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与走万里路
文\高海峰 时下,“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这句话,常被频繁应用并奉为经典。 我以为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过分强调了走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与自己开悟的作用,恰恰忽略了读万卷...
文\高海峰 时下,“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这句话,常被频繁应用并奉为经典。 我以为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过分强调了走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与自己开悟的作用,恰恰忽略了读万卷...
渼陂一日游 作者:王晓霞 感觉很久很久没有陪家人好好过个周末了。一段时间以来,即便周末有点儿时间,也是习惯性地蜗居在家,与手机一起度过 “亲密时光”。有时候真想鄙视自己说:那破手机不动就不是你的了吗? 周六,恰逢雨过、雾散、天晴。秋风拂过面...
重新认识的庾信 作者:庾日升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地位显赫的政治人物。我与他“相识”,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书本上认识的,读他的《哀江南赋》泪眼婆娑,很感人,对杜甫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常诵于口,耳熟能详;二是每每...
仙风道骨的李白 作者:庾日升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扛鼎人物,后世誉他为“诗仙”。他的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几乎人人能随口吟咏几句。“诗圣”杜甫曾这样评价他的...
寒儒诗圣杜甫 作者:庾日升 具有“诗圣”、“诗史”之誉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扛鼎人物之一,与“诗仙”李白齐名,后人并称为“李杜”。韩愈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然儿,这样一位非常出色的大诗人,却命运多舛,仕...
亦诗亦官的白居易 作者:庾日升 落笔这个题目,是我读完《历代文豪传》白居易一章后,思考出的一个命题。说他是诗人,无人不知,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唐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最多近3000首,与李白、杜甫齐名,与元稹并称为“元白”,与刘禹锡...
盖碗茶与三大炮 作者:梁风 成都喝茶和小吃的名气是人所周知的巴适。对于常去这个西南休闲大都市,又逐渐热衷于慢生活的我而言,已是领略不少了。成都的茶馆、茶楼、茶庄和茶社遍布大街小巷,想喝什么茶都有。我不但对泡茶,煮茶,功夫茶略知一二,更是晓得...
游三峡(一) 作者:范光 自从看了纪录片《中国三峡》,被影片中声情并荗的朗颂、气势磅礴的影像所吸引,影片结束后,意犹未尽之中,余音未了,回味无穷。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的强烈而震撼,从此在我心底埋藏了一个愿望: 想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美丽的山...
游三峡(三) 作者:范光 我们乘坐游轮继续逆流而上向长江的上游缓缓行驶,从咋天晚上登船,夜间航行西陵峡开始,进入长江三峡已经是第二天了,这可是第一次在白天行船看三峡风景,三峡沿江两岸的美景也是第一次在阳光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最重要的是还能欣...
那些年,那些老师 作者:黄玉如 李白、杜甫、高适“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这是“网红教授”戴建业老师解读古诗时说的一句“名言”,短短九个字,醍醐灌顶,李诗仙浪漫不羁的形象从脑海中飘然而出,杜老也展现了他浪漫和迷弟属性的一面,让人产生无尽遐...
读《国学常识》一书趣记(6) 作者:庾日升 现实生活中,常常碰到咋看很眼熟、经常作为口头禅的词语,然不少就是说不清、道不明,恐怕很多人有此感受,也习以为常。这不,我从书中拣出几个,我们来“刨根问底”一下,大家以为然否? 人在各个时期,对年龄...
《红楼梦》与罗隐诗 作者:杨杰 可能多数人在读《红楼梦》时,对曹雪芹在红楼梦故事情节中引用《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名曲警句比较熟。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在读《红楼梦》时,都没有关注到《红楼梦》与罗隐的诗句也有关系。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这不难怪...
秋来芳菊最堪夸 作者:盛书刚 菊花又作鞠华,鞠通菊,华同花。菊本作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蘜:治墙也,从艸,鞠声。”“治墙”,即牡鞠,菊之无子者。清代姚夑《诸同年雅集寓斋》:“残螀不鸣鞠华老,疏柳满城霜气早。”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爱国诗人——致屈原 作者:汤深礼 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本来是一个与历法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节日,可自从两千多年前楚国的一个三闾大夫在这一天投江自尽后,就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农历中惟一的一个因真人真事而被纪念的节日。这个三闾大夫就是你,...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几个特征 作者:庾日升 中国古代文学源于上古,终至清代,包括上古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古代文学记录了古代生活与发展史,展现了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繁荣,涌现了许多文...
酒桌上的风景线 作者:张玉庭 A 酒桌上最有文化气息的风景线是行酒令,就在酒桌上出题对题,答不出者喝酒。 请看两个例子。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鬼令》,写的是数鬼喝酒时行酒令的情景。那酒令是:必须当场写诗,且必须写四句,举一个不透风的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