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捕手发家:《心灵捕手》《哭泣游戏》《钢琴课》《英国病人》

据说,米拉麦克斯的创始人、前总裁鲍勃最喜欢问他的弟弟哈维一句话: 这片子能赚钱吗?”可惜,兄弟俩的小舢板不可能指望制造《终结者》、《虎胆龙威》,于是,他们只能像早期的拓荒者一样沙里淘金,在小制作的篮子放鸡蛋。

他们幸运地遇上了独立电影的黄金年代,我们已经知道了米拉麦克斯如何实现了索德伯格与凯文·史密斯电影梦的故事,这一次,两个后来的明星成了新的受益者。

《心灵捕手》

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共同创作了《心灵捕手》的剧本,作为演员他们刚起步,作为编剧他们其实是菜鸟,所以当他们从 Castle rock公司拿到60万的支票(最终到手13万多),激动得好几天花天酒地,那是1994年。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1997)

但CR很快搁置了拍摄计划,米拉麦克斯适时登场,100万拿下了剧本,如果你问当时的高层主管哈维凭借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恐怕只有一个答案:直觉。他的赌徒心态因为这句话一览无余:“我们不用担心,那部片子《泰坦尼克号》只有沉船挺不错。”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1997)

……已经做好了《泰坦尼克号》超越《埃及艳后》成为史上最赔本电影的准备,整了半天,好莱坞的商人们都是在钢索上跳舞的主。“捕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影片本土票房过亿,米拉麦克斯赌博成功,完成了一笔最赚钱的买卖,而达蒙和阿弗莱克也进入了演艺人生的快车道。

本质上说,米拉麦克斯基本上没有力量参与制片,因此立足发行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选片。

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一些国外名作,比如《哭泣游戏》、《钢琴课》、《英国病人》都是他们成功的典范,但是我们能记住成功,其实失败永远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1999年之后,米拉麦克斯和独立电影一样讯速跌入低谷。

文章归档:盘点那些烧钱电影

看看哪些些是为钱而拍的电影

看看那些为钱而拍的电影(1)

看看那些为钱而拍的电影(2)

烧钱攻略:电影跟风史

电影续集炒饭:《星球大战》《回到未来》《异形》《终结者》等

盘点那些烧钱电影:1930年代

盘点那些烧钱电影:1990年代

盘点那些烧钱电影:2001年以来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捕手发家:《心灵捕手》《哭泣游戏》《钢琴课》《英国病人》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