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上的拖延症,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内心抵触,比如整牙。
早在几年前我就看医生,拍片,做检查……疫情前甚至还拔了两颗智齿,回来查了查资料,因为怕疼,再加上疫情,就又被搁置了。复工复学后,又因为忙工作,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心里犯怯,就这么一直拖着……
然而到底是过不了心里这个坎儿,心理建设也建设了好几年了,就在今天终于又迈出了一步,把整牙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了。接下来就等医生出方案,总算给自己逼到没有退路可退。
今天必须要夸夸医生的共情力,给我洗牙、拍照……做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医生真的超级棒。
洗到前面门牙时,有些酸痛,我还没有吭声,她就非常温柔地讲,“我知道不舒服!”
天啊!就这么几个字,我瞬间就觉得,“这能算个事儿?必须忍!”
“有点儿疼!我知道!”接下来,几乎每一次不适感,我都能从她那里得到共情。
在北大的生涯导师班上课时,朱红老师经常讲,做一名有共情力的教练。生涯导师如此,老师如此,一名优秀的医生又何尝不是?
因为我的嘴巴比较小,之前咬牙模时,总是很不舒服,甚至会撑破嘴角。但是今天的医生却很注意舒缓我的情绪,“放松!”就这么一个轻声地提醒,我放松的不仅是肌肉,还有情绪。
拍照时,因为最里面的牙总是拍不到,所以她会使劲往里面够,“我知道很难受!”她感觉到我有点干呕时,又第一时间给到了我支持。
我也不太懂,大约时取了两次照吧,第二次需要撑开我的嘴,各个角度照一下吧,照到最前面时,我需要使劲张,还要被撑着,有点疼,“有点疼,我争取一次拍好!”
被共情,被理解到的同时,我也得到了支持,虽然有点不适,但我的体验感却很棒!
《共情的力量》一书中说,同情意味着跟别人一起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共情则是到他人的内心里去感受痛苦或体验情绪。
情绪上的被理解,给到人支持和安慰的力量,真的超乎人的想象。
八月底,我又要有新的遇见了,新的家长,新的孩子,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我希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我,首先也是一名有共情力的教练,能真正地给出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