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看见孩子》读后感

这本由美国的贝姬·肯尼迪所著的论述亲子关系的书确实能给人很多启发,我在家长会上也作了推荐。

它最大的好处在于提醒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内在;更要学会透过言行的表象去“破译”他们真实的意愿。这个inside,孩子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或者可以说,正因为他们自己无法准确表达,才常常发出错误信号,被父母捕捉后又未加转译地处理,于是陷入一地鸡毛的僵局中。

书中提供的一条思路,我觉得也敲醒了我。比如,我们大人在职场中若是自觉受到不公正待遇,会不会以非常理性冷静的方式来表达?那么,我们自然也不能要求我们的孩子遇事都能“理想化”地处理,因此我们要摆脱上来就进行是非评判的惯性。把孩子真正当作一个有完全人格的个体对待,我们也许能更顺利地贴近那颗小小的心灵。

看见孩子,接纳他各种情绪;同时,做父母的也要“看见”自己,允许自己有解决问题之外其余的状态。就如:我说清楚了我的想法,你可以继续失望、难过,我理解你的难过,我也接受我这会儿不能让事情“看上去更好”的状态;但无论如何,一切都不会改变我爱你在心的事实。

而且,任何时候开始“看见”,都不会晚。

书里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很可以用起来。

学做父母,永无止境。读书不能一劳永逸,却可以使我们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保持进步。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看见孩子》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