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细读《红楼梦》

细读《红楼梦》

文| 连州布厂 婉琴

《金玉良缘红楼梦》电影剧照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人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批冰雪聪明、性格迥异的闺阁佳人的真实性情,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以及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相。不同年龄段读《红楼梦》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年少时,只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愤慨和叹息;青年时,经过社会磨砺后看到的只是人的本性:中年后,再读时悟到的都是世态的本真,所有的繁华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过眼云烟而已。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枉凝眉》词曲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描写男女主角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美好爱情因封建势力迫害,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那种内心无比痛楚及哀怨的情绪。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身名门的黛玉从小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投靠贾府,虽然得到了贾母的宠爱,但寄人篱下总是让她感觉自己孤苦无依。看别人热闹时就会触情生情感到落寞,经常一个人伤感流泪,她的眼神哀怨而楚楚动人,她活得很纯真但也多愁善感,这一点从第二十八回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漫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可以证实。可身在女儿国中的宝玉偏偏又对每一个女人有情有义,他的不定性便会时常刺痛黛玉那根敏感又脆弱的神经,为解除黛玉的醋意,宝玉信誓旦旦地承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可见宝玉对黛玉的一往情深与专一。世事洞明的贾母断然是不会让宝玉迎娶病恹恹的孙媳,黛玉终究逃离不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厄运,宝玉也因为失去挚爱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宝玉和黛玉不受世俗羁绊的凄美爱情故事如若穿越至今,演绎得就是红尘中邂逅的心灵知己从第一次见面就种下了果,很多痴情在那一刻就埋下了因。而天意弄人,缘分的牵引很难得的是两情相悦,最让人痛彻心扉的莫过于爱而不得。

年少时读薛宝钗待人极好是有心藏奸,认为她是个夺人之爱的第三者。可时至今日再读时便懂得宝钗的善解人意和为人处世中的八面玲珑会更深得人心。她一句“珍重芳姿昼掩门”道出了这位闺秀的蓄雅与自重。在处理家事时她深谙“幸于始者怠其终,善其辞者嗜其利”的原则,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同一般,让一向自恃精明干练的凤姐也暗自佩服,她谨言慎行、顾全大局的品行在贾府中深受喜爱,这就是贾母选择宝钗为孙媳的良苦用心。试想一下宝钗如果进入职场,必定会是高管中的精英。而晴雯恰恰相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贾母赏给宝玉一件金雀裘,真心待人的晴雯自己病得头重脚轻,满眼金星乱冒之余依然咬牙帮其织补,宝玉说了她两句,一气之下会蛮不讲理地撕烂扇子。论长相王熙凤评价晴雯:若论这些丫鬟们,总共比起来,却都没有晴雯生的好看,连贾母也夸她标致爽利。可是她嫉恶如仇和暴躁的性情会带来很多麻烦,招来了莫须有的诽谤和污蔑,从而被撵出了贾府,最后不得善终。还有姿色出众的尤三姐,她不看重夫婿的门户、地位,只想嫁给自己深爱的柳湘莲。她说“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若他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这是何等的深情与果决,而她的意中人却未能免世俗之见,疑她不贞悔婚索剑,刚烈、痴情的她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拔剑自刎。

《红楼梦》中的女性都是各有千秋,其经典之处就是作者曹雪芹有意识以哲学的思索,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细腻地将每一位女性的个性及命运展现地鲜活生动,令人品读后意藴深邃,在此难以一一跃然笔端,她们的故事让我们在唏嘘之余,对人生也有很多的感悟:没有任何情,值得你自我毁灭,爱人先爱己,择人先问心。正如三毛说过的一段话: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愿每个人都有好运,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细读《红楼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