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浪潮》电影专题:定格在星期四的经典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的年轻人若愤世嫉俗起来会有多可怕,[浪潮]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天空电影》

■立场表达得有点急功近利,但导演和演员的强大足以令其光芒四射。——《完全电影》

■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令人信服地被实现了——《帝国》

■一部真诚、表现力强悍但缺点明显的德国年度佳片。——《看电影》

这是一部很有噱头,并且肯定会被很多影迷视作经典社会学教材的影片。它的大魅力就是能给观众带来很多电影外的思考,并会引申出无数相似的经典作品,比如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妙想天开甚至杨威利——这三类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是角度并不完全相同:与浪潮)最像的是乔治·奥威尔的作品,老大哥变成猪老大,再变成影片中的文格尔先生,都是通过建个社会模型,来展现制度的恐怖;

《妙想天开》从人入手,说的是专制对个性的压抑,[浪潮恰恰相反,前半段适度的“专制”带来的都是积极的变化;所以,我觉得在骨子里与浪潮最接近的,是《银河英雄传说》,可是影片到后半段突然引入正途,只能依靠设计精妙的说教和悲剧性的结尾,重复已经被说烂掉的结论。如同影片中展现的小政府,在五天内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电影的震撼力也是前紧后松,颇为遗憾。

《妙想天开》

星期一
文格尔是德国一所高中独裁政治课的老师,这课程很冷门,学生觉得容易拿学分才选修的。

可惜文格尔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学究,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他决定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在自己的课堂上复制一个“专制政府”,他则是这个支府的领导者。

为此,他定了几条规则:回答问题必须站起来,挺胸抬头,言简意赅;

星期三
这时候,漂亮女生卡萝觉得自己穿白衬衫很难看,结果成为了班上的异类。遗憾的是,集体在这个时候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包容性,文格尔老师自己,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卡萝的存在。下课之后,大家又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坏话越传越多。其中还有将私怨借集体名义发泄的人,碰巧属于校花类型的卡萝,最容易招人嫉妒。当然啦,说坏话的出发点,占据主流的还是对规矩无原则的服从,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当规则喧宾夺主,约束力凌驾于目的性之上,《1984》中如同克隆人般的恐怖社会也就要诞生了。

《浪潮》电影资料:星期四和星期五

《浪潮》电影资料:最后一天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浪潮》电影专题:定格在星期四的经典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