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第一夫人 Jackie》影评:卡美洛的游魂 -又名《第一夫人的秘密》

《第一夫人的秘密》是一部很不寻常的传记片。

电影讲述被誉为「永远的第一夫人」的贾桂琳甘迺迪(昵称贾姬Jackie,由Natalie Portman饰演),在丈夫美国总统甘迺迪(John F. Kennedy)于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后,几天内发生的事:她要面对丈夫就在身旁头颅中弹当场死亡的可怕事实、她要面对继任的副总统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曾是甘迺迪在民主党的总统党内初选的政敌)、她要向年幼女儿和儿子交代父亲过世的消息等等⋯⋯。

将人物生平压缩在短短几日内的困境,能逼出一个人的光芒,透过其选择与作为,让「平凡人」蜕变成「伟人」。这是许多电影,特别是传记电影,避免流水帐的故事展开方式。这类电影往往也在这样的发展曲线下,走向歌颂的神话化。

某方面来说,此片亦不免俗,贾桂琳面对巨变不能垮掉,得在短时间内奋发振作,做出一系列决策,非常人之所能。然而她所作的,不只是成为坚强勇敢的第一夫人(公领域的「国家之母」)与母亲(私领域),还包括处心积虑地利用葬礼布局与公关手段,让执政成绩差强人意的亡夫成为神话——电影也在这个层次上,聪明地解构了甘迺迪神话。

历史要盖棺才能论定,但谁来论定?怎么论定?有太多个人能上下其手之处。电影以1963年《生活》杂志的一篇真实访谈为基础,设计一位记者(片中没有名字,但影射的是Theodore H. White)在刺杀事件后造访贾桂琳,记者在门口就说:「甘迺迪夫人,你希望他如何被记住呢?」(And how would you like him remembered, Mrs. Kennedy?)

在这场由贾桂琳主导、记者只是挂名代笔的访谈中,贾桂琳以「卡美洛」的优美比喻(Camelot,亚瑟王的城堡,也是歌舞剧名称与歌曲),喃喃诉说歌词:「不要忘记,曾有一个地方,一个短暂的闪耀时刻,叫作卡美洛」(Don’t let it be forgot, that once there was a spot, for one brief shining moment, that was known as Camelot),将甘迺迪的执政成绩总结成:如同亚瑟王汇聚圆桌武士们准备干一番丰功伟业,却英年早逝的无尽遗憾与高度理想。尔后,人们论及甘迺迪在位的短短两年多,率以「卡美洛王朝」称之。事实上,「卡美洛王朝」建树不多,甘迺迪作为近代最富盛名的美国总统,可谓名不符实(有兴趣可以google一下,近年很多反思文章)。

一如甘迺迪总统的父亲,以卖肥皂的推销方式(他有一句名言是:”We’re going to sell Jack like soap flakes.”),把儿子拱上总统宝座,如明明有严重背痛、爱迪生式症(Addison’s disease),长期服用止痛药,却隐匿病史,包装成年轻有活力的样子。片中贾桂琳所做的选择,如跟林肯用同等规格的隆重葬礼(恰好林肯在近一百年前也遇刺,两人都在处理民权议题)、安葬阿灵顿国家公墓(专门葬国家英雄,恰好甘迺迪在民主党党内初选时也是以「二战英雄」形象击败没有当兵的强劲对手Hubert Humphrey)、牵着子女的手一同送葬不畏枪手,都有意且成功地,为历史留下动听精彩(却不见得切合实情)的形象素材。

看似建构神话,实则反身地解构神话,这是《第一夫人的秘密》其中一条线索与命题,但这不足以勾勒全貌。全片以记者与贾桂琳的对话作主干,填入的段落却不尽然是受访内容的影像化。剪接师Sebastián Sepúlveda受访时说,这个主干结构是后来加的,为了让观众比较能看懂,原本更破碎、多面向、不稳定,交错呈现贾桂琳的多重面貌。导演Pablo Larrain曾说,贾桂琳可能是最有名的人里最未知的,这很吸引他。

落实到影片,Larrain似乎不打算破译未知。乍看,电影是由贾桂琳受访时的口述内容拼凑而成,但这只是表面躯壳,很多内容肯定不会、也没必要向记者陈述。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影的内里更像是贾桂琳的意识流动,多条时序与多种性格,交织错落成混沌费解的迷障,在时不时飘出的Mica Levi所做的古怪音乐撩拨下,仿佛勾出一缕皮囊之下的游魂——Mica Levi上一个重要配乐作品是《肌肤之侵》(Under the Skin,2013)。

所谓的多种性格包括:多数属于公领域:面对记者,咄咄逼人、控制欲极强;与小叔Robert Kennedy一起时,共同捍卫家族事业;一年多前拍摄《A Tour of the White House》影片时,仍显稚嫩僵硬的公关笑容;大庭广众之下,风采泰然自若,却又隐约泄露不安全感(如开场下空军一号的手持镜头)。少数属于私领域:面对神父,似乎吐较多真言(只是似乎);面对子女,又展现出母性的一面。

另外还有一种无法归类、特别有趣的是车内镜头(如下图)。这是一个介于公、私领域之间的微妙空间,车外的群众看不见里面,而他们的身影映在窗上,不断闪过,车内的贾桂琳看得见外头,但她不用担心被看见,可以卸下面具,眼神似乎冷漠而封闭。性格,是一种面具。公众人物的面具,尤其多得望不穿。

该如何拍摄面具?这些贾桂琳的脸部特写,有很高比例采完全正面与侧面。

有趣的是,正面与侧面并非常规拍摄会采取的镜位。正面会让脸显得平面,缺乏立体感,在大银幕上放这么大的头对着观众,也有压迫感。完全侧面只给观众看一半的脸,显得神秘或在隐瞒、防备、闪躲些什么(希区考克的《迷魂记》是很好的范例)。放到这部片,贾桂琳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压迫感(尤其面对记者)与神秘感。换言之,感受不只透过Natalie Portman的表演传递,时不时的情绪爆冲与五官狰狞、滔滔不绝却又云里雾里的漂亮话迷障,也有赖摄影机的系统摆位。当然,片中也有采取常规拍摄会用的3/4镜头(介于完全正面与侧面之间),能给脸孔较好的立体感、舒适感,最显著的案例,莫过于对女儿讲死讯。

至于跟着贾桂琳四处游走的手持镜头,经常给她侧面或背面(有时是类似Stanley Kubrick《鬼店》的稳定跟拍,演员置中背对观众,场景有点对称),贴得很紧的特写画面,常让膨大定型的黑色假发占据极大面积,带来未知与紧张的感受。这些影像上的小技巧,持续加强角色带给观众的未知与陌生,搅动不知何时会沸腾、喷发的混沌状态。

各种面具,各种情绪,在缺乏明确因果链的串连下,散射四溅。有些人以为,演员凌驾了电影,变成一部单纯炫耀Natalie Portman演技的冲击奥斯卡影片。但我以为,这正是《第一夫人的秘密》的趣味所在,贾桂琳在美国是名人,电影成为一种另类诠释,不追求连续性与稳定性,不提供一个能轻易移情而理解、浸入(甚而论断)的路径,比较像是对熟知她的观众的挑战(台湾观众或许有点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尽管每一场戏都有她,可是看完后还是很难描述她是怎样的人;尽管用了大量脸部特写,却没有让观众更靠近她的内心世界,相反地,似乎被推得更远了。影像与叙事的执拗,不能说看不见导演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存在吧。

即使影片层层叠叠出多重迷障,但底下仍藏着一个足以辨识的心思。这个心思,扣着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贾桂琳要费尽心思建立「卡美洛神话」?

影片交代的可能原因包括,金钱(林肯遗孀穷到得变卖家具),罪恶感(末段再次回忆刺杀现场,据剪接师所说,这段是后来为了增加末段高潮感才改的),甚或某种虚荣(如片末她在车上看着自己的标志性服装变成时尚​​),但这些或许都比较次要。现实中,甘迺迪夫妇的关系并不好,贾桂琳与神父的对话也指向这点,甘迺迪还是有名的花花公子,例如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关系匪浅,这段婚姻作为保持好的「一家之主」、「丈夫」、「父亲」的政治意义,大于实质。

电影末段,当贾桂琳对记者口述卡美洛时,旁白的确是对记者说的,但影像却不是甘迺迪政府的施政相关画面,而是身穿红色礼服的贾桂琳与甘迺迪在舞厅跳舞(这个舞厅空间只出现在片末两场戏,跟「卡美洛」一起出现),在这一刻,贾桂琳的神情非常快乐,影片色调非常明亮(相较之前的受访空间,有忽然跳一下的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贾桂琳编织了「卡美洛」的神话,笼络了记者,魅惑了后来的美国人民,给了贾桂琳所说的「他们想要的童话」;但于此同时,贾桂琳似乎也被自己编织出的「卡美洛」里曾有(或想像?)的美好爱情给迷眩了。

贾桂琳在其他访谈说的很明白:「我认为每一个女人都渴望被需要,在政治领域,你就有这种感觉。」(I think every woman wants to be needed, and in politics, you are.)

于是,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游荡于白宫此刻的贾桂琳,为何内心意识不断回到拍摄《A Tour of the White House》影片(注意贾桂琳在新闻影片末段甘迺迪出场时的娇羞模样,对照开场不久下空军一号的公事公办)、聆听大提琴家演奏与跳舞的那时,宛如一种悼念与牵亡。那是她的卡美洛,感觉自己被爱、也被需要的美好时刻。正是这些不停回溯的「被需要感受」、如她在尾声所说的「我只是太开心杰克因为我而感到骄傲」,驱使她武装自己成为一位坚强、勇敢的「伟人」。

电影最后一个画面,歌曲唱着”that was known as Camelot”,甘迺迪夫妇共舞,贾桂琳把头埋入甘迺迪肩膀上的一片黑窝,在一片诡谲不安的暗处里,她笑了(嘴巴或许看不清楚,但从她的眼睛,隐约可见)。这个令人心头一震的笑,仿佛是《第一夫人的秘密》里的rosebud,是开启她所有行动的钥匙,在我看来,或许是全片最黑暗、也最动人的瞬间吧。

(如欲转载本文请先询问确认)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第一夫人 Jackie》影评:卡美洛的游魂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