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推销员》影评:你为什么活得如此“纠结”?

Metmovie,工作+生活+,我是拆影人树老师。
我们的生活貌似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电影最好看情节轻松的,喜剧,或者动画片科幻片。千万不要是剧情沉重又缓慢的,除非我们的心情好得爆棚,必须找个悲剧来平衡一下。想想,生活中的狗血情节已经够让我们糟心的了,犯不着到电影里找不痛快。
这无可厚非,其实也道出了电影的本质:它就是用来造梦娱乐人的呀!只是当它被列为第七艺术后,有好事者才把它庄重严肃起来,要拿她表现艺术传播文化。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好事者,一定要拿它的电影来传播伊朗这个国家的文化,所以他的电影总是看得人轻松不起来。
先是《一次别离》,再是《过往》,2016年又推出了《推销员》,无一不是从普通伊朗家庭的家事说起,琐琐碎碎,缠杂不清。

《一次别离》获得了2012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让法哈蒂这个本土导演声名鹊起。该片说的是伊朗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女主人公西敏想移民,老公纳德却以要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为由拒绝移民,两人因此闹到要离婚。纳德不得不请一个女仆来照顾父亲,在照顾过程中出现各种波折,一次纳德怀疑她偷钱,要辞退她,失手把她推倒在地,造成她流产,两个家庭因此闹上了法庭。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伊朗至少有了这些印象:中产阶级们有房有车还想着移民,生活挺富裕的;伊斯兰教作为他们的国教,其教义对底层百姓的约束强过中产阶级们。他们的理想国是当手放在古兰经上时,心就能捍卫良善。中产阶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享受了社会的红利,应该是最有自觉的人群。

相比较而言,也许没有了宗教的人民,生活要“灵活”的多,随便撒个“美丽的谎言”什么的,根本不是事儿。

接着又看了《过往》和《推销员》,越发觉得“较真”的伊朗人民生活得太“纠结”了。

《过往》里的纠结:是一对已离婚的夫妇的大女儿认定母亲作为第三者,是导致她继父的前任妻子得了忧郁症而自杀身亡的元凶。《推销员》里的纠结:则是一个大学教师兼话剧演员,该如何面对所租住新居的前房客的恩客无意中骚扰了他妻子一把的事实。

在《推销员》里,被骚扰的妻子拉娜因受到极大惊吓,既无法参加话剧公演,也不能单独呆在家里,这让她本来就感觉受了羞辱的老公艾麦德更加无所适从,提出要么报警,要么彻底忘掉此事。

拉娜拒绝报警,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重提此事,尤其不想解释为什么自己会主动为陌生男人开门(她本以为那是她老公)。

拉娜要忘掉此事,需要的只是老公足够的关心和爱。可艾麦德要忘记,远没有这么简单。不想靠正常的法律程序让坏人得到惩罚,自己却又没有足够的胸怀忘掉此事,纠结由此产生。

艾麦德根据骚扰者仓皇而逃留下的车钥匙,找到了小货车,又根据小货车,找到了车主。找一个借口约车主到旧居见面,来的却是车主的岳父。两人一交流,才发现那天晚上进到他家的正是这位老人。真相大白后,怒火中烧的艾麦德坚持要把老人的家人找来,说明此事,好像不把他弄得妻离子散无以发泄他的心头之恨。

为保护自己的家庭,老人拼死不从。争执中,老人心脏病犯。面对老人的濒危,面对妻子的说出真相就结束婚姻关系的威胁,艾麦德在匆匆赶来的老人的家人面前选择了隐忍。随着救护车的呼啸而去,电影也戛然而止。

艾麦德会彻底放下并和妻子重新开始吗?这个难题,导演留给了观众。

法哈蒂的这一系列电影之所以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声誉(《推销员》这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奖),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通过电影为我们呈现了伊朗民众的这种“纠结”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他们如此纠结?在“放下”的路途上,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障碍?我想这种障碍至少有三个:一是宗教,二是民族性格,三是人性。

伊斯兰教作为伊朗的国教,其教义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液里。比如他们对“不洁”的嫌恶,对谎言的憎恨等等。艾麦德作为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开明而有修养的大学教师,冲受伤妻子发火、在舞台上公然斥责租他房子的剧院老板,都是这种“嫌恶不洁”的观念在作祟,不洁的房子和不洁的妻子都让他难以容忍。
说到民族性格,其实仍然和宗教信仰有关,伊朗人的谨慎、内敛,热爱小圈子生活,凡事不想闹大,爱面子等等,这都让他们在解决人事纠纷时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企图寻求最佳平衡点。

至于人性里的善恶,这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难题,其中的恶,比如色欲、妒忌、暴怒、贪婪等等,它是我们永远的软肋,时刻都在蠢蠢欲动,要冒出来左右我们的理智和情绪。比如那个入室骚扰了拉娜的老人,在发现浴室的人并不是原房客后,他本可以选择离开,可他没有,色欲一时战胜了理智;还有艾麦德,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教师,当他找到真凶后,他无法遏制的想以牙还牙、以恶报恶,哪怕这个老人心脏病突发,他也没在第一时间拨打电话叫救护车。在《推销员之死》的公演舞台上,面对死去的艾麦德,拉娜痛哭流涕,我想,她真正伤悼的不是剧中的威利,而是被人性之恶夺走的丈夫。

如果我们无法遏制人性之恶,那人的救赎之路何在?无他,只有反思,这是上帝给了我们苹果之后,同时赐予我们的自醒自新之剑。这世上没有其他动物会反观自己的言行,并且忏悔改正,只有人会。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始终高举反思之剑,走在向善的路上。

阿斯哈.法哈蒂的系列电影除了展现现代伊朗人的生活状态外,他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以及其高超的编剧技巧,都值得我们关注。有机会我们再聊。

Metmovie,换个姿势看电影,换个角度谈工作,换个心情聊生活,影得,看电影有心得,我们下期节目见!

推销员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编剧: 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 沙哈布·侯赛尼 /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 巴巴克·卡里米 / 法里德·萨贾蒂·侯赛尼 / 米娜·沙达蒂
类型: 剧情 /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 法国
语言: 波斯语
上映日期: 2016-05-21(戛纳电影节) / 2016-08-17(法国)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新居风暴(台) / 伊朗式迁居(港) / The Salesman / Forushande / Seller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推销员》影评:你为什么活得如此“纠结”?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