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典语录读书笔记摘抄分享

韦伯的论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一些人认为这本书不是对新教的详细研究,而其实是韦伯后来的著作的介绍,尤其是他对于许多宗教思想和经济行为之间的互动的研究。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个知名的论点: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般宗教的传统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务,尤其是经济成就上的追求,但为什么这种观念没有发生在新教里发生呢?韦伯在这篇论文里解释了这个悖论。

第一卷 问题

一、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资本家,连同上层劳动阶层,有浓重的新教色彩;
历史原因 -> 经济上最为发展的地区为何会对宗教革命有如此强烈的倾向?
a. 宗教改革的意义并非消除教会对于生活的支配,而毋宁在于以一种新的形式取代原来的支配形式,以严格代替松弛;
得自教育的精神特性,特别是经由故乡与家庭的宗教气氛所制约的教育方向,决定了职业选择及往后的职业命运;
这绝非由于新教崇尚物质,天主教崇尚精神之故,因为历史上的情况极为复杂,往往恰恰相反;

二、资本主义的精神

对于钱财的的欲求有多大程度不同的发展,并非区别的分殊所在;
对抗的第一个对象:传统主义-知足不进取;
a. 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为何的问题,首要并不在于追究可供资本主义利用的货币量从何而来,而是,尤其是,在于资本主义精神之发展的问题。举凡此种精神觉醒并能发挥作用之处,它便会自行筹措到所需的货币额来作为运作的手段,反之则不然。
b. 为事业不停地劳动已成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这就是唯一确切的动机。
外表上纯粹以赢得利润为目标的那种活动,之所以被归属为个人怀有义务感的“天职”的范畴,到底是源于何种思想氛围呢?

三、路德的职业观:研究的课题

将世俗职业里的义务履行,评价为个人的道德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内容。这是承认世俗日常劳动具有宗教意义的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且首度创造出此种意涵的职业概念。……如此赋予俗世职业生活以道德意义,事实上正是宗教改革,特别是路德影响深远的一大成就。
宗教改革的文化影响有相当部分,是改革者的事业未曾想见、甚或正非自己所愿见的结果。
理念(Idee)是以何种方式在历史当中发挥作用的?

第二卷 禁欲新教的职业伦理

一、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

神选论造成个人的内在孤寂,人无法用任何手段来获得恩宠。这种个人内在的孤寂,相结合于神的绝对超越性与一切被造之物毫无价值的严苛教义,一方面说明了,清教徒对于文化与信仰里的所有感官—情感的要素,何以抱持着绝对否定的态度——因为这些要素既无济于救赎,倒反而会增进多愁善感的幻想与被造物神化的迷信;而这也就是清教徒根本厌弃一切感官文化的道理。然而,另一方面,此种孤寂感却也成为毫无幻想且带悲观色彩的那种个人主义的一个根源,在具有清教历史的民族的“民族性”与制度里,此种个人主义至今仍起着作用,而与后世“启蒙运动”借以看待人生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形成显著对比。
被神拣选的基督徒的使命,而且唯一的使命,就是在现世里遵行神的戒律,各尽其本分来增耀神的荣光。
每个信徒心里都产生那种想要在生活样式里讲求方法地审视自己的恩宠状态的动机,以及将生活禁欲化的驱动力。此种禁欲的生活方式,如上所述,就是一以神的意志为取向,理性地建构起一己的整体存在。并且,这种禁欲已不再是超出义务的行为,而是每个想确知自己得救的人都必须做出的成绩。

二、禁欲与资本主义精神

根据神明白启示的意旨,唯有行动才能增耀神的荣光,而非怠惰与享乐。因此,浪费时间是首恶,基本上也是最重大的罪过。为求“确证”自己的蒙恩受召,人生实在苦短且弥足珍贵。
神所要求的,并非劳动本身,而是理性的职业劳动。清教的职业理念里所着重的,总是职业禁欲生活里的这种讲求方法的性格,而不是像路德那样听天由命地安于神一旦分派的命运。
财富之所以可疑,唯当其可诱人于怠惰安息与罪恶的享乐之时。而财富的追求也唯有当其仅只是为了日后的生活安逸无忧之时,方为不可取。若作为职业义务的履行,则财务的追求不仅是道德上允许的,而且正是神的命令……希望贫穷,就像常人所说的,如同希望生病,是一种令人憎恶的善功夸耀想法,而且有损神的荣光。毕竟,有劳动能力者而去乞讨,不止犯了怠惰之罪,而且,照使徒的话来说,是有违邻人之爱的。
通过禁欲的强制节约而导致资本形成。
总之,获胜的资本主义,既已盘根在机械文明的基础上,便也不再需要这样的支柱。
整体而言,近代人即使抱着最大的善意,也往往无法理解宗教意识内容对于生活样式、文化与国民性真的有过如此巨大的意义。虽然如此,我们当然也并不打算,以片面的唯心论的文化与历史因果解释,来取代同样片面的“唯物论的”文化历史观。对于历史真实的解明,两者是同样可能的,但任一者,如果不是用来作研究的准备工作,反而是充作研究的结论,那么,同样会是一无所成。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典语录读书笔记摘抄分享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