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无字碑下

文 | 那年的曹同学

很多人去西安,目的无非两个,遍尝西北美食和寻找盛唐的余韵。但长安的朱雀大街早已埋在了千年的尘埃之下,如今还能窥见大唐气象的只有藏在山中的帝陵。

说藏或许不尽准确,因为整座大山都在风水大师、能工巧匠的营造下成为了陵寝的形制,也就是所谓的“依山为陵”。

开创此项传统的是李世民,他“定天下于一”的魄力也用在了身后事的修建上。昭陵所在的九嵕山巍峨挺拔,配得上“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的伟业。

太宗儿子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乾陵位于昭陵西侧,名为梁山,距离西安八十多公里。汽车还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便能远远地望见它的轮廓,晨曦中乾陵好似一位仰卧在关中大地上的贵妇,壮美之外兼有几分妩媚。

依山为陵的尺度无疑是宏阔的。墓道、翁仲都比明清帝王的陵墓要大上一号。尤其是把梁山南侧的两座小峰作为看护陵墓的阙,真的有一种山川日月为我所用、天地万物听我号令的非凡气派。

据葛承雍先生的研究,“依山为陵”制度受到了突厥圣山信仰的影响。北朝时期,胡人与汉人交错杂居,经济文化加速交流,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了中原文化颓废之躯,给中华民族新机重启的机会,也带来了恢宏广阔的意象。

李唐皇族身上流淌着胡汉融合的血液,骨子里带着苍莽原始的豪放。这种基因不仅催生了皇城陵寝规模形制的新变化,同时也让政治权力的斗争更加直接暴力,朝堂上下一时间腥风血雨。

乾陵的周围有十七座陪葬墓,其中三座已经发掘并对外开放。墓主人分别为武后的儿子李贤、孙子李重润和孙女李仙蕙,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均在权斗中殒命,未得善终。

李贤的故事流传较广,他的那首《黄台瓜辞》常与曹植的《七步诗》相提并论,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家庭的不幸、境遇的悲凉。在冷血杀伐的修罗场里,贵为太子只能“忍看朋辈成新鬼”,最后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挽救,那么这貌似尊贵的身份又有什么值得他人艳羡的呢?

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人生也是一场悲剧,他们因为私下里妄议武则天而遭杖毙。作为唐中宗李显的子女,他们原本过着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可惜一句话便断送了卿卿性命,其中永泰公主李仙蕙终年只有十七岁。

武则天对待竞争对手确实有“狠辣”的一面,为了征服政治这头桀骜的烈马,她果断地用鞭子打、锤子敲、匕首刺。

不过,这不能完全归咎于武则天凶悍霸道的性格,政治上的是非与伦理上的善恶原本殊途。加上一直以来隋唐的宫廷都是乱成一锅粥的局面,外公打跑外孙、弟弟杀了哥哥、儿子逼走父亲、父亲流放儿子的事情层出不穷。作为胡汉混血的后裔,他们好像愈加不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当回事,而是崇尚现实力量的比拼,如同草原上通过骑射、摔角来决定谁当可汗单于一样。

武则天只是继承了这样的传统。

何况武则天要走的道路更加艰险。出身平凡的她想跻身权力中心,实现“女皇帝”的梦想,必须翻越两座大山。一座是以血缘和姻亲为核心的贵族权力体系,另一座是延续了千年的男权社会。弄不好就会反过来被压在山下,永世不得翻身。

于是,家中的母亲、祖母被锻炼成朝堂上的太后和皇帝,甚至是心中只有天下的政治动物。

武则天有没有丧失人性与良知,在后世是有争议的。比如,风传王皇后和萧淑妃之死十分可怖,她们被弄残废后再塞进了酒坛,但是《旧唐书》里没有这样的记载,只说“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再如,太子李弘之死本没有多少阴谋色彩,《旧唐书》云“寻薨,年二十四”,到了《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却成了是被则天皇后毒死的。

《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宋代编修的。成书靠前的自然保留的原始资料更多,也更可信。后者则或许有道听途说、杜撰甚至抹黑的嫌疑。

“抹黑”武则天的是宋代的士大夫欧阳修和司马光,在儒家纲常道统之说逐渐占据主流的时代里,挑战男性权威、篡夺夫君天下那是决不能容忍的罪错。这样的人,甩给她一千口锅也不为过。

然而,不管怎么说李贤、李重润和李仙蕙还是死了。待到武周还政于李唐后,唐中宗李显便忙不迭地为儿女重修坟墓,为了表达失子的痛惜,甚至在懿德太子李重润的陵寝规制上有所僭越。

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座墓室已多次遭到盗劫,里面空空如也。唯独墙上精美的壁画留住了千年前的时光。

懿德太子墓的壁画名为《阙楼仪仗图》,声势浩荡、气势雄浑,大概是李显给予未能当上储君的儿子的一点补偿。

永泰公主(李仙蕙)墓里绘有惟妙惟肖的宫女图,不知道公主生前是不是也是这样仪态万方。

最出彩的还数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壁画,《马球图》《礼宾图》《狩猎图》《观鸟捕蝉图》,每一幅都堪称珍品,有万国来朝的风光,也有闲暇生活的情趣,应该属于李贤梦想过的人生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无字碑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