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重访桃花源

(湖南)曾建华

我喜欢旅游,但故地重游的地方不多,除了北京,加上张家界,再就是桃花源了。北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张家界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桃花源有什么值得我流连忘返呢?二十年前,我和两个同事曾游览桃花源。那时的桃花源还没怎么开发,一张通票还没看完就打道回府了。听说桃花源景区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和一些同事利用星期天,到桃花源一探究竟。

——
01
桃花源古镇

近些年,中国掀起一阵复古风,古城、古镇、古村,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有的古镇地处偏远,破败不堪,游客罕至;有的古镇稍事修复,便成为热门景点;有的古镇则是纯属重新打造,古名新貌,桃花源古镇就属于这一类。二十年前,我到访桃花源时,连桃花源古镇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呢。
桃花源古镇的建筑是清一色的青砖青瓦,雕梁画栋,麻石路面,颇有点古色古香。两百年以后,现在闲逛于古镇的游客和古镇的居民都成为了古人,这些房子,这些楼台,这些街道都还安然无恙,桃花源古镇不就名副其实吗?
桃花源古镇南北各有一个气势非凡的门楼,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题写的“桃花源古镇”五个鎏金大字,更增添了门楼的庄重,提高了古镇的规格。在桃花源古镇北门前,有一尊陶渊明雕像。中国的不少古建筑,都因诗文而闻名遐迩,岳阳楼之《岳阳楼记》、黄鹤楼之崔颢诗、滕王阁之《滕王阁序》……桃花源也正是因为陶公的《桃花源记》而名动天下,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承力量。桃花源闻名天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功不可没,桃花源人应该感谢陶渊明老先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公,别来无恙?
我们在古镇的街道上走走,看看,厚重、平坦的麻石路面上,给人一种踏实、舒适的感觉。和各地的古镇一样,桃花源古镇商铺显眼夺目,商品琳琅满目。最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当地特产擂茶了。擂茶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或糖料)、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我喜欢在旅游景点购买当地特产,带回家送给家里的亲友,让他们与我分享旅游的快乐。这一次,我在一个摊点前购了十袋擂茶,咸味和甜味各五袋。
在桃花源古镇最巍峨的建筑前,我们停住了脚步,门洞上方雕刻的“伏波楼”三个大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东汉著名开国将领马援,人称伏波将军。相传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奉命出征武陵剿匪,途径桃花源的乌头村。当时正是盛夏,酷热难当,加上瘴气弥漫,将士病倒大半,将军也卧病不起,只得命令就地驻扎,寻医求药。此时附近村中有位老妇人,见到马家军兵行有纪,献出了祖传秘方,由茶、姜、芝麻、盐、茱萸加水,在土钵中捣成泥,煮成擂茶给将士们服用。几天下来,染病将士个个都迅速康复,擂茶名气声大震。现在,矗立在古镇的伏波楼,成为古镇和擂茶的别样名片。
穿过古镇南门,有一处开阔的院落,门楼上方标明:常德国防教育园。装甲车、坦克和其他一些军用设备的模型,停在地面上。右边是一艘退役的威武军舰,“汉寿艇”三个红色大字,让人们回味它昔日在大海上劈波斩浪的峥嵘岁月。汉寿属于常德市的一个县,汉寿艇退出江湖荣归故里,也算它衣锦还乡吧。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世外桃源并不存在。在桃源源景区设立国防教育基地,不能不佩服常德人的超常思维。

——
02
桃花山景区

早在2001年,桃花源就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2019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桃花源与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等共同荣膺2018中国旅游影响力十大文化景区,桃花源景区的品位可见一斑。桃花山位于桃花源风景区东部,区内主要景点有桃花山牌坊、方竹亭、遇仙桥、御碑亭、高举阁、桃花观、集贤祠等,不少景点都是依照《桃花源记》意境打造。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这段话写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走进桃花源景区大门,游览便从秦谷开始,而进入秦谷需要经过一个洞口,的确“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的变迁,跟上了祖国前进的步伐。经过重修的桃花山,与二十年前已大不一样。坑坑洼洼的路面已被泊油路面取代,路旁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卉,五月的桃花已被她们孕育的鲜桃取代。为了弥补没有桃花盛开的遗憾,桃花源的管理者们制作了千树万树的塑料桃花挂在门框边,悬在秋千旁,足可以以假乱真。直到来年春天,这些姹紫嫣红的桃花将邀上自然的桃花,一齐为游客绽放。
也许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缘故,游客不多,当地的居民和工作人员也不多,桃花源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两旁,一边是正在生长拔节的稻田,不知名的鸟儿躲藏在田野深处唱出三两声小曲儿;一边是潺潺流水的沟渠,间或有几尾小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土地和庄稼的芳香让人神清气爽。穿过竹廊,越过草屋,走过六艺坊,抬过大花轿,敲过议事锣,拜谒桃花观,瞻仰集贤祠,一阵阵锣鼓声吸引我们来到一片广阔的田野。但见田野的尽头有一个高台,一些穿红着绿的男男女女正在表演节目。尽管观众不多,但他们的劲头不减,唱呀,跳呀,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两只长脖子的黑天鹅也许听惯了这些声响,见多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一点也不惧怕人类。一只在路边的草地上寻觅可以当点心的虫子,它的伴侣则旁若无人地在一处小水洼里整理它高贵的羽毛。
想当年,陶渊明老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撰出理想王国桃花源,成为田园派诗歌的鼻祖,与桃花源的恬静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流芳百世。
桃花源与时俱进,还在景区设置了一些现代项目,比如时光隧道、射击比赛、拓展体验等等。在拓展体验区,六十公分的水面上有几个考验耐力、臂力、毅力、平衡的项目,几个同事兴致勃勃地秀了一把勇敢。这些平日里只在电视上见识过的活动,此刻就在眼前,怎么不挑战一下呢?在一片呐喊声、笑声与掌声中,有人成功到达彼岸固然可喜,有的纵然落水也心甘情愿,这就是旅行的乐趣所在吧。

——
03
秦溪实景剧

如果说旅游地的山山水水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桃花源景区的实景剧《桃花源记》则给人的震撼、美妙、神秘之感,是其他地方无法取代的。
夕阳从几棵树梢头悄悄落下去了,夜幕下的桃花源一派朦胧。我们来到五柳码头。陶渊明年少时,曾创作类似自传体的散文《五柳先生传》,五柳码头即为纪念他而命名。游客们将从这里上船,沿着秦溪观看实景剧。白天,游览古镇和山景的游客不多。晚上,看实景剧的游客却挤满了候船大厅。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人聚集。戴着口罩的游客们,将他们欣赏美景的强烈愿望表现得一览无余。十五条游船满载游客逆水而上,井然有序地行进在微波荡漾的秦溪中。
漫漫黑夜中,船儿缓缓行进,突然几缕强光照射在岸边,紧接着一阵阵歌声、读书声、鸡鸣狗吠声传来。循着声音一眼望去,水车转动,渔歌互答,几个小男孩脱得赤条条的,逐一跳入溪中。在母亲的呼唤中,他们忙不迭地爬上岸,跑回各自家中。秦溪两岸,每隔一段,就有一段表演,生动还原陶渊明笔下的“芳草艳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这样类似的场景共有十八处,有鸭群游弋,有老牛晚归,有学童夜读,有村妇洗衣,有隔溪对山歌,有村民忙收割,有村姑悄沐浴——在灯光的照射下,远远地望去,穿着紧身白衣的村姑们凹凸有致,亦真亦幻,真假莫辨。
陶渊明老先生的《桃花源记》里,桃花源人对渔人这个外人甚为热情,但不愿让外面的世界打扰他们“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于是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实景剧也再现了村里来了“外人”后,村民们的种种表现。灯亮开始演,灯灭节目停,一家接一家,场景各不同。表演者都是当地淳朴的村民,虽然表演方法单一,普通话也并不标准,但正是这些原始的天然的表演,使得游客们有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也是创作者梅帅元先生的初衷吧。
一阵漫天飞舞的桃花迎来了盛大的婚庆场面,秦溪的一边是送亲的队伍,一边是迎亲的队伍,声势浩大,热闹非凡。几条小船悄然划向溪中游船,几位妙龄村姑给游船上的客人们送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擂茶。我接过一杯擂茶徐徐喝下,顿觉口角生津,满嘴溢香。虽然喝下的不是美酒,我真要被此情此景所陶醉了。
历时九十分钟的实景剧就要结束了,最后一幕是全体演员——老牛、黄狗、鸡鸭没有来,一齐谢幕,鞠躬欢送观众,让人们感受到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大方有礼。
以桃花源命名的地域,全国不下十处,涉及到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地。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只有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除了隐秘的地理位置符合《桃花源记》描述不说,单是“武陵人捕鱼为业”就可以断定是非,历史上的桃源县正是隶属武陵郡。正因为如此,常德人才会如此大手笔理直气壮地精心打造全新的桃花源。来去匆匆的桃花源一日游,我不可能对每一处景点都细细品味。朋友,如果你有兴致,我再陪你三访桃花源吧。

——

作者简介
曾建华,男,湖南省华容县教体局干部。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华容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教育专著《教育的新时代》,散文集《幸福是一种感觉》、《人生的风景》等。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重访桃花源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