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清明之晨 ——读《瓦尔登湖》

文 | 郑 芥

宁静的阅读时光是从清明之晨开始的。打开书柜,我的视线游移在一排排书脊上,这时,梭罗的《瓦尔登湖》映入眼帘。一个月前由于另外一本书的指引我带它回家,却因琐事缠绕,一直没能打开。沏一杯淡淡的绿茶,放一曲轻轻的弦乐,在微明的窗台下展开《瓦尔登湖》,译者是徐迟,序言的第一句话是:“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

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件最讲缘分的事情。否则在卷轶浩繁的书海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刚巧赶上了?与心仪的书碰面一点也不亚于张爱玲描述爱情的场景。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仅此一句,我感到自己将会拥有一个独特的清明之晨。你的心不平静,就会认为这本书太浓缩、太艰涩甚至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译者觉得这是一本适合在黄昏阅读的书,不错,应有如黄昏般喧嚣归于恬静的心境才好,因为“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当我们没有准备好这么一种阅读心境,会无法亲近看似自然却如海市蜃楼般的瓦尔登湖,将无法与作者心灵相契,更准确地说,将无法与内心的自己相遇,又怎能发现瓦尔登湖的奇异之美?又怎能确知那是原本就居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方精神田园?“我只要让这片田园自生自展,它将要生展出我所企求的最丰美的收获”,那晨风、那鸟鸣、那湖光与山色、那森影与思绪,无不是“历经”了时空才可体验的呵。

作者穿越一百年的时空,透过“充满光明和倒影”的瓦尔登湖启发我们思索:究竟什么是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什么是当时光与之同逝,我们仍无怨无悔并丰润了生命的东西?为何要生活得这样匆忙、这样琐碎、这样偏狭?何以人们为了身体之痛的花费总是远远多于精神之疾?作者问到:“还要有多久坐在走廊中,实行这些无聊的陈规陋习,弄得一切荒诞不经,还要有多久呢?”。每个人背后都有潮起潮落,都有自己的瓦尔登湖,为什么我们要夸耀一种而贬低另一种生活呢?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同伴们,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外一种鼓声?为什么不能让他踏着他所听到的音乐节拍前行,不管那拍子如何或在多远的地方?这书本在谨慎而含蓄地告诉我们——“琐琐的恐惧和碎碎的欢喜不过是现实的阴影”。一本书,当人们在阅读和思考中,心灵同时被触动,那它对我们而言将胜似黎明。通过阅读方知,那些困扰人心的问题,也曾萦绕在所有先贤心头,而他们都按照各自的理解,用各自的文字和各自的生活回答过它们,一个都没有被遗漏。一本书,如若能答疑解惑,同时又启发新的思维,这本书就为我们而存在。《瓦尔登湖》不正是如此吗?

清明之晨,庆幸自己以一份难得的假期之情,拥有了万里之外瓦尔登湖沁人心脾的晨曦。这时,太阳只是一颗晓星——诉说着:“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正是现在,你就站在这个起点之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清明之晨 ——读《瓦尔登湖》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