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朱子家训》给后人的启示一一行走在唐尧大地之一

《朱子家训》给后人的启示一一行走在唐尧大地之一

王芳

在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上石门村南侧,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祠堂,为本村朱姓大户在清朝道光二年所建。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椽,设计考究,雕饰精致。最引人注目的是祠堂门楼两个石柱上,雕刻着清朝著名学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门楼正面的对联上写着:派衍永城孝友代传绍祖德,泽绵沛国雍睦世守重家风。对联画龙点睛,内容语重心长,表达着朱家人重视道德品行的良好家风,教导后人的殷切厚望。
上石门村的朱姓人家祖籍江苏,本是朱柏庐的后裔,因为战乱等原因辗转迁徙来到山西翼城。朱柏庐名用纯,字致一,明生员,专治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并进,淡泊名利,为人清雅,著有《大学中庸讲义》等著作,其中,他写的《治家格言》,后称《朱子家训》闻名天下,为华夏儿女代代相传。
《朱子家训》顾名思义,意为对治理家庭的教诲,对子孙后代的训诫,与我国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秉承一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往今来胸怀大志成就伟业者的至理箴言,句中四词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修身“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修身“作为一种儒学理念可谓代代相传,名言佳作不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朱子家训》等等。这其中,《朱子家训》堪称为一部意味深长,治家治国的传世经典,它文风朴实,字句凝练,是一篇琅琅上口的美文,同时,也是我国哲学文化中的代表作品,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沉淀,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个学校是自己的家庭,每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那么,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庭中应该怎样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呢?《朱子家训》告诉人们,人生的基础是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的,”黎明即起,扫洒庭除,要内外整洁;黄昏即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告诫后人,要早起勤俭持家,早睡谨慎门户,事必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确实,居家生活,大事小情,要有计划地从身边小事入手,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家业才能有条不紊,兴旺发达。”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崛井“,”颓惰自甘,家道难成“。做任何事,要及早动手,及时发现问题,早做准备,要勤奋上进,不可颓废懒惰。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家庭推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朱子家训》中,对俭朴的要求由内而外,相得益彰。古人云。“俭以养德,俭以明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俭‘字力量可谓大矣。《朱子家训》中,对俭朴尤为重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令人深省,让人不由发出“自奉必须俭约”的感慨。唐朝诗人李绅那首人尽皆知的《锄禾》,北宋诗人张俞所做的《蚕妇》或许是这些句子最有力的注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虽然时代不同,但这些作品与《朱子家训》秉承的精神实质大有异曲同工之意。只有对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倍加珍惜,只有视瓦缶器具,简约饮食赛过珍馐,才能约束自己,塑造卓越人格。古往今来,以俭胜奢,以俭求胜的例子很多。吴王夫差卧薪尝胆,吞灭吴国,苦尽甘来。汉文帝衣衫简朴,罢休露台,成就盛世伟业。抗战时期,“小米加步枪”赶跑了日本侵略者。解放前夕,人民群众用小平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这些事例生动的说明,俭朴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迸发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至今仍然震耳发聩。
俭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生活俭朴,意志坚定的人,无论做官,做事都能坦坦荡荡,两袖清风,落得身前身后美名。而一个贪图享乐,耐不得清贫寂寞的人则会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最终难逃国家法律的制裁。《朱子家训》中,对“戒贪”也是谆谆教诲。“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勿贪意外之财,误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半世春风得意,家财逾越国库。《庸庵全集》中,有一篇专门的《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录和绅有“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黄金十万余两,白银566万余两······玉如意1200余柄”,尽管如此富有,和珅最终还是被嘉庆赐死,难逃厄运。即便是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营造了巨大的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占地约六十万平方米”,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但由于劳民伤财,劳役深重,对老百姓酷法严刑,导致怨声载道,大秦江山分崩离析,风雨飘摇,阿房宫最终消逝在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之中。可见,贪心的危害足以害国。不仅如此,贪杯,贪财,贪大求全都会害人害己。《朱子家训》告诫子孙说“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做骄态者贱莫甚”。细细品味,这些话语对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处事立人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戒色”也是《朱子家训》中对后代提出的教诲。“三姑六婆,实荒淫盗窃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从古至今,“色”字总能引出不少话题,“花容月貌”“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的绝代容颜,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但“红颜祸水”也不乏其人。为逗褒姒一笑,幽王点燃了战时烽火,自毁国家。商纣王为取悦妲己,昏庸无道,听信谗言,致使军队反戈。唐玄宗李隆基迷恋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由此可见,贪色必然导致恶果。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取消封建专制,倡导男女平等,推行一夫一妻,为新时代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大大推进了社会文明进程。
《朱子家训》中,对“宽厚处事,构建和谐”也谆谆告诫,“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意思是为人刻薄,家道不会久长,违背伦常,乖戾叛逆,会很快消亡。见到贫苦的亲戚邻里,要多安慰体恤。这些句子对家庭邻里的相处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宽”。只有宽厚,包容,不斤斤计较,相互体谅,才能家道隽永,邻里和气,童叟谐趣,安享一个温馨和睦的周边环境。
一篇《朱子家训》,小而言之,是修身齐家的训诫,大而言之,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精心研读,仔细领悟,对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大有裨益;对严守道德操守,筑牢思想防线,勤政务实为民大有裨益;对建设和谐家庭,融洽夫妻关系,促进邻里友善大有裨益;对推动社会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开创一代新风大有裨益。
用《朱子家训》来约束自己,告诫自己,戒惰戒贪,戒色戒奢,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应该成为永久的课题。每个人的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会更加好转,社会秩序会健康稳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会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更加深入人心。
《朱子家训》入情入理,博大精深,扎根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田。翼城县隆化镇上石门村朱姓人家生活俭朴,为人忠厚,知书达理,人丁兴旺,被人们誉为治家有方的典范。而上石门村也村风正,民心齐,在新农村各项建设中走在前列。这,也许是沐浴了《朱子家训》恩泽的缘故吧。

王芳,文学艺术工作者,生活在尧帝故乡—山西临汾,喜欢散文诗歌创作。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朱子家训》给后人的启示一一行走在唐尧大地之一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