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从《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利刃出鞘》

在类型电影的分类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侦探片,也就是推理电影。可见这类影片很受观众欢迎。

前几天看了一部推理类型的电影《利刃出鞘》。影片里有两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镜头。

一个是介绍富豪斯伦比家的监控室。

源自电影《利剑出鞘》截图

画面中出现了年代比较久远的VHS格式录像带。而影片中比比皆是的现代通讯工具,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故事发生时间定位。

源自电影《利剑出鞘》截图

视频记录格式从模拟录像带到数字录像带,直至今天的数字存储介质,从记录时长到备份,有了很大变化。现在想买VHS格式的模拟录像带几乎都买不到了。还有下面的镜头。

源自电影《利剑出鞘》截图

火灾现场的监控装置被毁。但我们都知道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记录是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我理解这两个镜头是为避开现代技术的存在,充分发挥侦探的推理作用。
所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推理电影是越来越难拍了。
反观上世纪七十年代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畅销小说,由著名导演吕美特执导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因为故事发生的年代特征,情节空间相对封闭,反而将主角侦探波洛的推理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
整部影片从叙事视角的转换到人物的建置以及每一场戏的节奏,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叙事的视角。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叙事视角的设定,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三个视角的转换,分别是故事陈述者、侦探波洛和被调查的对象。影片用景别和机位的不同完成了视角的变化。
当用陈述者的视角讲述管家进入被刺富豪的包厢,景别用了特写。特写镜头的局部强调功能比其他景别少了很多信息量,观众不知道在镜头外发生了什么。既客观,又不是全知。

后续在管家和波洛对这一场景的描述上,画面使用了不同的景别和机位。

二、人物塑造。

一部推理电影的成功与否,除了推理过程波澜起伏,塑造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推理者的形象也很重要。《东方快车谋杀案》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知识丰富、注重细节的睿智侦探形象。
整个故事的第一个视点镜头就给了大侦探波洛,他时时刻刻在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

几场对话戏,突出了他强调眼见为实。

有丰富的阅历和文化知识。

对于语言细节的敏感。

一个主角的成功塑造,电影就基本完成了一半。

三、故事节奏。

本片导演吕美特曾经拍过一部著名的单一场景电影《十二怒汉》。精彩的故事、导演场面调度和演员的表演是单一场景电影成功的重要元素。《东方快车谋杀案》场景也比较单一,对话戏多,但导演通过画面元素意象的运用,让故事节奏感很强。
比如当波洛断然拒绝被刺富豪雷切特的重金邀请,导演用呼啸入隧道的列车镜头接波洛决绝的态度,声音的突然切入,使这场戏的冲突达到了高潮点。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摄影机经常被调度到列车外部,案件的推理和道路解封的过程交替表现,既给故事一个时间限定,要在道路解封前破解案情,增加了紧张感,也用破冰的镜头隐喻案件的变化。

导演运用摄影机的调度,还完成了一个对比的功能,就是表现车内包厢相当安静,为波洛能听到各种声音做了铺垫。车外的轰鸣和包厢内波洛翻报纸的声音清晰可辨形成了对比。

四、色彩的定义。

影片中还有个亮点,就是对蓝色的使用和定义。
蓝色是深邃、忧郁的颜色,但这部影片给其赋予了冰冷、恐怖的情绪。
东方快车发车时蓝色的车灯和波洛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时的暖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十二名复仇者依次走到蓝色灯光下,为阿姆斯特朗一家复仇时,灯光从客观的自然光变成了主观的戏剧化的光效。

五、演员阵容。

除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有数以亿计读者的原著,传奇导演吕美特,这部电影还聚集了一套全明星阵容,阿尔伯特·芬尼、劳伦·白考尔、马丁·鲍尔萨姆、英格丽·褒曼、杰奎琳·比塞特等等这些在当时乃至今天都为人熟知的演员。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影片《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

源自网络

这部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距今近半个世纪,但今天看起来依然是推理电影的典范。
作为类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推理电影因其互动性和融入感有着大量观众群体。虽然推理的主体是血肉之躯,但电影的创作者应与时俱进,合理的利用高科技手段,使之成为推理者的工具,拍摄出具有时代感的推理电影。而不能把科技工具简单的一屏蔽了之。
推理故事的主角,在观众眼中是正义、勇气与智慧的化身。多年来,观众通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记住了高罗佩笔下的狄仁杰,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波洛,也希望未来银幕上出现一个能将科技融入到缜密推理中的新形象。

— THE END —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鸿观电影”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从《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利刃出鞘》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