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某人民教师推荐的。
中国的历史,无论是创造还是记录,在性别上从来都是严重失衡的。农村妇女,就更是边缘外的边缘了。而这本书的作者竟是美国的贺萧。失语的农村妇女,终于有机会口述历史;而她们的口述,也终于有机会被看到。是在是辗转辛劳。
作者采访了陕西某农村72位老年妇女,以她们的人生经历补缀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化历史。集体化让这些默认自己算不得“人”的行列中的妇女渐渐走出“封建”的家庭,有了体现社会价值的平台——这自然是响亮的主旋律——但本书提供的思考空间却绝非止于此。她们应该被看见的,除了对集体的“贡献”和“价值”之余,是否还有别的?这些“别的”东西,是否又是一层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