影艺术从拍摄到放映的整个流程和从业者的生存状态。观众可以借这部影片,穿越百年光影,从几个方面看到电影行业最初的样貌。

一、光

《默片解说员》故事开始有个情节:拍摄默片的时候,突然阴天了,为了保证一场戏“光”的影调的统一,演员和误入片场的孩子在导演的指挥下,等待太阳光的出现。这场戏反映了早期拍电影需要天公作美。

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影片接下来的一场戏,在全景和近景的转换时,似乎有光位不衔接的感觉。看下面表现女孩和母亲关系的镜头,全景用的是正面光,女孩的侧面是暗的,而近景的侧光很抢眼。(注意画面里箭头处的光)

这也许和全景叙事、近景刻画人物的功能有一些关系。

二、演员

《默片解说员》有一场戏:男主角嗓子被人搞坏了,说话声音低沉、沙哑,无法进行默片解说,这时候,一位女演员临危救难,冲到台上,辅助男主角完成了解说工作。

每一个行业技术的迭代,从业人员有受益的,也就有吃亏的。同步声音的记录、回放,让“声、台、形、表”俱佳的演员如虎添翼,但对声音条件很差的演员来说,却成了绊脚石。电影中的女演员不仅表演好,而且台词声情并茂,为其日后成为明星做了铺垫。

三、胶片

《默片解说员》里胶片二次剪辑和被烧毁的情景,让观众想到了托纳多雷的《天堂电影院》、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胶片作为影像存储的载体,它的敏感、脆弱,更突显了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在数字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摄影可以随意多条拍摄,素材复制、剪辑更轻松,画面调色、修改更方便;早期的电影创作者拍每一条都要考虑到成本,拍摄后的素材保存更是小心翼翼。

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1925年,那时的电影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谁也没有办法猜到他未来的模样。如果电影的历史就像一部未完待续的影片,时间线回到故事开始,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平凡的电影人一点一滴的付出。

故事情节里还提到了两位默片时代的巨星: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这两位演员通过令人过目难忘的形体表演在银幕上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没有声音的存在,一点不耽误观众看懂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情感。今天的电影作品,画面与声音依然存在着“比例关系”,就是不能用高密度的台词作为主要叙事工具,不能靠大量的音乐来抒发感情,故事的推进还是要凭借事件和动作。

— THE END —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鸿观电影”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最后的《默片解说员》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