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书香十里”偶得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带给世人的线条美,让我深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自仓颉造字以来,汉字形体美的创造,弥补了美学的空白,在美学领域里,天工巧凿是自然美的范畴,汉字艺术美是人工创造美的体现。

中国汉字作为记录汉文化的语言文字,追溯数千年文明史,其书法艺术性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汉字书法的瑰宝“二王”风格被唐统治者推崇至极致。古代的书写工具还比较单一,标志着人类书写历史须要经历漫长的演化。从毛笔逐渐隐退,新兴书写工具替代毛笔,中国汉字书写由硬笔代替软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书写流程。然而,艺海无涯,人们对美的追求生生不息,历史的艺术建筑的华丽的殿堂,其门槛是难以跨越的,其成就是后世无法超越的。

站在中国书法艺术的看台,传统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二王”风格的书法艺术,《兰亭集序》的成就,至今无人超越。在古代日常的书写中,毛笔的使用率高高在上,在书法艺术的长廊里,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多少“二王”的爱好者、追随者,前赴后继,不断创建出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唐代的欧、褚、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江南才子文征明,个个独树一帜,为书法艺术的繁荣独当一面,为后世文人加上难以扭转的桎梏。

艺术的美是一种精神享受。成为一种定式,把客观的事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引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统帅人的思想,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美好的世界。形成一种内在的向上的推动力。

不管艺术的功利目的何在,任何时候,社会的进步不会反对服务的对象。是非功过自然有人评说。但艺术美是自然存在的,无论到何时,它总会光芒四射,光彩熠熠。

有人说书法的继承和发扬要及早着手。书法不同于蒙学教育。他需要在一定时期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懂到理解,一味地摩写碑林法贴,不去掌握汉字形体结构,甚至没有掌握要写的字,即便临习的再好,也不会在实践中应运。

“中锋行笔,侧锋行姸”,逆锋、侧锋、偏锋、使转…但对于一个初学者,堆砌一大堆笔法,显然无济于事,还要从结体、用墨、布白等方面深入研究一件作品,把书法艺术美表达得更完美,让学者有灵动的创作激情,在书法艺术里有番成就感。

“光说不练假把式”,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赵孟頫每天要写上万字,王羲之不仅仅是写完了十八缸水。天长地久,日积月累,才能体验到书中的端倪。有人建议读练结合,未尝不可,但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读懂、用心不用心。

“楷、行、草、隶、篆”从何种书体入手?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一种书体出发,真正体会其奥秘,需要时间和实操练习,往往会到一定高度难以继续,甚至走许多弯路。从篆书开始,虽过于刻板,但能很好的改观运笔行笔的习惯养成。提笔、收笔也会应运而生。当然,要取决于自身的喜好,不论从哪里入手,都会达到一定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王平先,号浮莲,凉州人,从事教育工作已逾30年,喜欢在工作之余阅读、写作,有多篇作品公开发表。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书香十里”偶得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