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随笔——我和女儿读《漫画名人故事1》

作者: 畅读姐

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昨天晚上,女儿兴奋的跟我说:妈妈,这本书只有一个故事了,读完汉武帝,这本书就读完了。

本来,我是打算开小差,以睡的太晚,今天太累为理由,略过读书环节直接关灯睡觉的。但是,听到女儿兴奋的口吻,我真的不忍心让女儿失望。

我们念完以后,已经11点了,女儿很满足的去关灯睡觉。我终于有了一小段全然属于我的安静时间——大脑可以放空,不再担心被打断,不用再时刻分出精力听女儿说话——哪怕早已经困意徐徐,却还是舍不得睡。

早上,我先醒来,女儿随即也醒了,醒来第一件事竟然是拿着《漫画名人故事1》翻看。她回味着里面的人: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孙子、墨子、亚历山大……她自己通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会问我。我原以为她会立刻去找《漫画名人故事2》呢。

到了今天网课都结束以后,她才把《漫画名人故事2》找出来,第一个人凯撒,她不认识这两个字,指给我看,然后告诉我,这本书的第一个人是他。我很高兴女儿喜欢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

偶尔忙的有点晚了,我会略过读书环节,女儿真的会好失落啊。正常读书的夜晚——即使大部分日子如此——她还是每次都像得到了礼物一样开心。

有一次我白天发了脾气,睡前我问她:你害怕妈妈发脾气吗?女儿没有回答,却哭了。我说:我也不想发脾气,我知道发脾气会吓到你,还会伤害我的身体,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了我自己……

当我看到了自己的崩溃,才知道自己的情绪管理简直一塌糊涂。

疫情的原因,我和女儿都得到了一个超长的假期,一整个假期我们朝夕相处,一起看书,一起做家务,一起健身……

我看着长大了很多的女儿,能给我讲故事讲书的女儿,能帮我洗菜切菜的女儿,感慨她再也不是那个肉嘟嘟的小小孩了,那种24小时不分开的日子,那种我可以随时观察她随时关注她的日子,在她上幼儿园的那一天就结束了。

从那一天起,我们每天至少分开八小时,日积月累,我们各自的世界的交叉点越来越少。

有时候,我摸摸女儿的手,会有陌生感,因为我记忆里都是她肉嘟嘟软绵绵的触觉。怎么一下子手变得硬了呢?

在这个超长的假期里,我又一次和女儿24小时不分开,我竟然有一种在重新认识女儿的感觉,同时也有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

和孩子朝夕相处常常会生出一种奔溃感,因为孩子把我盯的太紧了太死了,常常令人觉得整天无所事事却又忙的脚不沾地。于是乎焦虑、茫然、怒气、委屈便时时来袭。但面对着孩子明净透亮的眼神和对我全心全意的爱,便又甘之如饴的陷到与娃在一起的时光里。

《晃来晃去的人》里看到一句话:世界又好又坏,因此,也可以说不好不坏。
大约悲观者会陷在又好又坏的茫然和失望里,而乐观者却没有这种烦恼。
就像我和女儿读书一样,读的时候也会觉得烦,但读完了,每每我俩都觉得很高兴。

《漫画名人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历史上卓有成就的大人物,而被写成故事,也仅仅是寥寥数语。就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样,每个人,都真真切切的有着自己的人生,但对于时间来说,皆为寥寥数语!

最近读的书都是半半落落,哪本也没通读完,昨天还想重新读读《三体》,但今天也未着手。最近我越来越发现我是一个无法在家看书的人,我也是那种需要去外面(图书室、咖啡厅、麦当劳等等)读书的人,因为我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了,在家里,我总会发现要做的事:扫地、吸地、擦地……洗衣服、换床单、擦书架……该浇花了、该洗地垫了……总之,总会被鸡毛蒜皮的琐事给分散了注意力。这一点,我不如女儿,她可以随时随地抓起一本书读,直到我打断她,叫她听课、写作业、吃饭……不禁让我感叹:能读下书去,是真真切切的安逸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随笔——我和女儿读《漫画名人故事1》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