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构建诗意的课堂

亚里士多德说:一切艺术凡能达到至高境界的,都带有诗意。如果把上课比作是一门艺术,那么,它也应该是富有诗意的。

富于诗意的课堂,课堂的气氛制造是非常重要的。常想,引领学生进入一篇文章,就等于构成一个心理背景了;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深入涵咏,仔细品味:有景有人,有心有情,就相当于古诗中的所谓意境了,由文与人形成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形成的氛围气韵又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心灵。忘记外界,忘记他人,甚至暂时地忘记自我,神凝于一,这样的课堂成效应该是非常巨大的。古人极为讲究读书的环境,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曾经听过许多老师的讲课,总觉得,一个优秀的老师,总是善于从开始就制造一种气氛,然后引领学生进入这种氛围之中,整个课堂,师生文本,交为一片,难分彼此,学生处身其间,旁若无人,甚至连自己的存在也似乎感觉不到了。记得曾经听过一位全国名师的讲课,当时场所设置很是简陋,但听课的老师却有上千人。学生处在会堂中心,被周围的人包围得严严实实。在这样的场合听课上课,学生是很难全身心地投入的。但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她很快地引导着学生进入文章,将学生的心思全部纳入文章之中,学生跟随着她的思路,品味着她的语言,接受着她的熏染,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当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那种氛围中,留恋徊徨,不想出来了。像这样的老师,应该就是善于创造意境的老师。而一个低劣的老师,则学生是学生,我是我,课文是课文,难以融为一体,学生好像始终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样,是难以体会到“如坐春风”之感的。前一段时间听过一位老师的讲课,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将凡是能收集到的关于一首诗歌所有的美好的评价都写到了教案上,她的上课就是念教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美丽隽秀、深沉有味的语句从她的口里不绝而出,再加上她标准的深情的普通话,可以说念诵得极为优秀,但因为她是游离于课本之外的,她只扮演了一个传输的角色,所以,学生只是在听她念,根本形不成一种理想的氛围,学生自然也就只作为一个旁听者存在,而难以进入那些词汇所表达的情境中去了。我们一再强调听课要专心,其实,这个专心就是让学生进入到这个磁场中去,这个氛围中去,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这个意境的实在的一员。但倘若老师没有创造意境的本事,一味地要求学生,效果始终是不会理想的。

  因此,一个老师高明与否,优秀与否,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能否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氛围然后引领学生步入这场氛围中去。只有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受到熏陶,才会在这样的熏陶中形成个人素养;这种课堂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比那些无论什么都显现于外的有效得多。

不同的老师能创造不同的课堂,正如不同的诗人能创造不同的诗境。

关于诗歌意境,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将其归纳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至唐代司空图《诗品》,更进一步把古代诗歌和各种意境风格,概括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类,每类各用四言韵语十二句描绘其特征。如以“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来说纤秾,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来说含蓄。这里所说的诗歌意境内涵广泛,既是指作品的风格,也是指作家的风格。如果拿来比附老师的上课,那是再恰切不过。每个老师由于性格、学识、修养、认知、感悟不同,由此创建的课堂也不同。有的“典雅”,以气质取胜,老师端庄大方,课堂优雅高贵;有的“远奥”,以思考取胜,老师深沉含蓄,课堂思维流动;有的“精约”,以简单取胜,老师点到即止,课堂简约生动;有的“显附”,以直白取胜,老师讲解到位,课堂目的显豁……

  由此,形成不同的课堂风格,这些风格无不打下老师的印记,而无不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从而,广义上的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同时成为熏陶学生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学生渐渐地形成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气质,他们行事做人的规范。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也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即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忘却了,抛弃了,而这种课堂氛围的影响则会陪伴他的终生。“教育,就是遗忘了以后所剩的东西”,意思主要就指向这一方面。

那些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生搬硬套的课堂是不会起到这样的作用的,因为它是老师风格的反动。老师本身被湮没于别人制造的程式之中,舍弃了自我,泯灭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他所创建的课堂也就没有风格可言。作为一个灌输者、传送带、中转站出现的老师,当然不会给学生的终生形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能创造出带有自己风格的课堂应该是每一位老师追求所目标。

  如何创建出带有自己风格的课堂,这与如何创作出带有自己风格的诗歌的道理是同样的。关于这个问题,明代的谢榛的一番话很有见地,在他那本有名的《四溟诗话》卷三中,有这么一段:“自古诗人养气,各有主焉。蕴乎内,著乎外,其隐见异同,人莫之辨也。熟读初唐、盛唐诸家所作,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蕙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此见诸家所养之不同也。学者能集众长,合而为一,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谢榛在这里列举了数种初唐、盛唐诸家所作的风格,但他认为这并不是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当是融合各家所长,“合而为一”,从而自成一家。这不但是诗人追求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位老师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他认为最主要的当是“养气”。不同的人所养的“气”不同,而这种“气”形成主宰此人的气质、气势、气韵、气度,这种“气”蕴含在一个人的本体之内,表现于外面,也就随之产生了异同。

  一位教师的课堂,是由这位老师的“气”所主宰的,这种“气”虽然隐而不显,但却周流始终,时刻地散发表现出来。“气”足的,课堂就会或蕴藉深厚,或生动活泼,或老辣稳健,或轻灵飞动,或飘逸自然,或明净高远;“气”不足的,则死气沉沉,软弱无力,沉闷呆板,令人昏昏欲睡,让人无所适从。更莫说具备自己的风格了。

谢榛所谓的“气” ,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见识胸襟、气度风范、社会阅历、思维层次,虽然与孟子所说的“气”有所不同,但道理还是一样的。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就说明,不论怎样的“气”,是靠后天的修炼可以实现的,是可以达到的。那么,作为一个想具备自己风格、想在教育这一行业有所建树的老师,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气”呢?

若想养气,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自己的心胸和眼界。一位老师,倘若心胸狭窄,目光短浅,那么,他是很容易走向封闭、自足的,因为就一般的教师而言,中学这些东西需要不了多么高深的修养和多么广博的学识;在应试制度下,大家所做的工作都差不多,没有了更高的榜样,那么,自己就很容易裹足不前;面对未成年人,作为成年人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具有先天的优势。当一位教师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时候,拥有的一切也就足以安慰他的工作了。进一步发展自然是谈不上的,当然更莫说养气了。因此,就养气本身而言,一位教师需要很多的超越,而首先要超越的就是当前的自己,首先自己要经过反省和体察感受到自己的气不足,才有可能张开眼睛观察外界,才有可能张开胸怀接纳外界。唯我独尊、目空一切、动辄吹毛求疵、评头论足,本来就是老师常有的毛病,当带着这些毛病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在不自觉地过程中已经与这个世界隔膜了,而这个世界也就在这一过程中离我们远去了。

  其次要学会敬畏。懂得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无限的广大还存在;懂得自己教授的知识是些微的,而无限的知识还存在;懂得自己的方法是拙劣的,而最好的方法还存在;懂得自己的思想是贫乏的,而深邃的思想还存在。需要我们敬畏的东西很多,一个一个的伟大人物就高悬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一个一个的伟大作品就堆积在文化圣殿之上;一条一条的高深思想就铭刻在高大的思想柱石上。这样,才不会陷入盲目,才不会陷入自足。所谓无知者无畏,同时,无畏者也就无知。当一位老师不知道敬畏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的时候,当一位老师满足于自己所传授的东西并将它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时候,当一位老师眼睛里不再有高贵、深刻、广阔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离无知不远了。这种意识占了上峰,自认为自己的气足得可以充斥整个宇宙,哪还会升上养气的欲望呢?

只有具备了广阔的心胸,开放的眼界,敬畏的心态,才会去阅读,才会去思考,而由阅读和思考所得到的知识和能力才会组合成一股股的气流,注入这个人的胸怀和灵魂,使他日益强大起来。当养足了气,拥有了深厚的内功,来到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运斤如风;才会将自己的气度、气势、气韵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而建立在充足的“气”基础上的课堂也才会带上自己的风格,而那种风格,也才会熏陶影响到学生。“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蕙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的课堂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绝对能实现的理想,只不过看我们如何去探求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构建诗意的课堂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