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

原创 陈楠 生活光影

钱春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前言

《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这部诗作产生于1200年左右,作者姓名不详,可能是先由艺人们集体创作,后由一个熟悉宫廷礼仪和骑士生活的诗人统一加工修改而成。

全诗共9516六,第一部为“西格弗里之死”,第二部是“克琳希德的复仇”。

《尼贝龙根之歌》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成。关于神话,在冰岛诗集《埃达》(没有看过)和冰岛散文叙事文学“萨加”里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内容。至于故事,则源于民族大迁徒后期凶奴王国与勃艮第王国的斗争。《尼贝龙根之歌》讲的是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血仇斗争,实际上却是描写封建社会,其中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都是十二世纪的。

尼贝龙根族原指德国传说中拥有尼贝龙根宝物的侏儒族(因其侏儒王尼贝龙而得名)。后宝物为西格弗里所得,因此西格弗里的部下被称为尼贝龙根的勇士。西格弗里死后,宝物归勃艮第国王,因此尼贝龙根族也转而指勃艮第族。

作为口头文学作品,《尼贝龙根之歌》有三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第一, 内容完整。全诗以克琳希德始,以克琳希德终,情节的起伏跌宕无不伴随克琳希德命运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 层次分明。全诗共分四大段落,每个段落又包含若干小段故事,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一如中国的评话,这都是讲故事的需要。
第三, 诗体独特。每节四行,每行中间有一个停顿;每两行一韵,即第一行与第二行同韵,第三行与第四行同韵。这是为了便于民间艺人朗诵。这种诗体被称为尼贝龙根诗体,它对后世颇有影响。
——
很久很久没有看这种诗体作品了。

这本书封皮一拿开,书封面是黄色布面,很精致,谢谢道长推荐。
——
《尼贝龙根之歌》里的历史不大有明显时代的痕迹,是由帝王将相的动机决定每一步前进的肌理,简单粗暴,诗体朗朗上口,看得很轻松又能记住故事大纲。

和中国越灭吴历史西施背锅一样,这篇史诗故事,也是女人背锅。

书中多次写到美好的生活由两个女人的争吵而被打破。

然而不过是人类间争权夺利的借口。

钱与权永远是极大多数人生命的主旋律。

第一部西格弗里之死,女王布伦希德的丈夫恭太国王与其武士哈根假借为她报仇,事实是为了获得领土的扩张和尼贝龙根的宝藏还有小国的归顺。

第二部克琳希德的复仇,克琳希德女王为亡夫报仇,事实也是为了得到尼贝龙根宝藏。

以为这本书比较冷门,去豆瓣评星时,竟看到二十来篇书评,看了其中两篇,两篇都对这部史诗的前世后生颇有研究,书评干净利索理性,应是男人所写,真是男人与女人就是喜欢看的书的类型也是大不同。

看到一段短评,我也偷下懒,借写下书中几个人物性格分析:西格弗里勇敢,易轻信他人,不够谨慎。恭太的能力撑不起他的野心,追求不属于他的东西。布伦西德孔武有力,骄傲,报复心强。克琳希德漂亮,口无遮拦。哈根勇敢谨慎,残忍不择手段。

简介:《尼贝龙根之歌》是德国中世纪一部伟大的英雄叙事诗,它由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发展而来,在一二零零年左右形成。全诗共9516六行,共二部,她以尼贝龙根宝物为线索,描述了一个凄惨的悲剧,尼德兰王子西格弗里帮助勃艮等王恭太娶到冰岛女王布伦希德,而娶到恭太之妹克琳希德,后遭布伦希德残害。克琳希德为报夫之仇,而设计杀害兄长恭太,又被部属杀害,两个王国因而毁灭,尼贝龙根不知见向。这是德国乃至全世界脍炙人口的著名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尼贝龙根之歌》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