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用错“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岂止是北大

原创 赵宪宇 杂文诗

昨天,北京大学招生办在高考的第一天,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出了祝福语,引用了一句诗叫“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听起来很豪气,很提气,很才气,其实人家清代诗人吴庆砥本诗后面还有两句,叫做“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无双收”。

连在一起,完整的诗意却是很泄气,很败气,很无气,很丧气。

举秀才,不知诗。

用错这首诗的不仅仅是堂堂的北大,还有堂堂的深圳中学。深圳中学校长在2020届高三年级开学典礼上,也是呼唤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坚定信心往前冲往上冲。结尾也是十分提气引用了吴庆砥。

大家都特别钟情于诗,但学问太浅,理解太偏,表达太冲。
北京大学曾经有一年的自主招生题,是这样考的,请用五句古诗词来反驳腐败。当年的考生就十分的困惑。挖空心思,也找不到五句,甚至连半句也没有。仅仅想起了《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还不知道对不对。
想想也是,历史上几乎确实没有人写过反腐败。腐败自古有之,但腐败这个词历史并不悠久。

不懂诗的不仅限于某个学校。当年,人大校长在欢迎郁慕明的致辞中,激动地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显然,他把“流火”当成热了,可是,“七月流火”,却地地道道的不是指天气炎热,而是指天气转凉啊。此句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指移动,落下,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不是形容“天真热”,更不能形容热情高。

还是想起来我曾经参与的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两个不知诗的例子:
在考生介绍完自己的身世以后,我问了一个问题。我说,请你朗诵一首古诗词,长短不限,但就是不允许朗诵李白的《静夜思》。结果,这个考生想了足足两分钟,憋红了脸说道,老师我还是朗诵《静夜思》吧。
另一个来自山东的考生,另一个教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考生朗诵与山东有关的古诗词。没想到这个考生,倒是不假思索,张口就来,朗诵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山西,这里的山是华山。
我们笑不出声来。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用错“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岂止是北大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