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电影病琐碎:希区柯克,施隆多夫,贝托鲁奇,李安

归档:电影病专题

■乔治·弗朗叙和亨利是好朋友,21岁时两个人相识,为了资助他和自己拍电影,他想法跟家里人借钱拍摄了一系列短片。然后两人又是建电影社团,又是搞电影出版物,虽然多数都草草收场却丝毫不影晌其拍电影的决心。

■著名电影评论家彼得·考伊九岁就看了很多电影,不过真正让他热爱这门“艺术”还是在后来不断流动的生活中。他最喜欢的电影类型是西部片,因为那里的英雄形象让他面对学校高年级的坏学生的欺负和妄自尊大的高傲老师时,能够找到心理上的平衡。而在1950、60年代,全新的银幕播放技术和大量新理念的电影作品更是让考伊沉浸在技术与艺术的角力之中。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之路的起步跟大多数电影人一样,就是经常在电影院看电影。他那个年代电影这个新事物在英国是不受待见的,美国公司几乎垄断了英国本土的电影市场,后来,20出头的希区柯克在派拉蒙工作。虽然他总是说自己毫无野心,根本没想过做导演,但是他却一刻不停地投入工作,以期得到这个领域的所有知识,哪怕它只是一个关于布景和服装设计的小细节。

《毕业生》

■对于表面上总是不温不火,实则内心极欲燃烧的李安,开启他电影之门钥匙的正是同样调子的《毕业生》,估计生在那样的年代,遇见那樺的片子对于恰逢年少的文艺爱好者来说都会有种被雷击的感觉。不久之后,这个艺专的“混子”就在伯格曼、德·西卡、安东尼奥尼的连番冲击下彻底向电影这个尊神投降。要拍电影!这是李安能走的路。

■恐怕没有比昆汀·塔伦蒂诺更有资格成为迷影文化的代表人物了,这个从录像带里成长起来的怪异天才说过一段能够代表所有迷影迷到想投身其中的影迷的心声:“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才去拍电影的,即使倾家荡产他们也要去尝试一番,而自己原本就没有多少积蓄可以挥霍。为此,他们不惜向父母借钱甚至去偷钱,不惜将来举债度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好也罢坏也罢。毕竟是他自己的作品。

■二战之后的瓦伊达风华正茂,在一片残垣断壁的波兰,他和许多电影新手在这个百废待兴的土地上还做着电影梦,他们成立了一个叫做START的左翼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电影协会。对这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而言,新现实主义的大师作品他们比较熟悉,不过当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代表DHEc{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来到华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次“布道”,法国与德国1920-30年代的电影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更坚定了他们创作电影的决心

■施隆多夫曾在新浪潮刚刚爆发的1950年代末在巴黎求学,当时他就以全法哲学第二的成绩震惊了教育界,不过相比于成绩,他更愿意谈论在巴黎乌尔姆大街观看电影的经历,那情景,或许跟贝托鲁奇的《梦想家》所展示的情景类似,在那样的俱乐部里,他看到了小有名气的特吕弗和夏布洛尔,然后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了,别看了,拍吧。

戏梦巴黎 The Dreamers

以下是电影病系列:

盘点电影里的偏执狂

导演的强迫症

盘点导演的形式强迫

盘点导演的艺术强迫:吉姆·贾木许

盘点导演的情感强迫:吴宇森

盘点导演的话痨:昆汀·塔伦蒂诺,伍迪·艾伦

盘点导演的自恋:希区柯克,王家卫,爱德华·诺顿

盘点导演的恋物:蜷川实花

盘点导演的控制欲:特瑞·吉列姆,乔治·卢卡斯,科波拉

考据电影病:电影病源起

电影病浪潮:雷诺阿,戈达尔

电影病琐碎:希区柯克,施隆多夫,贝托鲁奇,李安

(自虐)

戏疯子:丹尼尔·戴-刘易斯,张国荣

大胖子:《机械师》《出租车司机》《拳王阿里》《立春》

色盲

艳丽自由:佩德罗·阿莫多瓦

浓郁迷幻:蜷川实花

华丽洛可可:中岛哲也

色情狂

隐秘的窥视:希区柯克

不羁的狂欢:费里尼

失控的放纵:库布里克

偷窥癖

欲情的释放:姜文电影里的偷窥

幽灵之旅:希区柯克电影里的偷窥

我们的电影病

寻常的伟大:《东京物语》《风吹麦浪》《卡廷惨案》

那些与电影有关的事儿:《情书》《远离赌城》《碟中谍》《甜蜜蜜》《精武英雄》

从[燃情岁月]开始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电影病琐碎:希区柯克,施隆多夫,贝托鲁奇,李安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