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情感之情:重看《朗读者》

朗读者 The Reader (2008)

[朗读者]中的情感是多元、模糊甚至是对立的,这是特定情况下两个恋人的情感状态,也是两代德国人的情感状态。

激情·1958
其实从头到尾,汉娜与迈克尔之间都欠缺那个通常被称之为爱情的东西,但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那些复杂的情愫被放置在心底最私密的空间里慢慢发酵,久而久之,也便酿出了爱情和亲情。无论经过多少年,迈克尔仍会清晰记得他们的初次相遇,一个陌生的身上带有香气的女人,在他最痛苦无助的时候拥抱着他,关切地说“会没事的”,她的出现如同一个从天而降的圣母,在迈克尔心里注下一道温暖的光。

当他病愈后冉次去找她,恰巧看到她在熨烫内衣及换衣服,粉红色的窗帘让屋子里的一切都渲染上了暧昧的意味,成熟女人的肉体让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彻底沦陷,怦然心动骤然转为风吹草长的欲望。

我们看到迈克尔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小男生那样偷偷注视她、尾随她、最后占有她。

而另一边,汉娜最初只不过拿他当作朗读的工具,跟当年在集中营里挑选那些女孩为自己读书没什么本质分别,如果迈克尔没在不经意间提到自己会读写,她根本懒得去诱惑他。然而人类是很奇怪的生物,总习惯于对其他人付出和索取。迈克尔那知识分子式的家庭总是礼貌而冰冷,争强好胜的兄弟姐妹更是令他毫不自信,汉娜赞他擅长朗读,他说

“我从不觉得我擅长什么”,然而这句话已经给了他莫大的鼓励,镜头一转,即是意气风发的他在球场上所向披靡。

也就是说,汉娜帮迈克尔确立了自我价值,而这本该是父母的责任,在两人的交往中,年龄上足以做他母亲的汉娜实际不由自主就展露出了母性,初次见面她就在照顾他,后来又多次帮他洗澡擦身,这让迈克尔不可避免地对汉娜产生依赖性,于是每次争执都是他在道歉,有时他会怀疑汉娜是否像自己爱她那样爱着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他付出太多又不由得素取太多,注定处于劣势。

矛盾1966
等到夏天结束的时候,肉体的欢愉已在青春期的迈克尔心里蜕变成了可待成追忆的初恋,而他的单纯也让汉娜对其有了一点真心。因为决定离开,汉娜故意找茬跟迈克尔吵架,好让他就此忘记自己,然而她始终不知,自己在一个少年的心中占据着从未被取代过的位置。那段特殊的夏曰恋情,因为短暂,因为戛然而止,所以也留下了诸多回味的余地

发现汉娜的公寓已经人去楼空的迈克尔怅然若失,而相比这场残酷的不告而别,前面却还有一场更残酷的重逢等着他。当审判席上报出汉娜的名字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记忆中如此完美的一个人竟然早已罪孽深重,那么他爱她,爱上一个被认为是魔鬼的人是否有错?

我们可以看出迈克尔的心情是矛盾的,此时汉娜正代表着经历了二战的那代德国人,而迈克尔是战后的一代,心底里对父辈和国家充满怨愤,但却又无法就此割裂与其的血脉联系。汉娜的罪行只是个体,但在接受审判的语境中,在这股势力庞大的怨愤情绪中被当打成了整体纳粹罪行的象征,她要面临的是人们对万恶的纳粹群体的控诉

所以如果他还爱她,就是与道德和公义为敌,他也曾试图在那个义愤填膺指责自己父辈和国家的激进男同学面前呼吁“我们应该试着理解”只是彼时的正义之声铺天盖地、一往无前,容不得你停下来思考或者理解。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娜背着她的秘密接受审判,他甚至不敢承认自己认识这个女人。这个阶段,迈克尔对汉娜的感情极其复杂,他可以理解她的苦衷,却无法认同她的所作所为;

他依旧不能对她忘情,但面前的明明是冋一个人,却再也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汉娜了。

在矛盾与痛苦中,他将女同学格特露德石作是汉娜的替代品,可是放纵之后,他还是宁愿回宿舍一个人睡。

救赎1976
惘然·1988

系列影评:《朗读者》

与史蒂芬·戴德利一起重看《朗读者》

史蒂芬·戴德利解读《朗读者》

迈克尔知道汉娜是文盲时的心情——摘自《朗读者》

读爱:重看《朗读者》

细节之结:重看《朗读者》

争议之争:重看《朗读者》

情感之情:重看《朗读者》

时间之时:重看《朗读者》

电影幕后:莉娜·奥琳与《朗读者》

最佳女配角:凯特·温斯莱特《朗读者》

《朗读者》电影资料:等一段心之幽情

《朗读者》电影资料:等一次凤凰涅磐

第六次期待:《朗读者》电影资料

老牛吃嫩草:《朗读者》电影资料

温斯莱特救场:《朗读者》电影资料

未来,多样性:二战电影盘点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情感之情:重看《朗读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