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走近秦始皇(诗4首)

汪贵沿(四川德阳)

——

■是夜,进南京城

坐上高铁就像骑一匹快马
马蹄声风驰电掣
速度远远的把历史抛在了时光的隧道里
坐在这样的空间四平八稳
坐在这样的空间风雨无关
不用快马传书,不用日夜星辰
只一个转身,大明朝就凝固在汤山脚下

金陵府没有了前朝的威严
那些从京城里跑出的金钗银钗
哪一位不是痴情怨女
那些历朝历代的权力与财富
哪一朝不是从头再来
南京一个谜一样的世界
南京一个饱经沧桑的城市
坐在栖霞山的寺院里
超度多少江山更替

是夜,进南京城
我知道黑夜就在窗外
时光被压缩成一节一节的管道
我们在管道内各具形态
看书的看书,睡觉的睡觉
大多数遨游在手机的世界里
忘记了回家的端口

这蛇一样的高铁
奔跑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这子弹一样的速度
呼啸在爱恨情仇的故事里
这声音独具穿透力
这声音来自天外
来自雨花台和城墙内外的呐喊
我不知道当初
军刀铁蹄是如何所向披靡
只知道中山路新街口站着的巨人
曾挥舞一把剪刀
就把一个民族的辫子
永远的丢在男人的气节外
那把刀至今还锋利无比

是夜,进南京城
我不再是赶考的书生
也不再挑灯夜读让书童打扇
去中央商场喝杯咖啡吧
去夫子庙来一碗鸭血粉丝汤
再搭乘秦淮河的小船
去欣赏秦淮八艳的才情艳舞
不用珠宝白银打赏
只需二维码支付便可赎身

是夜,进南京城
出了高铁便是地铁
不用鲜花和书报
不用暗语和密码
有缘就笑笑算是一种问候
无缘也笑笑算是一种祝福
这个城市埋在森林之中
这个城市通往六朝古都,通往我们想去的地方

■先生,又过节了

先生,又过节了
所有的平台都发布端午节
你知道吗?最近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
都在书写汨罗江的诗句
都在读你那些喷出火的文字
我就算了,不凑这个热闹
还是拿着一壶酒,带上几只粽子
等你在江边,今晚可以不醉不归

先生,我知道那几年你想法太多
很多建议未被采纳
所以你火冒三丈,用身体去抗争
抱着石头就像抱着炸弹一样
和身体一起扔进了汨罗江
这一扔,把人心都炸碎了
这一扔,把江山也炸丢了
一条长长的江河就这样
流淌着你千年的忧怨

先生,满上这酒咱们就算是哥们了
休管他人说东道西,今天我们一起干杯
喝它个昏天黑地,喝它个四脚朝天
有苦都说出来,兄弟我必为你两勒插刀
天下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事
只要不死人一切皆是小事
何况江山早已破碎,怎容你挑灯看剑
冷落只是迟早,不必那么纠结过往

先生,来兄弟再敬你一杯
这一杯酒我佩服你为人耿直
更佩服你文笔如刀的锋利
写《离骚》诉《九章》再《天问》
一路楚辞归来,不学勾践,不学范蠡
一个跳水门事件就染红了一江春水
《涉江》而去,洗净红尘烟云,吟唱《九歌》
有人说你患了自闭症
这个症来自于忧国忧民的楚国
没有千年的道行焉能医好

先生,年年都有你的祭日
这个祭日已是一个伟大的记忆
无论雄黄酒怎么喝,爱国的心一直没有变
魔鬼变不成天使,乌鸦永远变不了凤凰
粽子其实就是一种念想
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我想太多了
举杯吧兄弟,干了这杯
说一句人民安康,道一声祖国你好
让所有包裹的思念都面向故乡
面向一位文章千古的诗人

■诗人是在寺庙里说话的人

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寺
一定是在寺庙里说话
这些话与其说是经
不如说是诗
因为诗和经一样
一个悟字就阐释了一生
所以诗经也佛经
都是讲做人

写诗是禅悟
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
如果要当一个诗人
就一定学会打坐
学会发呆,学会孤独
学会和一片叶子,一朵花独处
说与众不同的话
做一些常人无法做的想象

诗和人站在一起
就成了诗人,诗人也是哲人
把简单问题复杂做
直线不是最短,转过弯就是艺术
耳朵里能飞出大象
蚊子和猛虎搏斗
鱼在天空飞翔,而且越说越不像话

诗歌是说话的载体
是一种神的语言
是灵魂出窍的胡言乱语
写诗的人没有逻辑
写诗的人不会有逻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经常和灵魂鬼混

所以写诗的灵性
就是来自疯子的逻辑
把不逻辑的思维
放在逻辑的地方
把病句放在正确的位置
如济颠一样,貌似疯癫
心却明镜

诗经常与莲花有关
与佛塔有关,与尘世情缘有关
七步生莲花七步成诗
一半是人间烟火
一半是未改初心
诗就刻在三生石上
诗就住在经堂里

■走近秦始皇

什么叫高大威猛
什么叫顶天立地
看见你才知道
原来这个词语由你而来

13岁当王,22岁征战南北东西
天下江山尽收囊中
我造栅栏,你筑长城
不用说我们也算同行
今天,我必须敬你一杯酒
端起长江和黄河干杯
不管是白酒还是黄酒一并喝下

这个豪爽我欣赏
欣赏男人的阳刚之气
欣赏你君临天下的威严
即使醉了,也要喝他个天翻地覆
即使倒了,也要醉他个千年不醒

我敬你不是因为你是君王
而是一个用刀锋
横扫千军万马的西部汉子
一个踏尘土飞扬
文武双全的英雄霸气
让多少女人怀春,让多少男人竟折腰
兼并天下,一统江山
尽显英雄本色

书同文,车同轨
一个标准的计量就衡定天下
一个男人的乾坤
定格在战马嘶鸣的瞬息之间
几千年的风雨
几千年的沧桑
掩埋于尘土之下
即使兵俑车马立队成行
我也不知道你会复苏在那一道轮回

如果今生遇见
我一定会和你义结金兰
成为好兄弟
我们一起栅栏天下
做一个打江山的合伙人

——

■贵沿在路上写作大实话:
写诗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旅途中的日记体诗歌,这种文体写出来短小不会占据我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也无所谓得失。
很多人说我高产,其实是一种写日记的习惯,把经常看到和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也就不是产与不产的概念了。
写诗,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说得好听是灵魂碰撞的火花,说得不好听就是自己与自己灵魂鬼混,撕扯出来的结果。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如聊斋里的读书公子,文字就都成了什么狐仙,什么花仙子,让我们灵感凸显,在文字中寻找一种自由。写诗,其实多数是先写给自己看,用于自斟自饮,然后才与人分享。
早一些年在青春期,追求的是发表,从县一级刊物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杂志刊物发表,经常挑灯夜读,把一级一级报刊杂志作为攀登的对象,只要上了那家刊物,就兴奋得一夜狂饮,邀请不少的文友把高于几倍稿费的工资都请客了,不醉不归。因为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纸刊是我们最享受的阵地,它刊登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我们的先人写诗,没有想到过发表,因为根本就没有发表的刊物和平台,只有用树枝写在地上,用石器或刀斧刻在石头上,便于记录下来。想流传开,自己先唱诵,然后教给孩子和大家一起诵,后来不过瘾还要去青楼找人唱,总想引起共鸣便知足了。
现在好了,有自媒体了,每个人都可以写,都可以是作家,是诗人,文字开始繁荣了。我认为是件好事,虽然没有钢笔字变铅字的快乐,但也有它的好处,阅读量远远大于报刊杂志。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写手,人人都是编辑,各取所好。当然也就会诞生一些垃圾,一些如山的垃圾,有些为了追求点击率,专写黄体小说,而且文字乱七八糟的,前言不搭后语,但他会超过上百万的粉丝。还有一些当代悬念小说,很多是年轻派写手,年收入达千万,不过我属于落伍那派,几乎看不懂他们的作品。
由于工作经常在路上,不是机场就是高铁,不是工地就是车间,写写诗歌这种体裁是最合适的了,重要是喜欢文字这个东西,并不是想做什么诗人。诗人也就是一个名称,是一个写诗的人,不代表什么级别。诗人就是一个厨子,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自己做了一道菜,自己享受不过瘾,总要找几个朋友拿出酒来一起分享,如果手艺不错,就再多分享一些人,看着别人有滋有味的品尝你的菜,这也算是一种幸福的满足。我经常说,人一辈子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所有辉煌与成就都会被压成一张照片,不挂墙上就在匣子里。活着的时候开心就好,对父母孝敬,对家庭爱戴,对朋友真心就行了,其它的都不重要。
文字是一种记录,诗歌是一种感慨,如果某一句诗,能引起读者共鸣那将是意外收获,就算附加值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走近秦始皇(诗4首)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