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比海还深》影评:失意中年男侧写纪录片

以下无雷,先写结论, 虽然这部似乎比《海街日记》更早拍摄完成,但真的是更上层楼完熟的作品!!演员、台词、桥段的安排、配乐, 又回到《横山家之味》的氛围! 

(先打岔,大推一下ゴンチチ的《横山家之味》  原声带!)

用一句话解释整部电影的话,就是个失意的中年男子家庭侧写纪录片。他曾经有一点点的辉煌,他一样有着改不了的缺点,一样也有他可爱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身边还有一群十分了解在乎他的人。而是枝导演的电影,往往真的有趣的地方,就是在于能抓住一个主轴后,慢慢补上旁边的枝叶,慢慢把他想表达的概念,想传达出来的内容给缠绕上去。这边先跳开这部电影,扣掉部分动作或热销电影外,不论是作家或导演能这样一部一部慢慢的坚持自己的本格本心,写下、拍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而非完全的商业评估或考量,个人认为就是一件很幸福且浪漫的记录。(Ex: 吉田修一、杨德昌) 

夸张一点来看的话,是枝导演电影本身如果不试着共鸣或者看深一点的话,也许会觉得只是拖泥带水的肥皂剧。更何况生活已经够苦逼了,为什么还要去看片中没有热血、没有转机、没有奇迹(只有前妻的臭脸)的家庭纪录片呢?但…这才是人生吧,如同朋友曾经推荐过的古谷实名言,如果每个人的梦想都顺利完成了,那不就像海底螃蟹卵每一颗都顺利孵化了,也是一件很诡异而不有趣的事了。也许不顺、争执、缺点、坏习惯才是人生的常态,哪来的那么多的英雄或加倍奉还呢? 

回到最佩服也是最欣赏是枝导演巧心的地方,还是那个人与人的羁绊与温度,这几部电影下来,都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或别离,但那种在小细节上,或者角色个性(私心、不满、偏执等等)及一点点口头禅、手势的设定,正是他最擅长的匠心之所在。其中奶奶希望人留下多住一晚,强调棉被刚洗过洗好,或是说孙子睡衣够不够大件等等,这种在平常不过的举动或台词,却让人唤起自己曾有的一模一样的回忆(泪)。

这次少掉海街日记中很多类似摄影集般的美丽的风景侧写,色系也回到暖黄的色调,也把镜头拉得更近focus在演员的表情上,也让演员在表情动作上,有更多搞怪俏皮的演出。台词的撰写上也是,时而挖苦嘲笑,时而似乎有点道理般的偷偷敲拨一下你的心弦,把他习惯拍摄电影的步调手法用得更加上手了,所以觉得这电影是他的完熟作品。 

再谈谈角色及剧情的设定,上一部《海街日记》中,大多是女性的细腻心思,或者是一些共鸣的情感,而这部片回到了讨论(挖苦)男性或家庭羁绊的本质(再加上一些两个母亲角色的对比),如同电影说的台词,男人总是不知道该甘心的放手…(总以为有转机,总想再试看看努力一下的)…等等,而这也正是男主角角色可爱的地方,他没有特别特别的大优点,爱面子、喜欢钱、会嫉妒、会不甘心,但他跟凡夫俗子,有着那么一点点梦想,有着温暖的部份,还有着一些人际羁绊在。特别很爱其中一段他结束一整天后红尘俗事(赌博、前妻、 家庭),回到家泡了杯似乎不用在乎味道发臭的咖啡,打开写作台的灯,继续投入编织作家的梦想,直到天亮…..

回到演员,跟蝙蝠侠的诺兰一样,他有着几个很棒的老班底,特别是树木希林这个看起来根本就是你家隔壁的阿嬷阿桑,但一点动作一点口气却都自然到像在生活的神级演员!这几年下来看了她蛮多作品的,从《恶人》里的彷徨失措演出、《横山家之味》里时而唠叨时而人性乍露、又或者日剧特别篇的搞笑演出,演戏对她来说似乎已经是种本能了,所以就像是枝导演本身的半传记半笔记《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创作与世界》(很好看,推荐这本!如果你喜欢这导演的话)中所记录的,我想很多桥段或动作应该是导演放手让这婆婆自己加上的。阿部宽的部份表现也是一样非常出色,从《横山家之味》中那个回老家有些别扭的二儿子,到这部似乎还长不大的长男,又想在前妻与儿子面前装成熟、装大人的神情很好玩!曾演出龙马传阿龙角色- 真木阳子也是,对比《我的意外父亲》里,相同的是那个温暖阳光笑容的妈妈,而这次多了前妻角色的不满、牢骚、或是臭脸的演出,真的很值得拿来对比看一下! 

是枝导演电影,如同片头那锅需要慢慢炖隔夜的蒟篛炖鸡肉一样(导演一贯喜欢带入食物手法,因为食物是人的共同经验,拿来叙事真的很好用) ,一直以来只是一台有温度有平凡故事的家庭摄影机一样,他不会滤掉不小的小部份(嫉妒、不满、贪婪),也没有放入太多矫情的片段,如果你耐心把这电影当成淀粉去慢慢咀嚼,会喜欢它的独特甘甜!

(本文经作者同意转载刊登,作者:James,出处:作者网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比海还深》影评:失意中年男侧写纪录片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