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英国电影新浪潮:《浪子春潮》1960 卡雷尔·赖兹 1926-2002

《浪子春潮》1960 卡雷尔·赖兹 1926-2002

影片以工厂车床边的阿瑟·希顿(阿尔伯特·芬尼饰)拉开序幕。“别让那帮杂种把你驯服!”他发出无声的怒吼。仰拍镜头展现的阿瑟叼着烟的愤怒神情,让芬尼一下子同当时英国电影温和乐观的男主角拉开了距离。

 

电影《浪子春潮》壁纸

改编自艾伦·西利托的小说的《浪子春潮》涉及酗酒、婚外情、暴力和堕胎,但其真正的破坏力却不在于此。影片的颠覆性来自对一个毫不掩饰的、追求享乐的天生叛逆者的正面描写。芬尼扮演的阿瑟并不希望得到观众的同情,也无改造社会的激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是想找乐子,其他的都是骗人的玩意。”

“许多人被这部电影激怒了……他们认为世界末日要到了,因为我和一个有夫之妇上了床。”芬尼在1982年的一次采访里谈到他在片中和已婚的布兰达(瑞秋·罗伯茨饰)偷情的情节时说。他还开玩笑地说到英国电影对性爱镜头的限制:“你一只脚不能离地,就像斯诺克撞球一样。”

这是最出类拔萃的“英国小伙”电影。赖兹和西利托赞美年轻主角的敌意和幽默,而不对其横加指责。然而,他们意识到“杂种们”总是有办法把阿瑟·希顿这样的愤怒青年的棱角磨平。狂浪不羁的阿瑟也可能有一天像他的父母一样,死气沉沉地看着他新买的电视机。GM

聚焦

1 “别让那帮杂种把你驯服!”

阿瑟一开始便出现在工厂车间,显然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熟练并厌烦。这个场景预示着他对生活的反抗。画外音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他对体制的厌倦和憎恶。

2 广场打斗

放纵之后,阿瑟让有夫之妇布兰达怀上了孩子。在露天游乐场,他遭到她老公当兵的哥哥的殴打。这是阿瑟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的第一次碰壁。

3 勇敢新生活?

阿瑟和多琳(雪莉·安妮·菲尔德饰)走下草地斜坡,奔向崭新的未来。他总说自己不愿安定下来,还有没打完的仗,但她却想要一座“浴室什么的都有”的房子。这是他作为男人的责任。

导演档案

1926-1947

卡雷尔·赖兹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他作为纳粹难民来到英国。外来者的身份促成了他对英国阶级和价值观转变的清晰认识。1947年,他共同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英国电影期刊Sequence 。

1948-1959

作为英国自由电影纪录片运动的一分子,赖兹在1955年和人共同拍摄了纪录短片《妈妈不让》,描述了某个晚上在伍德格林爵士俱乐部发生的故事。《我们是兰佩斯区的小伙子》(1958)围绕一群叛逆的工人阶级少年展开。

1960-1970

电影《如此运动生涯》壁纸

在《浪子春潮》之后,赖兹作为制片人推出了60年代的两部重要电影:《如此运动生涯》(1963,第262页)和《摩根:一件处理恰当的案件》(1966)。他执导的《伊萨多拉》(1968)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攻击。

1971-1981

经历了几年的休整之后,赖兹拍摄了由詹姆斯·凯恩主演的现代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赌棍》(1974)和尼克·诺特的后越战影片《谁能让雨停住》(1978)。由哈罗德·品特担任编剧的、根据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改编的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为他赢得了好评。

1982-2002

《甜蜜梦幻》(1985)和由阿瑟·米勒担任编剧的《最大赢家》(1990)是赖兹这一阶段值得被关注的作品。他于2002年去世。

文学改编

艾伦·西利托的小说《浪子春潮》充满了自传的元素。西利托成长于诺丁汉工人阶级家庭,14岁辍学,和阿瑟一样在工厂上班。小说因冷酷展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而遭到了多家出版社的拒绝。这本书于1958年出版,被后来007系列的制片人哈里·萨尔兹曼看中,迅速抢下电影改编权。西利托亲自撰写的电影剧本展现了工人阶级生活的不屈和喜乐,大受赞誉。卡雷尔·赖兹的电影准确地捕捉到西利托笔下的阿瑟的躁动和忤逆。但如同赖兹后来所说:“我认为书中的阿瑟只是西利托的代言人,而非独立的个体。电影试图将其融入他成长的环境,并将他塑造成他无从选择的生活方式的产物……他的艰难处境源自于社会。”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英国电影新浪潮:《浪子春潮》1960 卡雷尔·赖兹 1926-2002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