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与走万里路
文\高海峰 时下,“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这句话,常被频繁应用并奉为经典。 我以为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过分强调了走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与自己开悟的作用,恰恰忽略了读万卷...
文\高海峰 时下,“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这句话,常被频繁应用并奉为经典。 我以为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过分强调了走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与自己开悟的作用,恰恰忽略了读万卷...
文\刘皓玥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黄山四月,山麓芳草萋萋,山腰涧草犹短。四月已有早春气息,天气晴雨交加,凉热交替,黄山脚下的人们习惯此时在短袖外套上外套,以应春雨...
文\秦勉 在如水的鸟鸣声中醒来,和初升的朝霞打个照面,是一天中最安适和快活的事情。出门东走,是大片的农田,晨风微凉,田里玉米已经收割完毕,雾气在田野间升腾曼舞,远处的房屋,树木都在这雾气中飘浮,飘来荡去的行人也成了风景,如果身有彩凤双飞翼,...
——读《庄子.杂篇.盗跖》有感 文\赵家洪 《庄子.杂篇.盗跖》全文写了三个寓言故事,第一个是孔子与盗跖,盗跖是柳下惠的弟弟,孔子与柳下惠为友,于是责备柳下惠不教育自己的弟弟,使之成为盗,他要代柳下惠去教育盗跖。柳下惠则告诉孔子“跖之为人也...
冬天,以雪的颜色漂洗 作者:孙明亮 让我的眼睛穿过时间 在三峡,以三千丈的激流 与李白踏雪寻梅饮酒 坐在一棵树下,举头望月 给我一身洁白的装饰 以一匹骏马在草原上 留下一串回忆 琳琅的笑声吹起雪花飞舞 我只是用我一对翅膀 在松树林里 捡起一...
大宝出生时,总觉得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对孩子缺乏耐心,更别提带孩子的经验了。大宝童年的记忆里,可能只有爷爷奶奶,甚至是姑姑。 生二宝的主要原因是弥补自己的缺憾,想感受陪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因此从一开始就尽力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他一岁半以后我就...
相看不厌敬亭山 作者:汤深礼 “天高鸟飞尽,孤云尽日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大约少年时,从课本上读到李白这首诗,就对敬亭山产生了慕名的神往。是什么样的山,让诗仙李白“相看两不厌”?当涂大青山是李白的终老之地,那近在毗邻的宣城敬亭山...
乌霞寺漏月洞游记 作者:王富年 今天是大年初二,春阳高照,温暖如阳春三月。我与钱、叶二位老同学结伴再次游马仁奇峰。此次听从老叶建议,改从古道登临,直上月亮山山顶,下山可去属南陵地界的乌霞寺。我欣然同意,因为我早有耳闻,同在马仁山的两侧,繁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仙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早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而我对于天门山,家门口的风景还是那么陌生。其实想去天门山已久,但一直无缘前往游览,今天稍有闲心,虽说在寒冷的冬日,但一点...
诗仙李白与当涂“不解之缘” 作者:伍传平 九日龙山饮((一)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姑孰溪(二) 李白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桃花思 作者:汪凌 国人大都喜欢桃花。桃花开了,可以闲坐岸边树下垂钓逸兴,所以有了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唯美。可以饮酒赋诗交友,所以也就有了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伤感。可以谈情说爱,所以就有了崔护的“...
在皖东之隅,长江北岸有座千年古城,恰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淮之间,她就是我的故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一一和县。 和县曾被称作和州、历阳。我在和县博物藏书馆翻阅古籍《淮南子》中看到一段记述,让我心惊:“历阳(今和县)之都,一夕蓦然而成湖”。读...
本来今天心情像天气一样阴郁,读了张老师的《如果》,真的是很开悟,我也说如果。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可以叠加这半世的经历,我一定会是世外高人。可是能叠加吗?我还是心甘情愿做尘世里一个容易被人忘记的人就好,悦纳自己,活到最后发现世界里只剩下了自己...
紫滕花开 作者:阿光 久居皖南尧城,看惯了春天里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百花争妍美景。昨天和同学在尚合村相聚,邂逅绽放在林间的紫色云霞,仔细一看,原来是紫滕花开了。正如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中写的:“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
桃花四月笑春风 作者:汤深礼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这万物复苏、草木新发的季节里,当涂大青山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盛开,将秀美的青山装扮得煞是妩媚。春天的妩媚,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又是一春桃花开,又到一年桃花节,去当涂大青山...
知晓扬州,那是在1986年的夏天哥哥接到了‘扬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父亲送哥哥去学校报到时,在瘦西湖的五亭桥前的合影照片虽然没有保存好,但是那画面却一直刻在脑海里,以及我无数次的幻想着扬州的市容地貌,风土人情。学生时代读到李白的诗句“烟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