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奥逊·威尔斯和艾德·伍德:不同的导演,相似的辛酸

艾德·伍德 Ed Wood (1994)

说到艾德·伍德这部电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艾德·伍德其人,其实在大多数时候,他都以小爱德华D·伍德 award I. Wood Jr.)自称艾德·伍德出生于1924年的纽约,据说因为母亲更喜欢女儿,总让他穿着女孩的农服,所以成年后的艾德成为了一个异装癖者。

艾德从小立志到好莱坞出人头地,他参加过二战,伤退回国后就投入表演事业。

他唱过歌,跳过舞,写过未发表的小说,导过最乏味的戏剧,更别提让他扬名立万的电影了。[艾德·伍德]的故事大约在1953到199年之间,着重介绍了他的三部代表作。

《艾德·伍德》

现实中,艾德·伍德生前并未因这些电影而引起注意,直到他去世之后,影评人迈克尔·麦德维德 Michael Medved在1980年出版了本名叫《金火鸡奖》的电影手册,他将艾德·伍德评为“有史以来最烂导演”,这才引起大批喜欢B级片的影迷的注意。

蒂姆·波顿的艾德·伍德影响更大,相信国内影迷最先了解这个导演,还是从波顿的电影开始的艾德·伍德到底是一个多烂的导演,可以给大家提供几个小花絮只有60多分钟的忽男忽女( Glen orGlenda),却使用了13分钟的资料或废弃胶片;

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魔鬼的新娘 Iride of theMonster)中的大章鱼,是约翰·韦恩的苏醒的红色巫师/ Wake of the RedWch在五年之前使用过的道具;

[外太空计划九的主演格里高利·沃尔考特( Gregory Walcott),当着艾德的面说这是他看过的最烂剧本,最后是演员为了养家,勉强答应出演;

一位化装师和艾德意见严重不合,最后拒绝把名字放到片头字幕;

片中很搞笑的飞碟,是从商店买来的小孩玩具,都是用塑料制成的便宣货;

最夸张的是某位演员故意把枪对着自己,想看看艾德是否会发现,结果这明显的破绽原封不动地出现在电影中。

这样烂的导演,就算给他配上维塔工作室和查理·考夫曼,再开张三亿美元的支票,恐怕也难成气候。

那么,拍这部艾德·伍德]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关注一个粗心大意、毫无才华的导演?蒂姆·波顿并没有拿艾德的业余水平寻开心,他没有将这个故事娱乐化,相反他将重点转移,通过喜剧的方式展现了1950年代底层电影人的生活全貌。最后通过结尾和奥森·威尔斯的对话,拉平了两人的距离。所以在本质上,[艾德·伍德是一部献给全世界导演的自传电影,归纳为四个字,就是“苦中作乐”。

一个有理想的导演有多苦闷?

当艾德·伍德发现有人要拍摄一部关于变性的电影时,他觉得自己的异装癖习惯能起到作用,因为他知道守住这样的秘密有多困难”。

当他鼓足勇气说出秘密的时候,务实的制片人告诉他:“我不会雇一个只会讲故事的导演,我拍摄的都是些垃圾,

像/锁链女孩看名知片)那样的,我需要一个能在四天内完工,还能赚钱的导演。”所以很多时候,电影只是商品,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艾德伍德整片都在强调这一点,他后来还遇到了不懂电影的屠宰场老板,凭空就要加爆炸戏,还要让他的白痴儿子当主角;他遇到了只关心有没有明星,明星够不够大牌的有钱人;他遇到了保守的教徒,纯粹出于道德忧虑而对他指手画脚。

除此之外,不留情面的摄影棚主人,态度是坚决的“不给钱就滚蛋”,艾德·伍德面临如此恶劣的环境,假设他有真才实学,也很难出人头地。

聚集在艾德·伍德身边的,则是一群稀奇古怪的帮手,包括表演夸张而做作的御用演员,岁数不小的色盲摄影师,一个信口胡诌的“公关助理”,过气的女电视明星和更过气的老牌影星。

这是他在低成本投资的情况下,所能找到的最好组合了。他没有专业的音响和布景,影片中的墓碑道具轻如鸿毛,一碰就倒他还要面对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极少的胶片供给,所以他的戏都是一次通过,干净利落。

一个很讽刺的场景,是老明星贝拉·卢高西上场之前,给

位新人讲述艾德的好处:“在环球公司我们一天只拍一两场戏,但是艾德能拍20甚至30场,真难以置信。

当电影上映之时,面对的则是更加不客易讨好的—一观众。没有导演会真的不在乎观众的评价,但是在乎这些只会让他们肺都气炸。(忽男忽女本来是一部瞄准美国小城市,以变性为噱头的软色情电影。

艾德却将其变成了关于异装癖痛苦内心挣扎的剧情片,这样的电影可以让他得到赏识吗?

当然不能,观众需要的是硕大的乳房,这里什么都没有。制片人感受到了没看到乳房的观众的愤怒,在电话里扬言要把艾德大卸八块。

而在另一部电影[魔鬼的新娘的首映礼上,艾德的观众是一群瞎胡闹的小孩,在剧院里放肆地碱叫,这种鬼怪片对于他们来说就像酒精,只是提供了一个撒野的理由。还有一种特殊的观众让导演又爱又恨,那就是剧评家。

电影开头,艾德和演员在《临时兄弟连》演出结束之后,一起看报纸上的评论。

片中有剧评的特写,在这里摘抄段,让大家看看老外的文采:“战,属于有“种’男人的时代,这些人组成了‘临时兄弟连’,昨天在好莱坞上演。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奥逊·威尔斯和艾德·伍德:不同的导演,相似的辛酸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