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徐州行小记 ——游潘安湖湿地公园、放鹤亭

徐州行小记

——游潘安湖湿地公园、放鹤亭

潘安湖湿地公园、放鹤亭是这次苏北之行最美的景点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融于一体。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秋意晕染,池杉火红如霜林醉染,岸边芦苇苍苍,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古风雅韵。

生长在水中的池杉林,树干笔直挺拔,像升旗时的仪仗队,整齐地排列着,庄严肃穆,豪气干云!也许是跨越千年汲取了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之气吧!

经霜的树叶五颜六色,深红浅碧的,金黄莹润的,醉酒的枫叶红的,远远望去,像给杉林披上了绚丽夺目的彩带,又像抛向天边的彩虹。行走在深秋的池杉林中恍如瑶池仙境,欣欣然地想手舞之足蹈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用范仲淹的《苏幕遮》形容此景最恰当不过了。

而湖中的枯荷残叶则一派荒凉,满目萧瑟,“时值深秋莫看莲,三分生息七分眠。老枝经雨纤纤瘦,枯叶随风颤颤拳”。这样残败的景象怎忍心回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又怎能激发““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的欢快诗情呢?只能悲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也许所有的绝代风华终究会成过眼云烟,不然此湖也不会命名为潘安湖吧?

当我们小楫轻舟,环湖而行,临近思晋桥时,夕阳晚照下的拱桥在一片红杉芦苇荡中隐现,恍惚间,似乎看到古今第一美男潘安正儒雅风流的跃出水面,款款而来,他车后跟一大群粉丝,向她们心仪的“檀郎”车上抛掷水果,“掷果盈车”的热闹情景生动再现。我的思绪又回到西晋,似乎到处传播着潘安的“辞官奉母”,“潘鬓悲秋”,“河阳第一花”的美丽故事。水光潋滟中仿佛有人吟诵他悼念亡妻杨氏的“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诗句,潘杨之好当时传为美谈。

如此倜傥风流又才华横溢的至忠至孝至情之人,除了趋炎附势“望尘而拜”的污点外,几近完美,但曾经的“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的光环已黯淡无光,当繁华落尽,一切都风流云散!以他名字为景点命名,不过是追逐经济利益博取喙头罢了。令人不解的的是:潘安是我们河南中牟人,仅仅因为当年曾被石崇邀请来徐州游览山山水水,就成了徐州名人?进而被徐州借去为旅游赚钱,牵强附会、欺世盗名,岂不滑天下之大稽乎?
因为徐州本就有“东方雅典”之美誉,““帝王之乡”、“九朝帝王徐州籍”等美名早已让徐州扬名中外,不借潘安之名也已经满身贴金,任意掂出一位历史人物都足以成为徐州的旅游名片。更何况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呢?旅游资源、历史古迹俯拾即是。单是“千古帝都”这一项,就可以罗列出许多响当当的名字:刘邦故里、项羽故都;曹丕、刘秀都是徐州沛郡人;南宋皇帝刘裕祖籍彭城县绥舆里;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籍徐州沛县等等。据说这里是十六位开国帝王的故乡呢!“帝王之乡”实在名不虚传!这些足以为徐州打造旅游品牌,又何必假借潘安之名呢?

徐州这座历史名城,如果你想全方位了解,在这里不住上十天半月,任你博古通今,满腹经纶,也读不透,赏玩不遍。

在徐州,如果你有幸赶上雨天,那最好的去处便是云龙山山顶的放鹤亭了,放鹤亭是彭城隐士张天翼初建,他在这里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因而名之放鹤亭。在烟雨迷蒙中你登上山顶,有三五好友相伴,携几卷诗书,相聚在“放鹤亭”,煮酒品茗,畅谈古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荡涤心灵,忘却红尘,快然自足;可以体会云龙山人张天翼放鹤的隐逸;体验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绝世独立!

烟雨中的放鹤亭,飞檐丹楹,宽敞明亮,环境清幽,像蓬莱仙境一样缥缈,雾气升腾中通透空灵,隐约中有仙人乘鹤而去。

“名山与高士,人地两相倚”,喜爱幽雅的放鹤亭,自然会联想到苏轼和张山人的交往故事。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张山人交往甚密,常常带着宾客、僚吏到放鹤亭来饮酒。张山人提壶劝酒,苏轼屡屡大醉而归。他在一首诗中写到:

“万木锁云龙,天留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滇西东。
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眼中。”

这首诗抒发了苏轼在张山人这里畅快放达的心情,又描摹了云龙山的美妙景色。
苏轼还特意为放鹤亭写了《放鹤亭记》,描绘了山人恬静自适的隐居之乐和动人的放鹤图景。

苏轼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张山人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这一段互答极写隐逸之乐,即使是君主也不及此。由此可以看到张山人的超尘出世的隐逸放达,可以了解苏轼对隐居生活的神往以及高蹈出世的道家思想。后来苏轼到了杭州任上,张山人还特意去看望苏轼,苏轼殷勤款待他十多天。

游览放鹤亭,追慕前贤,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像李白一样俱怀逸兴壮思飞了!也想像张山人一样放鹤养鹤超凡脱俗,效仿苏轼放达乐观、一蓑烟雨任平生!与峨眉山月共比高的大才子苏轼,在逆境中尚且如此超然,何况我们呢?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从放鹤亭下来,一路小跑着下山,心已随仙鹤放飞。先前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了,何必再想徐州假借名人效应为景区贴金的扎心事呢!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本就无可厚非,当地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名片自有他的合理性,也许正像黑格尔所说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样想着,一抬头,夕阳的余晖已染红了半边天,水面上被镀了一层金色,波光粼粼,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芦苇荡中一群野鸭子追逐着夕阳向远处游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作者简介:
彭庆丽,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徐州行小记 ——游潘安湖湿地公园、放鹤亭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