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也许我们正在目睹一场科幻电影的新浪潮

阿凡达 Avatar (2009)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资助一项叫做SET的计划,他们检测00多个类日星体接收其中微、零星的信号,试图找到点外星大的吉光片羽。

[终结者]系列还在继续,美国已经开始研制“未来战斗系统”。

Wall·E诞生的同一年,欧盟启动了“有情感机器人”的研究项目。

理想主义是我们最深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科幻都起到一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且是有理论支持的,有望实现的宗教。


1895年,电影诞生短短几年后,里爱拍摄了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记》

《月球旅行记》

过了100多年,幻片已经成为最古老魅力和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品之一。

不仅如此,科幻片始终站在电影技术的最前沿。

第一次采用水下摄影的电影[海底两万里]1916年);

《海底两万里》

第一使用3D动画的电影([深渊]1989年),都是拜科幻片所赐。

这是科幻对电影的贡献

电影诞生的同一年,作AMG·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也出版了。

这全时间,比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早了整整十年。

1968年,《2001太漫游》上映了,当人们第二年真地登上月球,发现居然所有的细节都跟电影一样。

这是科幻对现实的贡献。


伟大的阿西莫夫在目睹第一代计算机的时候预言,以它的计算速度,只要四五台已经足够全世界使用。

他当时压根就没想到,今天一个笔记本的计算能力都远超过了那个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

当《2012》正用一场洪水卷票房时,南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正一点点滑入海里。

我们正走向一金比阿西莫夫的想象还科幻的世界。

可视电、虹膜识别影像、远程生命探测这些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已经变成了现实。


这正是科幻永恒不变的价值,它放飞自人类诞生以来就赋予我们的想象力,却不仅仅是让我们经历场梦,而是点燃了一股将科幻变为科技的冲动,并催促我们眺望遥远的可能性的边界,不要停歇。这看上去有点像夸父追日,但正如科幻名家威廉·吉布森所说,“未来已经降临,只是还未普及”。

只要科幻国度中的电影、文学之火不息,那么每一个渴望未来、相信未来的人都将是一名“夸父”。如果有一天,我们今天的科幻电影策划成为未来某个时代历研究的参考资料,那么它的标题或许是:论数千年来人类想象力的无限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也许我们正在目睹一场科幻电影的新浪潮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