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顿悟

原创 威风 长稔塬上

先看一个六祖慧能的小故事。
话说慧能大师当年因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得到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成为六祖之后,便来到广州法性寺隐遁修行。一天,法性寺请了位印度禅师开讲《涅槃经》,由于印度禅师远近驰名,因此各地大批信众都来听经,这其中包括慧能。
一天,两个和尚看见讲经现场的幡旗在风中飘扬,便辩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动”;另一个说不对,幡旗本身不会动,应该是“风动”。两人争论不休,引起众人驻足围观,议论纷纷,有赞同“幡动”的,也有认可“风动”的,两派都有充足的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慧能站出来了,他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两人的‘心动’。”说完这话,众人恍然大悟。据说耳闻此事的法性寺主持印守法师立刻明白六祖慧能大师这番话的意义,正是自己正在开讲的《涅盘经》的中心思想,于是马上迎请大师升坛说法并礼拜为师。

余秋雨老师在《群山问禅》中说:“风动,可以感到,也可以听到;幡动,也可以感到,也可以听到。但是,这只是感觉到的现象和相状。……风停了,幡就飘不起来了,飘不起来的幡就不叫幡。因此,风动、幡动,只是一种暂相、别相、变相、幻相。大千世界,此动彼动,起伏生灭,如过眼烟云。为什么大家争论,因为是心动了……。”
余先生是一代宗师,他对“幡动、风动和心动”之间的微妙关系阐释得很见功底,让我等望尘莫及。
其实,仔细琢磨下这三者的关系,说明了一个道理:佛心人人都有,人人都能成佛。但是,大多数人为什么成不了佛?因为都被重重烦恼、愚痴和迷妄掩盖了人的天性,压抑了天性。那么,人们如何才能从重重烦恼、愚痴和迷妄中解放出来呢?那就要靠顿悟!

百度下,“顿悟”其实是一个禅宗的一个法门,即慧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
请别误会,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信仰的问题,而是因为佛教自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经过与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我们今天的很多日常用语诸如“刹那、烦恼、心无挂碍、海阔天空、三生有幸、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愁眉苦脸”等等词语其实都是从佛教用语来的,就连大家最喜爱的春晚节目类型:小品,本意其实是指佛经的节本,原指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再讲个顿悟的故事。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为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偏僻蛮荒之地。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始终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他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这一大事件,标志着千古心学的真正开端和正式诞生,是王阳明从此迈入圣人行列的人生关键一刻。
据说,一天,王阳明和朋友游南镇,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现象。花开的时候,能不能扰动自己的内心,不是由花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看见美丽的花朵,是视若无物,目不斜视,还是砰然心动,忍不住仔细观赏,由衷的赞美,完全在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花朵。

由此向外推演,一切自然现象: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内心是否恐惧其实是取决于自己,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有些玄乎,但其实不复杂。当然,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和顿悟,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螺旋式的上升。在不同时空下,看同一种事物,心境也是大不一样的。
宋代著名禅师清原惟信在《五灯会元》中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后来被推而广之,成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三段论”。
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指的是初次接触,随意观察,表面印象,没有深入探讨;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指的是进入怀疑、批判阶段,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
第三阶段:“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指的是经过验证、分析后获得领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

再讲一个顿悟的段子。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最后中了个探花。
内心乐观的人,看见什么都很阳光;而内心消沉的人,看见什么都觉着阴暗。一切的一切,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池塘的荷花,第一天开的很少,第二天开的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每天的荷花都是前一天的两倍。如果到了第30天,荷花开满池塘,请问:荷花在第几天开了池塘的一半?
答案是:第29天。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厚积才能薄发,才能顿悟,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仔细琢磨下,还真就这么回事儿。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顿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