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如今拜月双泪垂——张夫人和她的诗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吉中孚,是江西鄱阳人。年少的时候,曾经做过道士,后来还俗,及第,做到了户部侍郎。他因贫出家,应该是跟随师父到了楚州,估计就在那儿,他娶了一个山阳(今江苏淮安)的女子。这个被后世称为“张夫人”的女子同样有着不凡的才情,擅长歌行,与丈夫一起,享有很大的诗名。

  中国古代有中秋拜月的传统,以此来寄托渴望团聚、追求幸福的期愿。这个仪式的主角,一般都是女性。所谓“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也。而张夫人,则独具慧心,留下了一首韵味深长、如珠在盘的《拜新月》。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

  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

  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

  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闺中年少时。

宛如一首远古的歌谣,就漫过岁月的烟云,从那月色氤氲的唐代的晚上飘过来,带着一丝希冀,一丝幽怨,一丝渴望,一丝怅惘,轻轻地飘在今天同样月辉洒地的晚上,像一首筝曲,一腔琵琶,叮叮咚咚地扣响将开未开的心门,引来一缕久久不能释怀的冥思。

那是一个熄灭了灯光的晚上,虫子的鸣声已隐在夜色的背后,万籁俱寂之中,是一个被淡淡的月光笼罩的似乎腾起一层薄雾的院落。一弯新月,裹着点抹不去的忧郁,浮在碧蓝而浩瀚的天幕。它真像一柄精巧的带钩,甫一举首,便将沉埋在心底的百般思绪于无边的寂静中勾连出来。它清泠,幽清,却并不悄寂,就像一声期待已久的呼唤,殷殷地提醒着闺中的女子去关注它,观察她,并亲慕它一直携带着的文化方面的内涵。是的,自从有了第一双眼眸对它的深情注视,它便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时间的流程中,它又将那份意义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渗透。从此,只要你仰首,它便以摆脱了自然性质的姿态或突兀或如期地君临上界,然后扑入你的眼里。你无论怎么看,它都会应和你的心跳,从而赋予你想得到的深浓的忧伤。

今晚的拜月,注定与日常不是。不用摆设香案,也不用摆放祭品。只需要你轻轻一挪,走出深闺,伫立堂前,弯腰拜见便是。离团圆的日子尚远,它还显得幽暗,即使那传说中的桂树,在观望中也是一个稀疏的淡漠如往事的影子。如果将它比作是一张弓,那么,这张弓还没有被劲健的胳膊拉长。倘若它是圆满的,带给你的感情也将是鲜明可把握的,然而今天,它只是曲曲一弯,就悬在那高大的树木的枝头,缓慢的移动着,如此,它牵连出来的,就是白日里最不愿意回顾的心绪了。当被那份心绪掌控之后,一个人,便格外显得柔软,显得无助。

  仿佛这一番动作还不足以表现那份真挚,于是,挪步于妆楼,就在那里独自拜月。那时,那张秀美的镜子还没有安放好,月亮已将清辉映照于其上;正如匆匆地拿过镜子来打量一番自己的容颜,看看它变化了没有一样。这样,这个夜晚就变得格外不同寻常,它真正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时段,一个第一次自觉地追问人在时光流程中到底软弱到何种程度的时段。

这是一个秋夜,静谧如水的秋夜,庭前微风携着丝丝寒意掠过,树叶上已经有寒露开始凝结。这个秋夜,与消逝在时间长河里的无数秋夜一样,是那样清旷,那样幽冷。那一弯新月,与古时的月亮一样,仍然那么明亮,那么皎洁,它注定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光临这片大地。可今晚,拜于月下的这个人却不一样了。是的,她意识到,相比月亮,她的生命是极为短促的,像朝露,像流萤,在这广宇长宙中只是一瞬而过。月亮与她许久以前见过的并没有两样,可她却在岁月的摧残中老去了。似乎那月亮是多情的,它如期而至,如愿而来,从不改变;可它无明又是极为无情的,它以它的不变,衬托了自己的变;它以它的永恒,提醒人去回观于、悲哀于人的短暂。

邻居的阿母也在拜月,但她的拜月更多了份凄楚和感伤。她拜一次,便悲一次。那份从内心深处生出来的哀伤,在这个夜晚就彻底地控制了她,让她抽泣呜咽不止。她已有了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阅历,在这一刻,所有让她应该操心的事情都被她撇到了一边。只有那份在时间面前的无力引发她无尽的悲愁:以前拜月时,容光焕发,青春靓艳,芳容逞辉;现在却是韶华逝去,容鬓飘霜,人老珠黄,形容憔悴。这,是无法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人之为人的共同悲哀,念及这个,你让她如何不泪湿衣襟呢?

回头去看其他拜月的女子,不由得使她想起自己的从前,那时她也不是这样光彩夺目的么?那时她也不是这样窈窕美丽的么?那些年少的岁月,到底去往哪里了呢?可月亮依然是那个月亮,你可以将心愿倾诉于它,可以将希冀交付于它,但却无法让生命也像它一样久长而恒远。

而最可悲痛的则是,众女一年一年地拜月,也会在某一天成为“东家阿母”;“东家阿母”看着众女想到自己的过去,而众女从“东家阿母”的身上也会窥见自己的未来。

与许许多多的敏感而多情的诗人一样,张夫人借助秋夜拜月这一习俗,表达了红颜易老、佳人迟暮的深切悲感;与其他诗作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女性,这首作品显得更为绵邈,也更为深情,仔细读来,真是深挚哀婉,恻恻动人。

她没有向月亮祈求,故而也便没有什么愿望可言;她没有像苏轼那样想象“天上宫阙”,故而只关照自己的思绪。她巧妙地将月亮置于不变的角度,而将自己置于变的角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到了她这里,变成了“今人却见昔时月,今月曾经照儿时”,于是显得格外惊心动魄。因此,她拜的是月,悲的是时。她将哲理性的人生感受,通过拜月这一行为表现出来,那“忆”便显得特别深彻,而那“望”便显得特别惆怅。这种感情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就在于它表达了生命共通的悲感:面对时间,你能有什么力量加以抵抗?面对岁月,你能有什么办法加以逃避?一个有精神自觉的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逃无可逃的罗网中的。阅读这样的诗,你很容易会联想到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冷峻看法。

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在于,张夫人就站在一个柔弱的女子的立场上,没有故作达观,没有试作突围。在那个秋天的清冷的夜晚,她似乎就先是“出堂”,然后“登楼”,眼中只有那弯月亮,心中只有那缕清思。除此而外,她什么也不愿意去做,不愿去想。她没有试着将自己从那份哀愁里解脱出来,用一些事,用一些崭新的思考,她心甘情愿地做了一回时光的俘虏。在那一刻,她变得分外透明,分外清纯,透明、清纯得只有灵魂带着思感在那片天地中浮沉。像这样的夜晚,对她便有了极为特别的意义:就在这时,她意识到什么都是不可追回的;她意识到所有的对过往的怀念只有她清楚,她只有对她有价值;她意识到那份深浓的悲愁是属于所有性灵的,但只有渗透她的内心才有效应。说到底,最浩瀚、最巨大的悲剧,先是通过像她这样的个人体验,才传向读者那样的群体。

像这样对时间格外敏感的女性,我们相信她是细腻的,是温柔的,她能够深深地感动于自己一瞬间的柔软,自然也就善于捕捉那生活中的点滴美感。而且我们同样相信,那再美的物事,在她的眼里,都会带上一层薄薄的伤感。只因为她触摸到了生命的本质。所以,虽然她流传下来的诗并不多,但仔细品味,都带有类似特点。拂晓时分,天气清冷,井上辘轳哑哑轻转,那水桶上的绳索看上去却裹着一线素白;到了夜晚,硕大而枯萎的梧桐树叶就无声地落在长满青苔的砖面上(《古意》)。芳意正浓的春天早晨,放眼望去,飘着一层撩人心魂的雾霭,雪白的柳絮从青色的枝条上轻轻飘起,有的多情地靠近那花,与之同舞,有的也不借助于风,带着一丝慵懒缓缓地自顾自地飘动(《柳絮》)。读这样的诗,就等于读一颗细致入微、多思多感的心。只因为有了那么一颗心,才会感动于自然的这些细节;而正因为轻易地感动于这些细节,却又从自然的回馈中充盈、饱满、细柔了这颗心。带着这样的心上路,那无情的岁月也就有了常人体察不到的味道,而注定短暂的生命也便有了独特的温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如今拜月双泪垂——张夫人和她的诗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