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大宅门》电视剧 - 历史是一面镜子

春节后,偶然间在中央电视4台看到重播《大宅门》电视剧。去年11月我去了隶属山东聊城的东阿县,那里是名药‘阿胶’的产地,建有一座“东阿阿胶城”,我游览过,曾是《大宅门》拍摄的场景地,这引起了我要看看的兴趣。白二奶奶是大碗名演员斯琴高娃饰,她的儿子小时的叛逆性格吸引了我。我目不转睛地连看了40集,才知道它演绎的是医药世家‘白府’经历光绪年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911年清朝覆灭、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演变过程。演绎了极具叛逆性格的白景琦走过的路。让我知晓了山东“东阿阿胶”的来历和北京同仁堂老药店的一段历史。

剧中出现里那么多的名演员,伴着京剧二胡的咿呀声,伴着铿锵有力的歌声,一个个人物的从点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画卷儿般地在眼前展开。“由来同一梦,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乱世里的一切如虚如幻,似真似梦。陈宝国饰演的白七爷景琦,是乱世里的一个英雄人物。中国人所谓的忠孝节义他全都做到了。他对待家人,忠心不二;对待坏人,绝不姑息;对待穷人,体恤周到;对待小人,不依不饶,爱憎分明。他被母亲责令去抱走杨九红和自己亲的生孩子,他的心里有着满腔的悲苦,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长跪哀求下,他忍着痛抢走了自己的亲骨肉,令她们母女分离十余载。但这个男人,绝不是无情无义的男人。他对别人理直气壮地说:那是我妈!他继承了白家的香火,在家里经济佶据时,他也不愿意败坏母亲七十大寿兴致,一个人担当了所有家庭重担。父亲死后,我们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到追思、看到痛,却看不到泪。因为,他的父亲懦弱。而他最最佩服的却是柔弱之肩担起全家重担的母亲。所以,母亲没了,全家一起哀恸。母亲遗言说不准他的妾带孝,他仍然委屈,但也认了。毕竟,孝与爱,难以两全。“七七事变”日本人打到了北平,乱世里的安宁是那样的短暂。日本人要中国的药界密方。他的三叔——一个曾经做过坏事后来幡然悔悟的老人就着酒吞下了大烟膏子,在药行大会上慷慨陈词,痛骂汉奸和日本人,和他一起唱完了他们最爱的一段京剧“你看那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贱巢穴,待我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而后倒地。他抱着三叔,借着于八爷的口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喊出了全部中国人的心声。白七爷——这个硬朗的汉子,从不对卑贱的敌人弯下自己高贵的腰。在片子大结局的时候,白景琦一字一顿地总结自己:我一生中,除了我妈,向谁都没弯过腰!片中那个对母亲唯唯诺诺,点头称是的乖乖儿子;对不孝之子则一棍打断腿、对孙子打日本人格外开心,对杨九红弃满愧疚。《大宅门》跨越了人性、走进了我的的心里。陈宝国演的那个白七爷,更是活了!一个《大宅门》,令人回味无穷!

习近平讲: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渗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他还讲: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郭宝昌太有才华了,编与导都是他一个人,他曾在大宅门里生活过26年,目睹了同仁堂的荣辱兴衰。也是一个痴心不改有个性的男人。他从16岁起就写《大宅门》,文革期间被定为“为资本家竖碑立传”获刑,完成了2/3的小说也被没收了,却仍痴心不改,不顾生死重写《大宅门》,直至1994年又再次提笔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性格有点像白景琦。在第40集白景琦被捕前立遗嘱剧情的表演,他写出了自己的心声: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决心与日寇周旋到底,铿锵有力地表达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形象。这是这部剧的主流。这可能是现在重播这部电视剧的落脚点吧!

一个家族要有人担当,一个国家,也要有人担当,这个人要有骨气,敢于担当。这就是这部电视剧给我的启迪。

作者简介:那秦生,南开作家协会会员。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以及《山东画报》《天津干部》等杂志和刊物上登载过纪实报道和文章。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大宅门》电视剧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