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应该就是在后海村尝试了冲浪。
后海村靠近蜈支洲岛,这个常驻人口不到几千人的小村子,却有着全国40%的冲浪俱乐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冲浪村。
一到后海村,不论是民宿还是街边售卖水果、小吃的摊贩,都有冲浪业务。
“美女,冲浪吗?有教练,有视频,有照片,包你学会……”不夸张地讲,在后海村,你随口一问,就有人热情地走上前来跟你谈价格。
夏天的海边紫外线太强,我这么超级怕晒一个人,打死都不同意去冲浪。但是耐不住我有一个对冲浪有执念的女朋友啊。
我这么一个“陪冲”的人,在她的各种“道德绑架”下,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来到了海边。帽子、魔镜、口罩、长袖、长裤……在海边,我这个防晒穿搭,也是没谁了。
“我不要晒黑!我不要冲浪!”坐在海边的凉棚下,我满脑子就这么一个想法!
喜欢冲浪的小姐妹,不要心急,也不用提前预订,因为在后海村哪儿哪儿都能看见“冲浪”二字。到了海边,再定也不迟。
不想冲浪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自信,不会游泳,又怕水的我,对于冲浪这件事我完全没有信心,可以说是非常抵触。
谈好价格,女友去换衣服了。我旁边正好有一对情侣正在听教练讲解动作要领,我出于“学习”的本能,也跟着一道儿听了听。大约旁听了三个教练的讲解,我暗戳戳有点信心了。
(技术不咋地,冲浪的脏辫先安排上)
立即交了钱,换了衣服,认认真真做个“好学生”。我和女友一个教练,教练人很好,非常有耐心,说是一对二,其实就是一对一,尤其到了海里。
动作要领好学,但是到了海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碰到水,我的恐惧感就来了,再加上我的平衡感极差,所以到了海里我完全不行,趴在冲浪板上一动不敢动。
“刚刚在沙滩上,不是学的很好吗?怎么一到海里,就不行了呢?”看到教练无奈的表情,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学车时的教练。
“我一定可以学会的!”不知道是《终身成长》还是我学的积极心理学在起作用,我在心里一直给自己赋能,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自己克服怕水的恐惧心理。
我跟教练建议,让我先熟悉熟悉水,哪怕是就趴在冲浪板上多冲几次。
我都没脸说,趴在冲浪板上的我,快到岸边时,一个浪过来,我整个人都掉进了海里。
“教练!我多掉几次(海里),就不怕水了!让我多练几次!”
真的是老师可怕的职业习惯啊,自己技术烂到家,居然还理直气壮地指导教练。
慢慢地,我还真是没有刚下水时那么恐惧了,“快!站起来!”后面的教练大声冲我喊。
我在心里也一遍遍告诉自己,困难是暂时的,我是因为不熟,才害怕的,所以只要第一次我能突破自己的恐惧,在冲浪板上勇敢地站起来,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的确,一开始我摔的很难看,冲浪的姿势一点也不潇洒,整个人站在冲浪板上摇摇欲坠。
(我是鼓了多大的勇气,才敢放上这个摇摇欲坠,一点都不酷的冲浪视频)
“你已经很棒了!”
“教练,是你教的好!”
这期间也有别的教练很热心,在不断地教我,动作怎么更连贯,更好看。
故事的开头是,我打死都不要冲浪,故事的结局是,“教练!再来”、“教练!我还可以!”、“教练,我可以更好!”
要不是天暗下来,沉浸在冲浪中的我根本就停不下来。
“谢谢教练!谢谢每一个让我成长的人!”回到岸上,我非常诚恳地向教练道谢。
回酒店的路上,我很兴奋地跟女友分享,换作以前的我,一定学不会。那种固定型思维,牢牢地拖着我,一遍遍告诉我,你不行,你平衡感那么差,你连游泳都不会……
但是这几年我一直在学生涯教育,学积极心理学,读《终身成长》,发现自己的美好特质,并且也在生活中努力地使用自己的优势。
我太了解我自己了,一件事情只要有人告诉我练习一万小时可以学会,我就能做到一万个小时不偷懒。
相信你自己是OK的,不要给自己设限,想要学习技能,想要重新开始,想要变得更好,任何时候都不晚!
不要完美无缺,但要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