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大洋之间的灯光》影评:懂得原谅就不恨了—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 - 又名: 为你说的谎(台)

一直习惯以一张白纸的状态去看电影,这次竟一反往常地看了好些影评,比较明显的负评是步调缓慢哭哭啼啼,记得好像还有个剪辑不顺畅吧?我当作给自己打预防针,毕竟许多人给差评说步调缓慢的电影我很喜爱,而我本来就很吃调性致郁沉重这一套,而剪辑这种那么技术那么专业的事,很多人很爱充内行。而看了简介和一些粉丝的说法,这部片并不若宣传所声称的是什么浪漫爱情片(romance),那好,讲述道德两难的剧情片(drama)不是更有深度吗?

但是我错了。

Isabel和Tom的相恋没有说服力,害得我必须动用脑补,告诉自己说,因为战争,从军的男人太久没见年轻女性;而因为男人们都去打仗了,要不是死了回不来,就是没手没脚的回来,看到一个完好又不是太老的男人出现,当然要好好把握了。

对Tom而言,接下赴任Janus当灯塔管理员的工作,是为了寻求平静,与世隔绝对他来说甘之如饴。

但Isabel并不了解Tom在战争中面对的一切,所以她不会了解Tom对平静的渴求,不知道这座岛上生活的艰险刻苦,也不明白这座岛对Tom而言的意义,对她而言仅是仓促草率「我要去」的任性决定。

这不是对爱义无反顾,这是无知。

甚至女主角的父母对这桩婚事的态度也过于天真,Tom以战争英雄的身份归来,又在灯塔克尽职守,客观条件上是个好女婿,遂有了那一场洋溢着满满祝福的婚礼。

我想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Isabel二度流产后,会选择隐瞒真相,而她的理由是「这太可耻了」——因为对女主角而言,她是依循着世俗标准决定人生的,也就是嫁个好老公,有个家,有可爱的宝宝,所以她急着找男人急着结婚甚至急着洞房急着生孩子——噢!更别提那毫无美感的床戏了,就是以当人生胜组为目标。当追求「荣耀」失败了之后,就成了loser,伴随而来的相对而言就是输家的「耻辱」。肥皂剧里至少还会说:「我不要面对别人同情的眼光」呢!

主角这一对竟然意外成功地对比出配角那一对的感情,发生在孩子生母Hannah身上的悲剧,是从她和Frank的爱情开始的,Hannah不顾家里的反对也不顾社会风向,嫁给了一个在当时社会氛围下被视作战争罪魁祸首泄愤的德国佬,他们的相识虽然篇幅超短,但是Hannah爱的是这个不管遭受多大的排挤仍然保持乐观的男人,她们有相爱的动机,而且Hannah也试着了解Frank,这种爱才叫做义无反顾!她追求的是心灵上的相知相惜,不是那种五子登科检查表(check list)式的幸福。

其实两次流产对女性的打击一定比男性更深,演员也很用力地表现悲痛,在为失去孩子深陷悲痛的时候,看到被冲上岸的「孤儿」有这种抓住浮木不放的心态,其实是可以谅解的。然而,当Tom提出正当的解决方式:通报当局,然后我们可以领养小孩的时候,Isabel的回应就纯粹是自私了,她说:「他们不会让孩子在一座没有教堂没有学校没有医院的岛上长大。」

这其实让我想到,Janus岛的确物资条件不好,但是一次的流产并没有让他们学到半点教训,如果在医药设备较完善的地方,Isabel可能就不会第两次流产了,不在事前做完善的准备,却在事后怨怼,否定这座带给Tom平静、否定原本被妳视为没人打扰的两人世界,这是双重的自私,简直把做人该把持些许的格调(decency)都抛弃。

甚至Isabel的父母后来也是这样想,在灯塔启用40周年纪念日与生母Hannah打上照面之后,父母似乎看出Isabel有点状况,但他们选择示Tom说你一个男人去岛上就好了,不要带着我们女儿和金孙去吃苦,若不是Isabel为了逃避生母,以她对那座岛的嫌恶,大概也不会再跟着Tom回岛上。

至此,我实在无法同情Isabel,反而比较同情Tom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娶到这种女人,其实冲突早就存在,也许重点就在于这些冲突,可是电影却选择淡化甚至无视这些冲突,继续把这对夫妻包装成美满家庭,尤其是Isabel包装成「因为她很可怜所以情有可原」,却把她的自私轻轻带过。

有人会说因为Isabel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哥哥,又失去了两个小孩,所以可以原谅她做的事情,不,为什么同样失去过,却宁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不幸上?

同为母亲的Isabel不能对Hannah的哀痛感同,但是Tom却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战争会对他造成那么深的影响。温柔易感并不适合用在战场上,而背负漫天大谎也不是正直老实的他能轻易办到的,这种违背天性,拗折灵魂的事,彻底粉碎了他内心的一点点平静。

Tom的几幕独角戏,没有太夸张的表情,甚至连动作都无异于寻常的劳动,只有麦克法斯宾达(Michael Fassbender)深沉内敛的演技才有办法诠释这种说不出口的痛苦,尤其是当Tom为了湮灭证据,把插在第二个无缘孩子坟前的十字架拆下来,他没有时间强调自己的悲伤,转头却要对来访的人强颜欢笑,这种内外对比的矛盾,是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少有的动容时刻,还得要掩着自己的嘴免得在电影院里喊出声来!

他感受到失去孩子母亲的痛苦,所以才一步步地透露真相,既使那在外人看来多么愚蠢,何必让自己和妻子身陷险境?何必把孩子拱手让人,you find it, you keep it,「内心的平静」是什么?能吃吗?就算他还真的痴心妄想着要保护妻子,自己一人承担刑责,但没料到Isabel却宁可让Tom去死!

大家熟知「所罗门王的智慧」中有个两妇争儿的故事,就像是生母Hannah会考量什么才对Grace/Lucy最好,甚至愿意放弃亲生女儿,只要她能过得好,原谅是一种了不起的情操,但是对于Isabel而言,这个原谅太廉价,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为了那种自私的女人,两个好人要把自己的伤和苦往肚里吞,而她的翩然悔悟也只是廉价地洗白,我想是这部片我没有办法接受的原因。

本来以为我大概是有什么偏见吧!但是翻到去年看《狼图腾》的心得,这部片我可是毫无偏见甚至满怀期待地冲了影展,却仍然骂着「我到底看了什么」走出影厅,两片都得到类似的感觉,我想,我终于了解了外国影评说的manipulative是在讲什么了。

看电影时,我不在乎看到有缺陷的角色,好人会做坏事,会有软弱的时候,甚至可以看着他们做出很糟糕的事情,同时仍然感受角色魅力,电影就是这样,提供了直接赤裸的近身视角,让观众在角色的立场上、还有力场中感受(不是老是把镜头贴在演员脸上特写就叫贴近角色好吗?谢谢),粉饰一个角色的缺点,我无法接受。

一直讲自私自私的,没错,自私可能会损及人格,但是不会损及角色魅力。人是会变的,角色是有心境转折的,从自私到悔悟到释然放手,其实可以是精彩的历程,但在这部片中,这些转变都很突兀,一次不够就算了,还来三次, Isabel留下的信根本完全不像她会讲出来的话!或许导演想说的故事是A->B,但是由A到B需要经过CDEF通通都不见了,而这中间的CDEF甚至GHIJ就是高下之分,任何情节都需要铺陈和酝酿,累积够了情绪和动机才能往下走,空洞的自责和空洞的放手,只让人觉得是刻意粉饰和洗白,剩下的只有矫情。

而观众总是会带入自我,我也不例外,带入了一些现实层面的东西,还有自身的价值观,那是当然的了,不然难道真要把这部片当浪漫爱情片来看吗?毫无化学作用的一对会令人更加失望。

最后举一些比较的例子代替很难写的结论:

1.《天外奇迹(Up)》可以只用五分钟,就讲完一对夫妻从结婚到一方病逝,以及他们囿于现实一直没有实现的愿望,还有他们幻想却破灭的宝宝,仅仅是五分钟就让我哭花了脸。

2.听说这片有无敌海景,不过去年看了讲远洋渔船作业者的纪录片《海上情书》后,深深体会什么叫曾经沧海难为水,《海上情书》不仅有美景,音乐营造出的诗意,就正如其英文译名”Trapped at sea, lost in time”一样让人惆怅。

3.灯塔管理人让我想到玛姬葛伦霍(Maggie Gyllenhaal)在《法兰克(Frank)》中有气无力地唱着的那首《Lighthouse Keeper》,光是半首歌,就诉尽Clara和Frank之间怪咖相依偎的关系,同样是由麦克法斯宾达主演,值得一看。

4.前半场步调慢得被很多人嫌的《废柴特务(Ultra American)》是我的爱片。全场步调都很慢的《寂寞公路(The End of the Tour)》 ,和男主角是个得了中二病万年文青的《噬血恋人(Only Lovers Left Alive)》,则是诗意又浪漫得无可方物让人好喜
欢好喜欢,所以步调慢绝对不是问题。问题是前半段完全没有重点没有情节没有推进,然后把所有东西杂乱无章地塞在后半段。

5. 《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不就是任性又自私吗?为了自己可以伤害别人,但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经作者同意转载刊登,作者:雪野,出处:作者网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大洋之间的灯光》影评:懂得原谅就不恨了—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