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呼喊与细语》:光影深处的迷宫 -欧洲电影映画

英格玛·伯格曼退休后,曾在自传里写道,“我怀念与斯文·尼克维斯特的合作,可能是因为我们都被光的问题所俘获。危险的、梦幻般的、活生生的、死气沉沉的、清晰的、朦胧的、灼热的、暴烈的、赤裸的、猝不及防的、阴暗的、清新的、坠落的、笔直的、倾斜的、肉欲的、柔弱的、有限的、恶毒的、静谧的、苍白的光。”而尼克维斯特在呼喊与细语中使用了所有这些光。

斯文·尼夫基斯特1922年出生于瑞士,1941年作为摄影助理进入电影界。1945年提升为灯光摄影师,1953年遇到了英格玛·伯格曼,他们一起合作拍摄[锯屑与碎片1。当时尼克维斯特使用相对传统的照明风格,但自1959年的[处女泉拟以来,在与伯格曼长期的合作中,他采取了欧洲常见的更简洁更自然的风格。

处女泉

伯格曼的这部电影来自一幅图像,讲述了三个女入在一间红色的房子里等待第四个人死去的故事。开头是环绕着宅院的公园,清晨的太阳使劲穿透迷雾,天地间一片云气弥漫。然后一系列的细节表现了打着柔光的华丽的钟。接着是垂死的艾格尼丝,她清醒着,一束光直接打到她的脸上,脸部的轮廓消失在模糊的房间的背景光中,这是尼克维斯特在整部电影中使用的基本方法。给房间本身打上柔光,房间顶部则用主光直接打在演员身上,所以演员们在房间内走动时,就常常会有一点曝光不足。而且,因为没有从人物背后进行照明,所以他们与背景的分离完全是靠颜色的不同实现的。

《呼喊与细语》

在医生看望完艾格尼丝之后,虚荣又淫荡的玛丽亚抱住了他,记忆的闪回告诉我们过去她曾勾引过他,而丈夫发现她的不忠后试图自杀。那次勾引用亮色调处理,玛丽亚穿着血红色的裙子,而她丈夫的自杀则突如其来地在画面上引入了黑色。

仆人安娜在夜晚安慰艾格尼丝,把她按向自己的怀里,就好像她是很久以前失去的孩子。艾格尼丝在痛苦中死去,被放置在白色房间内。这时是段回忆,冷酷的卡琳与丈夫待在宅子里,她用碎玻璃划伤自己的性器。那一刻,巨大黝黑的家具与阴影占据了画面,只有主光,并没有充分曝光。

时间回到当前的夜晚,安娜听到哭喊从放置艾格尼丝尸体的房间传来。当其他姐妹们进去时,尸体说她不能离开她们,并抓住玛丽亚。玛丽亚恐惧地逃开,安娜使尸体平静下来,又一次将她抱到自己的大腿上。此时,灯光从对面打过来,遮上帘子的窗户也闪着红光,黯淡柔和的光线均匀充满了房间。第二天,安娜被解雇,但是与三姐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带给她慰藉,室外一片明亮。

斯文·尼克维斯特与伯格曼的合作一直直持续到「芬尼与亚历山大,那时他被邀请到欧洲各地以及美国拍摄电影。在欧洲,他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合作了辆牲,他的美国作品则包括[邮差总按两次门铃]、罪恶与不端以及西雅图不眠夜

呼喊与细语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哈里特·安德森 / 卡莉·西尔万 / 英格丽·图林 / 丽芙·乌曼 / 厄兰·约瑟夫森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语言: 瑞典语
上映日期: 1972-12-21
片长: 91 分钟
又名: 哭泣与低诉 / 哭泣与耳语 / 呼喊与低语 / 在细雨中呼喊 / 哭泣与呢喃 / Cries and Whispers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呼喊与细语》:光影深处的迷宫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