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未若文章之无穷——读刘之信《岁月留痕》感怀

原创 奚学瑶 书香圆梦

人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当生命载体化为袅袅青烟之后,平常人的生命便画上了句号,带走了丰富的情感,带走了鲜活的心灵,也带走了曲折繁复的人生。

刘之信则明其理而异其趣。他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以救死扶伤为主业。在退休之后,虽然也曾被多次返聘,但已有更多余闲进入形而上的世界。他回顾自己过往的人生,展现自己的思考,抒发个人的情怀,品味茶中,走笔灯下,痴情地追寻曙光和晚霞里的一个个迷梦,以诗文为载体而成永恒的定格。

作为一个大夫,可以不爱好文学艺术;但爱好文学艺术的大夫,一定不会是个庸医。学医出身的契科夫、鲁迅、郭沫若,从医身转而医心,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刘之信固然不能与前述各位相比拟,他只是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退居林泉之后的自我完美、自我怡情,但个中道理则是相通的。人的身体是生命的基础,精神追求则是人的心灵的飞扬,形而上植根于形而下,又高于形而下。一个懂得养心、治心的大夫,存有感知并探寻人性堂奥的自觉意识,倘想不成为一个好大夫也难。

他长于山海关古城,深受古城文化的熏陶。古城传统戏曲、民歌、俚曲和饱含文化风情的当地民俗,启悟了他的审美意识与艺术追求,一个敏于感受的艺术心灵,像种子一样,在他身上发育成长。

他后来虽然长期从事医疗工作,但潜在的种子依然不断壮大,蓄势以待,破土而出。终于,在他退休之后,人生别开新生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多地写起了诗文,玩起了摄影,捡起了乐器、练起了书法,尤其是对诗文的投入,可谓废寝忘食,乐在其中。退休18年来,先有《流年碎影》付梓,近期又有《岁月留痕》问世。这些年来,他的足迹涉及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等许多名胜古迹,几乎每到一地,便有诗文纪行,用心之细,用笔之勤,令人赞叹,让人钦敬。这些诗文中,有自然审美,旅途感怀,人生忆往,友朋情谊,亲人追思,文化悟觉,历史评议……文字一般不长,但所涉知识面颇宽,信息量甚大,充满了对亲人、友人、同学、同事的深情厚谊,对自然人文、政治时势的思考,体现了一个有真情、有品位的老知识分子的真诚、质朴、睿智与练达。虽然在远年的诗文中,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但作者不避其天真稚拙,依然将其保留了下来,从而留下了完整的人生足迹。

近日,在网上得一嘉言,谓之:“人生的许多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

告老退休,搓麻跳舞,固然可以消闲养生,但刘之信式的养老方式无疑更具进取精神,更为充实,更有人生价值。三国曹丕曾有名言,谓“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止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亦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个优秀的心血管医生,以自己的精湛的医术,尽心竭力地为民众服务了数十年,在退休之后的人生余年,不消极度世,无所作为,而是抖擞精神,跃入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使个人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为个人有限的生命营造了一个可以存放心灵的永久的殿堂。这样的人生,便是一个完整的人生、高贵的人生,寿而不亡的人生。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未若文章之无穷——读刘之信《岁月留痕》感怀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