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将“身段”降下来,度过恐惧

 将“身段”降下来,度过恐惧

恐惧

 

真正的大恐惧是走向未来的心理支撑崩塌,包括信仰与信念。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没有足够金钱了一定是巨大恐惧袭来,因为,已经无从知道对于未来事物,包括下一代的确定性。其实,这个世界从就没有确定性,因为,意识操纵的人行为进程是游离的,无常是本质。但,欲望,需要更为明确的“确定性“,且在虚幻中建立“自信”。

 

我只能审视自己,诚实判断的是,我的欲望极少,尤其金钱的欲望,能生存则以,无所谓好坏,因为,好坏的问题就直接干扰潜意识中的动机,如果,动机是恶意的呢,怎么对得起良心?因而,我的恐惧历来很少,心理支撑足够。所谓的“自信”无非是有些事情看的稍微清晰,对于人与事,一旦可能切近本质,也就能够看到结局。

 

但一场北京的滔天大风,渗透在我的意识中,使得意识成为物质,莫名的巨大恐惧袭来。突然发现有些事情太让自己清楚了,看出一种趋势的突然成立,丧失伦理,深深的恐惧就是当真相说出来,自以为诚实,自以为只能对得起自己,便很可能发生众叛亲离的事情。这不是正义与否的问题,而恰恰是,如果直刺人心,你将他人的“信心与存在”轻易地抹杀之后,把人家要脸的脸面扒下来,无脸的人将会穷凶极恶,很可能让你消失。消失,就是再次证明人无意义的最鲜明。在某种氛围中活着,忍受,是最安全的事情。虽然,忍字头上一把刀。舍远求近吧。

 

死亡,不是最大的恐惧。当然,首先就在于你接受不接受死亡。

 

只有真正的恐惧感,才能产生真实的悲悯。

 

莫如虚幻

 

我终于深切发觉我自身的巨量无知,这番无知,是在一种思维体验中,对于无意识的突然觉察,便开始发现境界中的存活,缺失对于生活敏感的幽默体验,从而让一种“真”,或言真实的情感,在面对荒谬的外界时,缺失张力。这种张力不是圆滑与狡诈,而是在直面中游刃有余的活力,这决定寿命,决定一种生活真实的高级品质。也是抵抗虚无的必要情绪表达。

 

因此,不能用“智“。再次深切领悟了老子《道德经》的一些底蕴。无智而混沌,让未来产生能够自保的回旋余地。面对此地的群体而言,对于自己设身处地的”虚幻“中领略一下存在快意。

 

我也终于发现自己身上的,因为“性格影响命运”的难以抵抗的情绪,总有一种自以为是的,装扮“高明”以及更为让人尴尬的表达“智慧”的欲望,让自己的感性力减弱,干扰了今后的文学创作,很可能引起想象力丧失殆尽。

 

论颠三倒四

 

很多人在“颠三倒四”。但也的确必要,从语言表达到心理的自洽过程,对于心智不强的人而言,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活着稍许快乐。

 

人,一定是分裂的。所有关于人类塑造的本质都是企图通过文化与文明,把人塑造的完整而完美。一个是心理的需要,一个就是审美的需要。

 

快乐本身

 

如果,被情绪干扰,将不可能有快乐这件事。最深层的快乐体验是深刻的痛苦磨合出超越性的智慧。但绝非是“聪明”,这个世界开的最大玩笑,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转)针对瘟疫最近最理性的判断:

 

各国主要防疫模式分析

 

1)新加坡模式:追踪每一个新冠患者及所有接触者,主要依靠自我隔离,重症进医院,尽量正常生活、工作;

 

2)中国模式:全面停摆,严防死守,管制所有人,属于全社会休克疗法;

 

3)韩国模式:大面积检测,没有疑似,一旦阳性,严格监控;

 

4)日本模式:不主张大面积检测,有症状者主动检测,高度依赖公民自律;

 

5)英德模式:不大面积检测,公开表明没有足够医疗资源,建议老年人限制自己行动,建立herd immunity, 最终使病毒自我消亡;

 

6)美国模式:政府协调行政和资金能力,激发私有部门的创造力,地方自主决定隔离的范围和方式,全国范围内投放捡测剂盒及检测设备,鼓励全民检测,满足社会需要。

 

不同防疫模式效果分析

 

中国模式短期见效,但社会成本最高,不可持续,特别是面对可能的疫情二次爆发风险;

 

新加坡模式有效,但适应小国及医疗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

 

韩国模式依赖简单逻辑,快速大面积检测,把阳性和阴性分开,见效快;

 

日本模式可能最好,但高度依赖国民高素质的自律;

 

英德模式长远看富有创造性,在疫苗出现前,根本解决问题,但伦理问题不可回避,而社会成本有可能很小;

 

美国模式是混合体,依赖国民的理性和高度发达的医疗医药系统,以及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其他国家很难抄作业。

 

 

关于经济:

 

很幸运,在年轻时代为了谋生,通宵达旦读了几本很有限的书,一套是资本论,一套是亚当密斯的,再后来发觉不真实,就看了欧洲经济史。所谓学史使人明智,大抵无非是学习个判断思维方式而已。经验主义实操的方法论。

 

于是,这段时间主要关注经济。看到一个朋友圈的美貌女子,贴了一段话:(转)

 

目前美元指数突破101,美国真的悬了!

为什么美元指数涨了,对于美国是个灾难呢?我们都知道,现在美联储利率已经为零,而且大量放水,按理美元应该贬值,但是为什么他反而暴涨呢?

因为美国短期真的缺乏流动性了,就是市场缺钱了!市场的钱去哪了?去堵股市的窟窿去了,股市的窟窿为什么要堵?因为不堵你就爆仓了,啥都没了。堵完之后呢?堵完之后,外资都会逃离,卖房,卖资产,卖股票。为什么要逃离,因为现在一美元可以换更多的外币!而且美国已经零利率了,就是你往银行存钱,银行一分钱利息也不给你!来中国定期还能给你2%左右的无风险利息!你怎么选呢?

所以说,美国真的已经非常危险了,搞不好真会把自己玩脱线了。看看特老板后面怎么应对吧。

 

看到这番话,我又陷入“分裂”。开始是放声大笑,又是滑稽而有趣的思维,在并非了解经济行为的本质运作中,货币的本质与流动在国际贸易中,流动的方向性,始终决定一切。这就更加扎实了我的判断,聪慧的美国人,不会陷入所谓“美元慌”的境地,用我们的思维讲他反而可以印更多的钞票应对国际性资本流动,而他也不会轻易违反经济规律,会用这种美元慌,进一步压制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空间,一箭三雕。不再自作聪明多讲,经济问题不可能讲透,进而能让你把握,因为,经济最具有时间的效应,而时间是流动的,变化无常。能够把握的,一个是政治去把握经济,再一个是市场对于经济的自身协调能力。

 

进而又愤怒的是:

 

你不要忽悠,不要先来诋毁他人。起码,金融应该是绅士的经济行为。就来诚信诚实地讲你的投资理财产品。在这个应该“现金为王”的局面下,作为金融推出更符合大众利益货币保值的产品,才可能建立长久的诚信。

 

倘若,这种事情,越来越多,金融的宝贵诚信,将会随着大众觉醒的意识,面临崩溃。

 

金融,最忌讳玩弄心理学,最有效的是真实的诚信。

 

论愤怒与平和

 

有些愤怒,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与美好社会的寄望,在面对虚伪虚假社会的荒谬体验中的情感反应,以文学论,鲁迅先生是最鲜明的。

有些平和的真相是以玩世不恭为先导的控制真实心理与情感反应的假相。

 

最好的平和持久是解决好恐惧本身的意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将“身段”降下来,度过恐惧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