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l 历史的横截面

1982年,《万历十五年》出版上市,畅销三十余载,最近又因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而火出了新高度。三十多年来,此书圈粉无数,无论是潜心阅读的爱书人还是跟风围观的吃瓜众,都从这本书中读出了些许深长的意味。

《万历十五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是怎样做人做事的。
By 王小波

作者黄仁宇的笔,就像一把快准狠的刀,沿着公元1587年把大明王朝“一刀两断”,人性、欲望、矛盾倾泻而出,把数百年前的细节赤裸裸地陈列在读者眼前。

不上朝的万历

万历

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在我的印象中,万历皇帝并不是什么明君,即便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但在学生时代常听历史老师痛心疾首地批判他“28年不上朝”的劣迹,对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印象。长大后,摆脱了灌输式的教育,不由产生疑惑:多年不理朝政为何大明江山屹立不倒?可见写史人往往是主观的,但我们学史往往需要客观理性的眼光。后来在其他史上得知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的原因(脚瘸),对此人的印象稍有改观。

开启任性模式的万历

提起万历,就不得不提他的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是个好老师,但他实在管得太多。强势的师父必然带出听话的徒弟,就好比懦弱的儿子必然有个样样都要管的妈。张老师把持朝政、控制小皇帝的生活、压抑他的情感,小皇帝常年生活在张老师的绝对压制下,怎么能不烦呢。

万历十年,张老师卒。小皇帝开启了任性模式,一任性就是几十年。

万历怠政,生活很放松,后果很严重: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严重缺人,临时工又得不到提升,大家干到死,工资也不加,向上的通道被堵住,整个朝廷仿佛一潭死水。因此后世有评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万历的关键人物

一个国家的历史往往会因为某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而改变。如同春秋时期的商鞅之与秦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之与法国,十六世纪的张居正之与天朝。

张居正

1525年-1582年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万历十五年,朝纲紊乱。那个为人善谋,独揽朝政,励精图治,推行了“万历新政”的张居正,在五年前就已经死了。张居正死后四十年,岌岌可危的明朝才突然醒悟,予以复官复荫来挽救帝国颓势,可惜一切都已经太晚。

海瑞

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

明朝著名清官,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

万历十五年,做了一辈子正人君子的极品清官海瑞病死于南京。此人极端清廉,极端诚实,可以说是一个清官模板。但结合历史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来看,海瑞断案缺乏依据,一味维护弱势群体,虽然他成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爱豆,但并不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官。

我看万历

闹别扭的皇帝,管太多的首辅,爱心泛滥的地方官,君不君,臣不臣,万历十五年可以说是整个封建制度的缩影:当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机器,道德治国就是瞎扯淡。

尽管万历皇帝朱翊钧有诸多不是,但他还是做出了不少出色的政绩,比如制定官吏考核、援朝抗倭、矿监税使、清丈田亩、改革学校、西学东渐等。可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靠一本书,就像《万历十五年》,刻画了短暂的万历中兴和长久的王朝衰败,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正是这长达数千年不民主的社会,给现世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财富。

编辑 | 潘颖
供稿单位 | 科技支公司

作者简介

罗永苗
■ 科技支公司公司业务二部经理
■ 支公司篮球队当家大花旦,快攻如同鬼拍门。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