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那一场绚烂无比的花事人生 ——李清照其人其词速写

清澈小舟 河柳读书社
那一场绚烂无比的花事人生
——李清照其人其词速写

大的诗词历史沿革,我讲不了,要么太平,要么太泛,主要我自己太薄。于是撷取诗词长河中最亮丽的一朵花儿,去品味李清照那如一场绚烂花事一般的绮丽人生,欣赏一代词宗易安居士的瑰丽词章。因为无能力工笔细描,只能聊聊大路边的东西,故美其名曰“速写”。清照女神在世,一定会不屑于我短短二三十分钟时间就敢说要对她的人生和诗词来个速写。

她是济南府走出去的一代词宗女词人。“男有李后主,女有李易安。”她是女性的杰出代表,更是我们济南人的骄傲。去趵突泉李清照纪念馆,到明水看看李清照故居,穿越近千年的光阴,却有些恍惚地希冀着会邂逅到那个快乐无忧、满腹才华的泉城美少女李清照。《宋史李格非传》中记: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只有24字,包含了这样的几个信息。首先宋史中专门为其父李格非立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官清廉,行文作赋得心应手,受教于苏轼,“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是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状元,王氏自幼饱读诗书。可见清照出身于书香官宦家庭,强大的基因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她待字闺中就名噪一时,初露锋芒。而她的老师晁补之乃是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清照对词学的理解和词的创作风格受高师影响颇大。所以有七个字称颂于她“诗文尤有称于时”。其二李清照的公公也是显赫人物赵挺之,官至宰相,支持王安石变法一派,在政见上与李格非是对立的,但却支持其子赵明诚迎娶了才貌双全的李清照。明诚喜收藏金石字画,著有《金石录》,清照诗词文俱佳,存有《漱玉词》,二人虽父母之命却是真爱无价,在一起度过了28年相亲相爱的婚姻生活。其三,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取自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名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斜倚南窗,寄托傲世情怀,明白住房狭窄、简陋,却容易心安满足。

宋史中就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话敷衍出了易安的一生,但实际上易安在社会大背景下是不安也难安的。她的人生遭遇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但这一系列的灾难面前,她是一枝寒梅凌霜傲雪。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易安写梅花的词有很多,“暖雨和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这首《渔家傲》上阕咏梅,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的品性。“香脸半开”“玉人欲出”写出花蕾初绽、柔美俏丽。下阕则既赏梅也自赏,把寒梅的形神之美与词人的心灵美、感情美融为一体。特别是结句“此花不与群花比”道出了词人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

在诵读李清照词时,我眼前总是看到她不是一个女子,而是一位花神。在《全宋词》中收集的她的46首词中,带有“花”字的句子就有近30句,而直接写到的花有荷花、杏花、菊花、桂花、梨花、芭蕉、海棠,而她最爱的又是梅花和桂花。李清照爱花,以花自比,她的人生也如花儿一般,有含苞的娇嫩,有初绽的芬芳,有盛放的繁华,有凋零的忧伤。

第一篇章 自是花中第一流

清照早期词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感,比如《如梦令》两首,再比如《点绛唇.蹴罢秋千》《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每一句每一首都蕴含着无忧无虑的画面,字里行间掩藏不住她的才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太好了!入了语文书啊,也就脍炙人口了。多么轻快的节奏,明快的画面。知己小聚,荡舟,饮酒,赏花,酒醉,摇橹,嬉闹,花香深处的争着摇桨,将要安歇的鸥鹭惊到,扑翅膀,鸣叫,哗笑融为了一体,这多像我们青春时候的某一天。
据说父亲李格非看到年方十六的女儿写出的这首词,惊叹不已,带出闺房给词章名家传看,纷纷猜测是当代文豪苏东坡的作品。真的是闺阁生出妙笔花!

早慧少女的天分在于思维方式与凡人不同,她是出色的电影编导、视觉大师。《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非常具有故事性。

疾风骤雨一夜,醉后酣睡的小姐迷迷糊糊问卷帘的小丫头“海棠花情况怎样”,丫头回答“和平常一样啊”,小姐不同意,虽然未曾见却说“你知道吗,那海棠一定是绿色繁茂,红花凋零了啊。”最妙在“绿肥红瘦”四字单看挺俗,清照却把它写成了天巧绝唱。历史上多人评论此语之奇,“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显赫的家世,美丽的年华,动人的才情,清照入了明诚的“芝芙梦”: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明诚请父亲解梦,知子莫如父,赵挺之知道儿子喜欢政见不同的李格非之女李清照啊。在词句中我们看看他们初相见的情形——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个客人是不是明诚无据可考,从词中清照表现看肯定不是个老头儿,肯定是个她想见的人。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有男子来,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穿着袜子就跑走了,头发也散了,含羞跑开。却是倚着门回头看,故意的闻闻青梅,有时间瞅几眼那个帅哥。活脱脱刻画出深闺女子的想见又羞见的情思。

张爱玲说:“千千万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清照和明诚就是这样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他们喜结连理,那种幸福感跃然纸上。新婚燕尔,清照提笔写下了《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清照买来一枝含苞欲放的花,左看右看,露珠点点,楚楚动人,美极了。可是我和花儿谁美呢?她坚信人面定比花面好,所以摘一朵插在头上,非要让爱人作比较。春花即少女,少女即如花。可以想象爱老婆的明诚的回答肯定是让清照心满意足的。

以点带面,我们发现易安早期的词作充满少女情怀,天真烂漫,活泼热情,还有就是情感特别真实。越读越感觉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女孩儿,亲!那个时候的易安,才情逼人,词句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无比的自信。她如一朵散发着幽香的桂花,轻吟出——

鹧鸪天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第二篇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

就是这样一朵生机勃勃的花儿,却渐渐多了一抹愁滋味。新婚第二年,元祐祸起,父亲被贬官,公公官场得意,受党争株连清照被迫离京,与丈夫分离。此时的清照才二十岁的年纪,唯有将理不清的万千心事,调成墨,填成词,聊以排解。于是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剪梅》《醉花阴》等。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败落,清香已远,玉簟如秋凉,幽幽入心。仿佛才知道这孤寂的内心,如此残秋一般萧瑟难捱。想像年少时荡舟湖面,轻轻解下薄纱罗裙,换上便装,独自泛舟。月色朦胧,思念之重,岂是兰舟可以承载?仰望云天,月光皎洁,独倚西楼,大雁归来,可是为我捎来你的只言片语?望断天涯,锦书不来。现实是花自凋零,水自东流,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彼此心中的牵挂,是这孤单日子里的慰藉。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之情写到了极致,淡淡诉说着这缱绻深情。这一“下”一“上”相互映照,胜却万语千言。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悲秋之祖。婉约派词人易安在重阳佳节写下的《醉花阴》字字句句都让人惊心。起句就是她擅长的物境描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照所见皆出自她的心。沉郁的氛围,惹起离人别愁。瑞脑香销,在心头缭绕。独守深闺,度日如年,白昼如此漫长。一个“又”字,写得无限悲伤,每逢佳节倍思亲。白昼难捱,夜间难渡,深秋的寒意凉入了骨子里,辗转难眠,相思成灾。多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情,可是自己却在花香盈袖时颓然伤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底是怎样的痛,才会这样凄绝!相思蚀骨,令人堪比黄花消瘦,再借“帘卷”“西风”“黄花”等意象,千回百转,动人心魄。

第三篇章 赌书茶醉隐花诗

终于盼到夫妻团聚,清照重返汴京,写下了《满庭芳.小阁藏春》《多丽.咏白菊》以白菊自咏,赞颂白菊的容颜、丰韵、香味、气质、精神,追求高洁人格。我最爱“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丰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解荼蘼。”《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特别是在《小重山》写下了“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希望能好好享受这久别重逢的日子。

遗憾的是身处官位的赵家也不安生,父亲赵挺之被罢官病逝,蔡京诬陷赵挺之,下令逮捕了赵明诚三兄弟。查后无罪释放,但还是被罢官回青州老家。这样也就有了清照明诚赌书泼茶幸福的人生十年。青州十年,可以说是清照的全部。他们为书房取名为“归来堂”,清照则是易安居士。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愿夫唱妇随,二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完成《金石录》的撰写,过着神仙眷属的日子。这期间,清照还写就了《词论》,这应该是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

只是朝廷格局又在变化,蔡京下台,赵明诚重返政治舞台。他们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有词为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我们得特别注意她里边用到的一段典故,一个是“武陵人远”,一个是“烟锁秦楼”。
“武陵人远”是一个传说,说汉朝的时候有两个人到山里边去,结果迷了路,迷路后碰上了两个仙女,应仙女的邀请,他们便与仙女在一起生活了半年多的时间,等到他们再回到自己的家里头,这才发现老婆孩子全都没了,剩下的是谁呢?是自己的第七世孙,这就是所谓的“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一看就是个传说的故事。

“烟锁秦楼”是说秦穆公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叫萧史,特别善于吹洞箫,秦穆公很喜欢,把自己的女儿弄玉嫁给了他,弄玉嫁给萧史之后专攻吹箫,而且就是模仿凤凰的叫声,吹出来那个劲儿,终于有一天让凤凰听见了,就来了,来了之后,萧史和弄玉这一对伉俪就骑着凤凰飞走了,去过他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了。

这两个典故就是“多少事,欲说还休”的缘由,就是她“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的原因。她一遍遍唱着阳关三叠,希望明诚留下,她怕明诚会迷路,会遇到那仙女,会骑着凤凰飞走了,空留她一个终日凝眸。事实上那时候明诚为官后有钱了,纳妾养妓,加之此时的清照没有孩子,无后为大也成了夫妻问题,这些都让清照心难安。所以那个时候写的词像是《点绛唇闺思》《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等都有这样的情感在其间。“静中吾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那天荒地老的爱情,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唯有子虚、乌有是俩知己好友。

至此,我们发现清照还有一个非常别致的雅号叫“李三瘦”,就源自于咱们讲过的三句词,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第四篇章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如果日子就在这样的貌似有些缺陷的婚姻中过下去,似乎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清照的完美生活。遗憾的是,这样的完美终于在靖康元年永远的烟消云散了。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清照见识了风起云涌的战争,感受着国家灭亡带来的人民苦难,咀嚼着逃难生活的心酸悲苦。她的心里不再只是承载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国家的命运起伏。在逃亡过程中,她写下了——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三月上巳节,赵府设家宴招待来江南避难的族人。面对旧友故人,想到故国家乡,清照悲从中来。多情女子爱做梦,梦是女子逃离现实苦难,寻求虚拟幸福的手段。可是清照的梦与现实一样充满了愁苦和哀怨,或者是“独抱浓愁无好梦”,又或者是“魂梦不堪幽怨”。她在梦里飞回故国,重返故都,但梦醒后更加心情沉重。无奈转向酒中寻觅解愁的良方,呼朋唤友同醉:乘着酒兴插在鬓上的鲜花,仿佛也在肆意地嘲笑着词人的衰老。酒与梦不能分担现实的愁苦,反而将现实的忧愁延续到了梦中和醉中,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故国的清照,在每一个春日,只能挥笔写哀愁。从“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的元宵节,到“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上巳节,再到“黄昏疏雨湿秋千”的寒食节。春天的暖年年依旧,词人心中的春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永遇乐 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这时期的词我还特别喜欢《添字采桑子》,简简单单的重叠,却又恰到好处地层层递进着伤心之情。谁种的芭蕉不重要,重要的是茂盛的芭蕉浓荫覆盖中庭,叶叶心心,舒卷起来的情,却像江南雨一样点点滴滴都是落在词人心上。芭蕉本就带有忧愁的含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更何况江南缠绵的雨让从北国飘零而来的词人心中一片潮湿。“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看惯了北国一览无遗的阳光,江南无休止的雨仿佛清照心中层层堆积的愁绪。情何以堪!

第五篇章 风住尘香花已尽

国难当头,清照一介女流却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名垂千古的绝句,当时南宋充满了软骨头,时任朝廷命官的赵明诚弃城逃跑,被罢官。清照便又开始和他逃亡。两月后,赵明诚又一次接到旨意,任湖州知府。临别,赵明诚对妻子说:“跟着逃难的人群走吧,迫不得已的时候,就先弃掉沉重的包裹,再弃掉衣物被褥,然后弃掉书籍画卷,最后才考虑扔掉古董器物,但是那些宗室灵牌礼器万万不能丢,只能与之共存亡。”一个多月后,赵明诚死于疟疾,那一年,他49,她46。

一位绝代才女,在步入老境之时,被孤苦无依地扔在了这个看不到光明的世界上。从此,那种浓重的绝望和哀愁吞没了她。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清照明诚,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再也没有人与她一起踏雪寻梅,再也没有人和她烹茶赋诗,再也没有人和她秉烛夜谈,再也没有人能与她一起归去来兮,偕隐山林。可是日子还得过,明诚虽然没有留下遗言,但是她懂自己的丈夫,她要看管好明诚留下的两万多卷书籍,两万多卷金石碑刻拓本,还有其他器皿被褥等,数量之多可以接待一百多位客人。可是在颠沛流离中,纵然清照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那些宝贝依然是因暴乱,因盗贼等遗失殆尽。

年近五十,风烛残年,经历珍爱文物失毁的厄运,受一再奔波之苦,清照牛蚁不分,灰钉已具。这时候张汝舟百般殷勤,巧舌如簧,重新燃起清照生存的热情,与之进入了第二段婚姻。只是这张汝舟觊觎的是清照的收藏品,他发现清照收藏品已经不多,且也没有给他把管的意思,便拳脚相加。为了离开这段错误的婚姻,清照状告张汝舟“妄增举数”,犯下欺君之罪。张汝舟获罪被流放到柳州,清照得以离婚。这段婚姻仅仅存续了三个月。但宋朝女人休夫要蹲大狱两年,幸好得家人相助,她做了九天大牢就被释放出来。

之后的二十年,她仍然关注国家命运,渴望着早日结束南渡飘零逃亡的日子,回到故乡山东去祭奠祖先的坟墓——“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在《打马赋》中写下“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呼吁将士百姓们一起打过淮水去,恢复中原。

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磨难,却又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清照晚年词作中,我最喜欢的有这样几首《声声慢》《渔家傲》《武陵春》等。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清照这朵当年“自是花中第一流”“此花不与群花比”的女人花,此时孤苦一人,像纷飞落红中的一朵。她不再云鬓斜簪,任发髻凌乱,妆容模糊,也无心整理。孑然一身,只有一本《金石录》还在,也只有她刚刚写就的《金石录后序》还有一点温度,提醒她,滚滚红尘中他与她已经相隔了生离与死别。一切都已经是物是人非,说什么呢,能说的苦都不够苦,能说的痛都不是痛,只有泪水是难以掩藏内心的伤痛的。

可是内心强大的清照,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她还是要强打精神,听说金华双溪的春光正好,还可以泛起轻舟,一扫心中哀伤。可是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那“兴尽晚回舟”的时光里了,纵然借得一蒿春水游赏于双溪之上,可内心那化不开的浓愁又岂是这舴艋小舟可以承载得了的?我们常说要拿得起放得下,可是清照拿得起所有的过往,却放不下心底的沉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我们说清照不是寻常女子,她不会随随便便就认了输。即便是追随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她还是写出了去婉约的豪放作品《渔家傲》,是她仅有的浪漫主义作品。乍一看这首词,好像瞥见了梦访天姥、夜游仙境的李太白,再细品似乎听到几声杜甫的叹息,但这是李清照暂时摘下婉约面纱后的一次纵情呐喊,或许还是她对人生的另一种期待。前面我们讲过清照爱做梦,这次又是梦境,但这梦境大气磅礴,意境辽阔。这首词从骨子里透出一种淡定和从容,深爱。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前面我们讲了李清照这么多的词,艺术表现力最为集中的,当属《声声慢》。这首词,写透了词人那无尽的痛苦。劈头就是十四个连续的叠字,这是极为大胆而又天才的写法。寻寻觅觅,不知道要找什么,也不知道丢了什么,那是一种怅然若失,茫然无助。暮秋时节,天气变幻时冷时暖,如这心情一样不得平静。夜晚喝点小酒抵御风寒吧,可是内心的寒冷如何抵御?这时看到大雁南飞,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这群大雁犹如家乡来的同伴。地上的黄花,已经不是当年自怨自怜的“人比黄花瘦”,而成了憔悴损,花儿凋零了,憔悴了,死掉了,谁还会把这残花捡起来插到头上呢。风烛残年的老人,就这样守在窗前,捱到天黑。点点滴滴的秋雨打在梧桐叶上,这一切能用一个愁字说的明白吗?每一个字看似不着痕迹,却又似乎精雕细琢,千锤百炼。

清照的高明就在于,她的词越读越会读出画面,读出质感,读的时候很顺畅,像是家常白话,可是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发现不是在读一首词,而是在面对她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读得心生生的疼,眼干干的涩。

清照大约在1156年去世,萍踪无痕迹,没有人知道她生命里最后一场雪飘落在何方,却没有人不知道她的一卷《漱玉词》。李清照,这个代表着婉约的名字,照耀了千古流年。她将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仇转化为凄清的艺术美。她的诗词文总共流传下来的也不过七八师篇,但她却能够和作品上千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成为太阳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198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了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这应该是外太空中唯一一个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穿越九百年的风云变幻,她的价值依然熠熠生辉。有些人,生来就注定不朽。清照就是。

以上文字写完后,寥寥几笔总结一下我的感受吧——

最近读李清照背易安词
越是了解越是深爱
越是深爱越是疼惜
读得心生生的疼,眼涩涩的热

她不是一个普通女子
她是诗词长河中最亮丽的一朵花儿
是一位容才情爱情忧情于一体的绝美花神

少女时代她有着含苞的娇嫩
此花不与群花比
自是花中第一流

与夫君离别后的她
花自飘零水自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屏居青州十余载
赌书茶醉隐花诗
她是清芬蕴藉,不解荼靡的白菊
是花影压重门的江梅
是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木樨花

人老建康城
她醉里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绝代佳人
步入老境
风住尘香花已尽……
赵明诚给了她几许恩爱
换取了这个风华绝代倾城女子的一世情愁
冷暖自知……
有些人
生来就注定不朽
清照就是
易安
难安
不安
……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那一场绚烂无比的花事人生 ——李清照其人其词速写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