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时间中的孩子》影评:被放在心里的爱就是永恒的存活 -又名:《记忆中的拥抱》

想好好推荐这部电影,很可惜因为它并不是一般商业主流大片,上映的影厅算少数,场次更是少得可怜,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想透过文字的叙述,让更多人走进戏院观看这部疗愈心灵的小品佳作。相对于中文片名,我更喜欢英文片名《The Child In Time》(在时间里的小孩),看完电影后,我的感受是整部电影围绕在一个主题:「寻找自己心中的小孩」 。故事题材并不新奇,主要讲述一对夫妻在爱女失踪后如何面对失去挚爱的伤痛,如何彼此沟通与自我疗愈的旅程,但穿插了一位好朋友查尔斯的故事线。我个人非常喜爱查尔斯的这条线,甚至觉得这条线跟主角夫妻的线不仅相辅相成,还更让人思考当中的差异与对比。

这部电影在观看的当下,比较无法直觉的思考,需要经过一点时间的消化,也许才能慢慢明白电影的寓意与义涵。无法直觉思考的原因是导演用了个很特别的方式呈现电影的节奏:现实与穿插式的回忆交错进行着。这样的呈现可能会让观众看影片时有些错乱或是无法马上反应过来,但我却满喜欢这样的陈述方式,因为人生就如同电影一般,时间一直推着我们往前走,不管是深刻烂灿,还是悲恸伤心的回忆,总是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刺进我们的心里,让人短时间掉进回忆里而走神于现在。接下来就针对剧情与脚色,做一些感想分享。

【史蒂芬与妻子茱莉间的情感】

从回忆的片段里,我们可以得知史蒂芬与妻子茉莉的情感是非常紧密且相爱的,史蒂芬的幽默、妻子的笑容、茱莉弹琴而史蒂芬与女儿嬉闹的幸福画面,在在都告诉观众他们曾经是个多么幸福美满的家庭。透过许多路人甲乙丙丁(校长、房仲还是律师?)的口述,可以得见这位儿童文学的名作家跟妻女之间的生活,是如同名人一般被社会大众广泛知晓的幸福,人生胜利组!

但就是因为如此相爱幸福,当挚爱的女儿失踪后,陷入愧疚感的史蒂芬疯狂寻找女儿,而妻子也无法接受丈夫把女儿弄丢的事实,因为爱,所以痛;因为深爱、所以更无法原谅;因为爱,所以两个人因为伤痛关系变得更为敏感与脆弱,直到茱莉说出那句:「我希望你放弃,因为我不想再对你失望。」面对深爱的丈夫让挚爱的女儿失踪且一直无法找到人,茱莉的心承受多深的冲击,不想再有丈夫更多的失望,所以宁愿选择对方放弃,那是多沉重的一种选择。

另外一点可以直接明白地了解史蒂芬夫妻间彼此多么相爱的线索,就是相隔一年后史蒂芬去找茱莉时的相处。从进门到换衣服、互动是那么的自然,并没有因为一年不见而有所尴尬或生疏。甚至是之后的洗澡、一发不可收拾的互动,彼此间根本抵挡不住对对方的思念,对对方依旧不变的爱意。也许有些观众会感到有些傻眼:「什么?!这么突然?!哪招?!」但在我看来,这就是导演想告诉观众,他们对彼此之间的感情一直都不曾变过,就算是经过那么痛的事件,他们依旧深深爱着对方。

面对最亲密的人犯下大错时,被伤害与在乎的程度一定远大于其他人,所以茱莉才会选择离开,选择短暂离开这个充满伤痛的家。选择原谅,需要时间,更需要勇气,这一向都不容易,而史蒂芬试着询问茱莉能否更靠近对方,却遭到茱莉的婉拒,他只能选择慢慢等待,等待茱莉再度敞开心胸重新开始。到了电影的最后,当茱莉选择打电话询问史蒂芬是否愿意来到医院时,我们知道茱莉已经选择放下伤痛,选择原谅,并且意识到自己是多么需要丈夫的陪伴与关爱,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让我们能把爱延续下去,让我们看到希望继续走下去。

【男孩想变成鱼的故事】

这是史蒂芬在失去爱女后,对外表示正在写的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对于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而言,写作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工作,但巧妙的是导演安排了一段女儿的幻影现身开口问:「Daddy正在工作吗?」史蒂芬笑笑地回答女儿:「我看起来像在工作吗?」女儿笑笑地摇摇头。还有教育部委员系主任问他什么时候会完成书籍时?史帝芬笑笑地说:「希望我可以完成。」这代表这个变成鱼的故事并不是史蒂芬需要出版的作品,而是他尝试努力自我疗愈的一个过程。

有人说过,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非常短暂;男孩想变成鱼,在史蒂芬打字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写着男孩希望忘记所有的回忆,包括好的回忆都想忘掉….. . 这代表过去的回忆(与妻女间的相处)一直折磨着他,面对现实(妻子分居且女儿依旧找不到),过去的回忆对照之下只会让他更陷入痛苦的情绪中,所以他想忘记,通通都忘记!然而到了后面,我们看到,他其实是想记得所有的回忆,有关妻女的甜美回忆他都想记得,他终于真实地面对了自己的内心,面对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情感。这边想提出我自己的一个解读:我觉得男孩想变成鱼,是因为鱼在水中就算流了再多的眼泪都不会被发现,可以好好地流泪,放心地伤心不被发现。

不得不说班尼迪克康柏拜区的演技真的非常细腻到位,当他回到家面对妻子的询问时,慌张无助的回答与掉泪,看到以为是女儿的女孩跑去想相认结果却不是时痛哭失声的失望,他的无助与无力,他的哭泣,都让人红了眼眶掉下眼泪,不自觉地跟着他一起难过伤心,沉稳精准的演技让观众容易入戏。

【荒谬的政策暗讽现代社会小人物的悲哀】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刚开始的教育会议中,提到了现代年轻父母为了生活中的经济重担,为了生活缴房租双双外出赚钱,而雇用一位政府认可的陌生人或亲戚去当自己孩子的保母,这应是已开发国家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也冲击着现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台湾更是常见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送托婴中心或送保母家,然后双亲都忙着工作,只有傍晚下班后才去带孩子回家,小小孩吃个晚餐洗完澡就睡觉了,等大一点就送安亲班照顾,现代父母因为社会大环境的不友善,反而本末倒置牺牲掉了最应该陪伴孩子童年的宝贵时光,这点特别值得提出来讨论,让我们重新反思养育与陪伴的议题及大环境造就了多少的无奈。

【查尔斯】

查尔斯这条线,我稍微看了下网友的讨论,有人觉得这条线有点多余,有人看到这条线觉得难过,而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这条线的剧情,并非常心疼查尔斯这位角色,我觉得这个角色是有特别意义的存在,一点都不多余。从电影中看到查尔斯与史蒂芬第一次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查尔斯以前是个工作狂,一天花十八个小时在工作长达数十年,懂得品尝美食、美酒、享受生活(常请史蒂芬吃高级料理),却突然决定从政坛引退休息。他的身分是史蒂芬的出版社老板,代表他对儿童文学的重视与关注,愿意帮忙优秀的儿童文学作者出版书籍,在政府机关也担任关于儿童福利编修法的重要委员,由此可知,他是个非常重视孩童权益的人。

引退后他搬到郊区,每天在森林里面不断奔跑、爬树、自己创造游戏、盖树屋、冒险。他说他在玩游戏,但仔细观察,我不觉得他是在玩,他的眼神、动作没有笑容、更多的是慌张和惊恐,看起来更像是在躲避什么?害怕且不断的奔跑逃走,也许是害怕自己无法面对那本违心之论的笑话集、也许是害怕政府机关派来监视他的「大野狼」。他不断地奔跑,耗尽所有的体力,等于是在对身体慢性自杀,他无法接受自己因政府逼迫而写出连自己都无法认同的「儿童权益法案」,所以他称之为笑话集。

最后史蒂芬找到失踪的他时,看起来是自行结束生命,但我的直觉却告诉我他并不是自杀。从首相与内阁大臣「看来该处理一下了」的对话就透露了玄机,到后面追思会时,首相与官员的表情也耐人寻味的反常,我的想法是查尔斯的确无法面对自己写出违心之论的法案,但他的死充满了太多疑点,也许是政治暗杀也不无可能,所以我很心疼他,非常心疼这个角色,为政府首相卖命了这么多年,却被强迫写出与自己理念背道而驰的法案,无法接受而选择自我放逐。

至于为什么前面会说查尔斯与史蒂芬是强烈的对比呢?史蒂芬因失亲事件而不断强迫自己要长大、要成长、要成熟、要变成大人,过程中他过得非常辛苦;查尔斯则是因为编写法案事件而想重新回到孩童时期的男孩,他再也无法面对有违本心的工作,所以不断让自己像个孩子一样在森林中玩游戏(以为自己正在玩游戏、说服自己在玩游戏),实际上,仔细看他跑步的表情,他在逃避、他在害怕。

【失去、与寻找】

最后要探讨的是整部片呈现的两大概念:失去与寻找。对史蒂芬而言,他失去了爱女、展开了寻找女儿之旅、也鼓起勇气开启与妻子和好的旅程;对查尔斯而言,他失去了工作上的自由意志,于是决定隐退出发寻找因多年工作忙碌而迷失在自己心中的那个小男孩。回头看英文片名《The Child In Time》,史帝芬寻找的孩子是女儿;查尔斯寻找的孩子是内在被自己遗弃多年的小孩,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两条主线同时在走,查尔斯的重要性绝对不是支线。

另外放上这张照片,我非常喜欢的一段剧情。史帝芬办完丧礼回到家,或许是好友的逝去让他更思念女儿,于是他拆开给女儿的礼物拿着对讲机,跟女儿对话。对于亲人的思念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寻找和对话,这是很常见到的,只是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有人对着大海、有人对着照片、有人对着有意义的物品。也许这个仪式会让思念者好过一些,仿佛真的跟离去者进行对话,是种自我疗愈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绪及思念。

【因为爱,而成为永恒的存在】

我非常喜欢电影的最后一幕,当史蒂芬接到妻子在医院的电话时,赶到医院要进病房前,他看见了女儿,一样的可爱灿笑,顺势牵了女儿的手一起进到病房里。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幻觉,并不是真的女儿出现,但对史蒂芬而言,女儿并未离开过,她一直存在于史蒂芬的心里,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会与她同在,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与陪伴,代表对女儿的爱从未消逝。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面临失去挚爱的悲恸,也许是失去爷爷奶奶、父母、手足、子女、好友,我们无法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因为生离死别就是人生最困难的课题,我们无法逃避、只能勇敢的去面对。很喜欢片中史蒂芬的母亲跟她说的一段台词:「不要怀念她,要爱她。」怀念代表承认失去了挚爱,他不再回来,也不在身边,但继续爱他,代表他一直都活在我们心里,没有离开过,一直陪伴着我们,因着我们的爱,让逝去的人成为永恒。

导演: 朱利安·法里诺
编剧: 斯蒂芬·布查特 / 伊恩·麦克尤恩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凯莉·麦克唐纳 /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 莎卡亚·瑞丝 / 安娜·玛德蕾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8-03-16(中国台湾) / 2017-09-24(英国)
片长: 90分钟
又名: 及时的孩子 / 记忆中的拥抱(台)

赞(5)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时间中的孩子》影评:被放在心里的爱就是永恒的存活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