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从心理学来看文学,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主要阐释了什么?

原创 晓夜无风 跟芳芳学文学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择其精华进行阅读和赏析,对于人的眼界开阔、精神成长、思想成熟来讲大有裨益。探讨心理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理清心理学层面文学意识的价值与意义,又是在广域概念中文学蓬勃发展的一大分支。

《心理学与文学》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作品,全书集中了荣格论述文艺、美学问题的重要论文,其中有对现代艺术的分析,有对审美的实质和美感态度的心理学解释,有对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心理学阐述。

对于不具备基本文学修养与语义理解能力的读者来说,此书偏重于学术研究与概念阐释,阅读起来会感到晦涩难懂、晕头转向,而要想通过表面文字理解作者深邃的哲学洞察,非得绞尽脑汁、聚精会神认真领会不可。

全书中“《尤利西斯》一段独白”这一章节,尤为具有代表性,可以视为心理学与文学交融的典型案例。荣格认为,《尤利西斯》这本书的背后不应该有什么象征意义,如果有的话,我们的意识将会被重新拖回到世俗与精神的境地,再被生活的一万个侧面所愚弄,从而使布隆先生和迪达洛斯先生归于永恒和不朽。

《尤利西斯》想要揭示的,是一个新的宇宙意识的秘密,这个秘密并不像那些诚心尽力地读这七百三十五页的人显示,它只向那些以尤利西斯的眼睛持续七百三十五天凝视他自己的尘心与精神的人们成露,而这一时间的空间,对于发生的转变来说已经相当漫长了。

以上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尤利西斯》并不应该有什么象征意味,它只是为那些能够将从书中得到的启示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将书中提倡的理念与自己的精神体系相连接的人们提供甘露与力量。其余读者可能很难从厚达七百三十五页的书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心理学与文学,终归是聚焦于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当这两者相互交融时,一定会找到融合的焦点和若隐若现的鸿沟。就艺术作品而言,我们必须考察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产物——这种产物带有明显的意图和自觉的形式。

就艺术家来说,我们要研究的是心理结构本身。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应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某一明确限定的、具体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活生生的、富于创造性的人类当作一种独特的个性来加以分析。尽管这两项任务紧密相关甚至相互依存,但谁也不能为对方提供所寻求的解释。

心理学对于文学作品、文学大师的存在,所起到的作用显然是有各不相同的。完全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文学艺术,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弊病。具体来看,一方面,目前心理学还未能建立起一门科学应该具有的严密的因果关系,因而无法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与无法解释使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各种因素。

另一方面,艺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难以像心理事件一样能从因果性上做出解释,因而很难用心理研究来解释艺术作品的形成,也难以揭示使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各种因素。每个画家面对同样优美的风景,创造出了完全不同风格的画卷,也是受到心理认知、个人性格、艺术休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决定这些因素的原始起点,仍然没有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也就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荣格所提出的心理类型内倾、外倾的分类以及“本性”、”原型”、”集体无意识”等概念已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哲学、文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个有志于探索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人,都应该读读《心理学与文学》这本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从心理学来看文学,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主要阐释了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