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宰相村游记

宰相村游记
原创 李恩虎

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名闻天下的“宰相村”,我虽说来过好几次了,仍兴犹未尽,前几日专程再去探访。

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位于209国道西侧,映入眼帘的先是规模宏大的景区广场,裴度塑像兀立其中,一代名相眺望远方,若有所思。左方墙壁上依次是裴氏治家格言,裴氏宗祠效果图,裴氏家族简况,以及顾炎武所著《裴村记》。八个斗大的字“宰相村”与“天下无二裴”最为抢眼。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我留心数了一下,共59个台阶,据说其寓意是裴柏村先后出了59个宰相。裴晋公祠大门两侧有联曰:“震古烁今四海仰风流,空前绝后一村钟宰相”,大气磅礴,令人肃然起敬。

步入祠堂,但见花木葱茏,清雅幽静,令人神清气爽。我再次满怀崇敬地参观裴氏名人纪念馆,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古今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据统计出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其余御史、节度使、观察使、太守更是不计其数,在学术领域中颇有建树者也灿若群星,彪炳史册,如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史学家裴松之等等,纪念馆里展示的只不过是裴氏家族一些代表人物而已。
裴度为唐中期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故裴氏祠堂又称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后来屡坏屡修,现如今,当年的殿阁亭台早已荡然无存,只能在本地县志记载中探寻裴晋公祠远去的背影了。

祠堂左侧有一小院,林木蓊郁,凉爽宜人,苍松翠柏掩映下还有一座不太起眼的“裴晋公祠”,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只有在此才能领略到宰相村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祠里矗立有七通古碑,据说正中是国宝级的裴光庭神道碑,由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左侧为一组裴氏家谱碑,最令人震撼的是右侧一排高大威严的“平淮西碑”,完全用厚玻璃严严实实罩起来,可见此碑之金贵,保护之严密。凑近细看,此碑由韩愈撰文,晚清军机大臣祁隽藻书写,记述当年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功绩,(后据此演绎出历史上著名战例“李塑雪夜入蔡州”,并选入中学课本)。因该碑文、书、刻俱佳,故被称为“三绝碑”。而讲解员戏说此碑文又叫“出气碑”,说来话长,咸丰年间,裴氏后裔为使平淮史实不被泯灭,故请体仁阁大学士祁隽藻重书平淮西碑文,并刻诸四石,由京城千里运回,立于裴祠之中。纵观通碑,每石高约数丈,楷书工整,苍劲有力,集颜、欧、柳、赵四家之大成,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故有人戏说此碑为裴度出了一口气,也为韩愈出了一口气,因此又叫“出气碑”,令人莞尔。
裴氏墓地在村东五公里的凤凰垣,想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绵延四十余里,颇为壮观,有乡党告诉我们,可惜1958年大跃进至文革初期裴氏墓地大多被毁,夷为平地,只留下一些残砖断瓦,默默地诉说着墓地曾经的气派与荣耀。闻听此言,我不由扼腕叹息,如裴氏祠堂与坟茔保存完好,那么裴柏村定会身价倍增,如磁石般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可惜大名鼎鼎的宰相村,原汁原味的东西只有这几通落寞的古碑了,供后人凭吊与探究,遥想那隐藏于历史深处的裴氏家族曾经的风光与辉煌了。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但往往几代之后,便湮没无闻,唯裴氏历千年而不衰,代有杰人,其奥秘何在?我想,时下为人父母者,谁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呢,更期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那更需要到裴氏家族的发祥地“宰相村”参观学习,感悟体会,从而破译出裴氏家族长盛不衰,辉煌千载的“密码”。至少就我本人来讲,三番五次造访此地,不是也在反思自省,探究取经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宰相村游记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