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也为陈世美昭雪

也为陈世美昭雪

文/王世杰

还是在学生时代,我就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关于陈世美的事情,说他本来是清朝初期一位有名的大清官,却被两个卑鄙无耻、心灵龌龊的小人在他们凭空臆造的剧本里诬陷和冤枉成了大恶人。因而有人打抱不平地说陈世美所遭受的不公和奇耻大辱,比传统戏剧《六月雪》里的窦娥还要冤还要屈还要惨。那时,虽然我只是将其当做坊间闲谝随便听听,可还是在心底里埋下了对陈世美深切同情的种子,并使我一直以来一秉初心。

自清初以来,社会上或人们周围只要出现发迹后抛妻弃子的现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陈世美,因此这个本来普通的人名便在无形中成了负心人的特定代名词。岂知,许多人在使用这个名词的时候,又有几个知道陈世美是何许人以及那其中的里外黑白,只是已经习以为常地这样跟风和顺口呼叫罢了。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四人帮”被粉碎,我们国家结束了“十年动乱”,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为着手点,向经济建设方面转移,也就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就在那个档口,我曾在《光明日报》上罕见地也是感到非常惊异地看到了一篇《为陈世美平反昭雪》的文章。如今数十年过去了,虽然具体的内容已记不大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文中用有力的事实,批驳和佐证了戏剧《铡美案》里的所有关于陈世美的情节都没有任何依据,说穿了就是子虚乌有。当时,改革开放就像春风一样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大家被压抑已久的激情和干劲迅速释放了出来,一下子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积极发展经济上,那篇文章或许是被经济大潮悄然淹没而的确没能引起太大的反响,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从此不再有人提及去为陈世美洗雪沉冤的事了。那么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也许还会有人在心里暗暗地发问,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陈世美其人?如果有,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根据有关资料和方方面面的信息显示,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了传统戏剧《秦香莲》(亦名《铡美案》)。陈世美在剧中是忘恩负义、弃弑妻儿的反面人物,被铁面无私、影响广远的大清官包拯判以铡刑。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世人对发达后遗弃糟糠之妻、忘恩负义的人与事最为敏感和憎恨。倘若哪个人在此方面有越雷池,必将遭到周围人的非议、指责、诅咒、疏远乃至断绝关系。仔细寻思,这也许就是戏剧中刻意杜撰和安排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等情节的真正缘由。

经过多年多方搜集与查阅,曾发现有人干脆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陈世美这个人,是小说作者为了宣传、教化的需要而任意杜撰的故事人物。许久以来我总在思索,能够得出此番结论的人,应该是基于明代小说而带来的猜测或者推理吧?因为,明代根本就没有为了保全驸马身份而不认妻儿的陈世美这个人。

无论是关于陈世美的戏曲还是传说,一般的地方和一般的人看了或者听了,并不会去当一回事。可是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州)就截然不同了,当地陈姓居民一向将此事看得很重,认为《铡美案》冤枉了好人。因而决不允许在均县地区上演陈氏家族非常忌讳的这本戏剧。相传在清末时期,有一河南剧团来到均州演出该剧,陈世美的一位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其第八代孙还组织族人直接砸了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使演出被迫停止。据此可以看出,我也想说,陈世美恐怕是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或者说陈世美与均州陈姓居民有着某种或者非一般的关系。

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积极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不同文学形式发表出来,使关于陈世美的冤情开始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爱好者以及有关机构的重视与研究。丹江口市的童德伦就是一位矢志不渝的热心人,为了解开陈氏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而最终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是一位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戮力从公、体察民情的一代清官,那些强加于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纯属嫉贤妒能、心术不正之辈所为。因此在均县早就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语。

根据《襄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在《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中还有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司参政。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似乎令人大致信服的说法。陈年谷,明代天启五年出生于均州,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任期满三年被吏部考核为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于成绩突出,其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之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子告老还乡。他不仅在官场一帆风顺,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无做出戏剧中那些令天下人不齿的恶行。基于此种情形,多年以来我一直有写点儿什么的想法,通过几行粗浅的文字,以替陈世美鸣不平,让广众对戏剧里陈世美的生活原型陈年谷的形象,从此有一个“翻篇”的认识。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与妻子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里的那些高傲无理、贪图富贵、杀妻灭子等情形。然而他又是怎么背上了这千古骂名的呢?据传说,陈年谷在贵州任职时,有同窗好友前来投靠,他总是热情地接待。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他非常好客,还经常为朋友们解决遇到的难题,便纷至沓来来,结果造成了无法应付的困难局面,于是就无奈地开始拒绝。就在这时,有位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在进京赶考时曾资助过陈年谷的胡梦蝶前来投靠,但遭到管家的拒绝,使此人极为生气。胡梦蝶为了报复,就将一些忘恩负义、抛弃妻子的事情罗列和拼凑一起,强加在陈年谷身上,化名陈世美而编成戏剧传扬开来。

对于陈年谷被极端抹黑和丑化,还有另一版本,内容更加丰富。清顺治十五年,陈年谷的同窗好友优梦麟、胡梦蝶从均州来京城北京找陈年谷求官。生性刚正清廉的陈年谷向他们解释说缺少银两或其他事情可以帮助,而想要做官必须通过求取功名的途径方可,然后婉言拒绝。优、胡二人甚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予接济,如今功成名就竟忘恩负义和不念旧情了,便怀恨在心和愤愤不平地离开。归途中他俩在河南南阳遇到当地正在演出曲剧《琵琶记》,看到戏中内容正与忘恩负义有关,于是不惜银钱,请戏班子按其意愿,对原剧的情节加以改造,将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改为陈年谷,编撰成了他们自认为已超越《琵琶记》的新戏《秦香莲》。为了掩人耳目和不致招惹麻烦,又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女主人公秦香莲的生活原型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秦馨莲,娘家在均州六里坪秦家楼,剧中被化名为秦香莲。同时这颠倒是非和混淆黑白的始作俑者把故事发生的清朝易为宋朝,让在历史上铁面无私、嫉恶如仇且影响广泛的包拯铡了陈世美的人头,就这样给包公增添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相反地也强加给了包大人一次制造“冤假错”案的机会。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海茫茫,真假难辨。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宰者,那当然就会有不同人格、不同品德和不同秉性的人相互之间的交往与碰撞,也就是说各种各样有可能让人不理解、看不惯甚或想不通的事情都不定会发生。因为这人,实在是太难琢磨了。我们不能不说,有时生活现实乃至历史就是那样无情、冷酷而又蛮不讲理,况且文人笔下的小说、戏剧毕竟是文艺作品而非官方正史,往往虚拟的成分占比很高,甚或纯属虚构,使人们善恶难分和感慨不已。就像宋朝的潘美在小说、戏剧中以陷害忠良、卖国求荣的奸之大者形象出现,那是文人与政客为了某种需要,用纯属捏造的罪状,阴差阳错地把根本没有陷害忠良杨业的功勋卓著的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推上了被告席。陈世美与潘美被无理诬赖的遭遇如出一辙。像这样张冠李戴、颠倒是非、主观臆断的情况在法律不健全的封建社会的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

纵观茫茫人类社会,文明与蒙昧、真理与谬误、善良与邪恶……总是参差并存。那些凭空捏造、蓄意编撰、任意发挥的谎言,其欺骗性煽动性感染性往往很大很强很久,对他人的打击和伤害也会是致命乃至难以估量的。难怪世人常说流言蜚语、恶意诽谤、造谣中伤等行径要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因为此种东西传播力极强且最让人防不胜防,有时一句谣言或者谎话便会毁了一个人的清誉、前程、家庭甚至要了性命,也可能让一个企业丧失了竞争力、生命力甚或走向破产的绝境。可以说,如果文艺作品中颠倒是非,对广众的误导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是难以估量的,由《铡美案》而引起的人们对陈世美的严重偏见便是最好的佐证。当然,这部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能不说它是惩恶扬善、教化人民醍醐灌顶的教科书。

凡此种种,我们在看书听戏的时候,不必将其中的具体情节看得太过认真,要有鉴别和思考地去欣赏。像陈年谷那两个人性严重扭曲了的同窗,没能走成“后门”便恼羞成怒,使出了只有卑鄙小人才能想出的阴招,把原本一位大好人硬是用可扁可圆、收放无常的“嘴”说成了大坏人;况且《铡美案》还在继续演出,陈世美这个忘恩负义的代名词还在广泛使用,让人不得不说陈世美真是被冤枉到家了。

事实终归是事实,历史终归是历史,正义终归会战胜邪恶,是金子终归会发出璀璨的光芒。我愿意去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一定有更多人会主动去了解《铡美案》出笼的真相与来龙去脉,在各自的内心深处还陈世美一个公道,在思想意识空间让陈世美转换一个角度,在情感的世界里还原陈世美被扭曲太久的形象本真,以让这位含冤之人的在天之灵,能够得到些许哪怕是太过迟到的欣慰。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也为陈世美昭雪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